朱锡梅,女,1940年出生于太康县城内县前街,二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道情戏的第一代传人。她的演唱特点是吐字清晰、嗓音洪亮、声情并茂、质朴大方、动作潇洒、形神兼备,代表作品有《王金豆借粮》《张廷秀私访》《李天保吊孝》《跪洞房》和《前进路上》等。
人物经历
1954年,朱锡梅加入了太康县豫剧二团,学习豫剧和道情戏,开始了她的学戏生涯。在学习过程中,她渐渐发现,自己的嗓音不适合唱豫剧。1956年12月,太康县道情戏剧团正式成立,当时还在太康县豫剧二团的朱锡梅经过考虑,选择了太康县道情戏剧团。1957年1月,刚成立一个多月的太康县道情戏剧团就开始演出了,而刚开始正式学习道情戏的朱锡梅,只能是这边刚学完,那边就开始登台演出了。凭借自己的刻苦与努力,朱锡梅很快就唱起了主角。1963年,道情戏剧团在漯河市骡马交易大会上与当地享有盛名的漯河豫剧团唱对台戏,已怀孕6个月的朱锡梅不顾全身浮肿,一连唱了15天,每天3场,共计45场。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之际,剧团接到任务,要到解放军某部驻地慰问演出。当时朱锡梅正患重感冒,团领导非常为难。朱锡梅知道情况后主动请缨,到医院挂吊瓶打点滴,不等退烧,便登上舞台,完成了慰问任务。同年,在郑州举行的河南省戏曲汇演中,她曾与常香玉、马金凤、申凤梅等大师同台演出,堪称道情这一稀有剧种的代表演员。2008年,太康道情戏被文化部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朱锡梅也被定为传承人。
演唱特点
朱锡梅演唱的特点是吐字清晰,嗓音宏亮,声情并茂,质朴大方,动作潇洒,形神兼备。她能运所自如,偷字闪板,边唱数十句不喘气。
成绩荣誉
1959年,朱锡梅参加全省戏曲观摩汇演,以《敢干的姑娘》一剧荣获演出三等奖。1960年,在全省汇演中荣获个人二等奖。1979年,在郑州举行的河南省戏曲汇演中,她曾与常香玉、马金凤、申凤梅等大师同台演出,堪称道情这一稀有剧种的代表演员。1983年全省汇演中,以《鸡婆杀鸡》获优秀奖。2008年,朱锡梅被文化部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情的传承人。
参考资料
朱锡梅:道情戏永远的主角.中华龙都网.2024-09-25
太康道情传承人朱锡梅开门收徒.中华龙都网.2024-09-25
朱锡梅 简历 - 名人简历.名人简历.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