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火蒜为广东省江门开平市土特产,是广东中部地区大蒜的代表品种,是当地主要的冬种作物之一,在东南亚各国、港澳地区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均有销售。主要种植地为旧金山、新屋等,通过金山码头出口。
1890年左右,汕头市种子商人黄源盛等从龙川县、桃源等地把金山火蒜小量种子带到开平县沙冈土皮头墟出售,古洲北闸农民首先把蒜头作为香料在水坑基(土名)种植。自此,沙冈一带到龙塘等地农民渐为传种。金山火蒜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以沙冈、金山、龙塘、长江、水口、寺前、新屋一带栽种为主。为了方便运输和储存,当地人用炭火将收获的蒜头进行烟熏处理,致使蒜头的表皮形成棕黑色,俗称火蒜,又因其产地在旧金山一带,故名“金山火蒜”。
金山火蒜具有蒜衣绛红,肉质瓷白,生辛辣熟甘甜,胶质丰润等特点。金山火蒜蒜味辛辣,带强烈浓郁的特殊气味,具有较强杀菌能力,多用作日常调味品,也可以用盐腌作为食品,还可用作药材。种植金山火蒜从当地群众栽培习惯,农业生产结构、布局、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增加社员经济收入等方面来看是有利的。
历史由来
据调查,在1890年左右金山火蒜由汕头市种子商人黄源盛等从龙川、桃源等地把小量种子带到我县沙冈土皮头墟出售,古洲北闸农民首先把蒜头作为香料在水坑基(土名)种植。自此,沙冈一带到龙塘等地农民渐为传种。
金山火蒜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以沙冈、金山、龙塘、长江、水口、寺前、新屋一带栽种为主。因采收时田间晾干后烟熏,致使蒜头的表皮形成棕黑色,故称“火蒜”。又因其产地在旧金山一带,早期从金山码头大量出口,故称“金山火蒜”。
主要特点
金山火蒜主要特点是:生长期短,比同类蒜头早一个月左右收获;蒜柄细头大,鳞衣薄而带紫红色,蒜头基部呈双马鞍状;蒜粒分明,肉饱。根系浅,根毛少,根部发达,植株健壮,株高50cm,株幅9cm,假茎高28cm,粗0.9cm,全株叶片数15~16片。蒜衣露粒,蒜头长扁圆形平均单头重10g左右。每个蒜头有7~10个蒜辦,蒜瓣肥大,平均单瓣重1.5a左右。667m产量750~1000kg。生育期140~150天。喜冷怕暖,耐肥抗病,怕旱,怕渍水,要求通风透光。
主要价值
国内外的医学界对大蒜的药用都进行探讨和研究。近代医书认为大蒜性辛、温,能除滞气,暖脾胃,消瘀积,解毒除虫。所以,民间自古以来用它来健胃、治泻痢、霍乱及疗疮癣药物。
大蒜是现知最强的植物杀菌素。大蒜制剂还可用于对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癞症、栓塞、糖尿病和肝汭的防治。据日本报道,新大蒜提取液注射于癌症老鼠身上,确认癌细胞被抑制。新近发现,大蒜油中含有一种抑制血小板凝集的成份,这种成份目前已分离合成成功,预料可能成为一种理想的抗血栓形成的新药。
大蒜成为开平市的传统士特产,无论从本县群众栽培习惯,从农业生产结构、布局、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增加社员经济收入等方面来看,扩大蒜头的生产,是有利的。
栽培技术
播种
在华南地区适宜冬季露地及地膜覆盖栽培。适当早种是高产的关键,在霜降前后,最迟不超过小雪种植。金山一带一般是10月上旬播种,一方面在当地不抽薹,另一方面采收期可避开3月阴雨天。若提早在高温炎热天气(如6~9月)播种,蒜瓣须经过浸种和低温处理才能促使萌芽发根。
培育壮苗
选择硬实、圆整,蒜瓣肥大、均匀、整齐、无病虫害的蒜头作种。实行分级播种,以便管理。点播为主,株距8.5~10cm,行距16.5~20cm。播种时,蒜尖向上,蒜蒂向下插入土中,深度以蒜尖微露为宜,并适当压实,使蒜瓣与土壤紧密接触,防止出现“跳蒜”现象(蒜瓣被顶,露出地面)。每667m2用种量60~70kg。播种后盖草,每667m2用禾草7~8担(50kg/担),密盖畦面后用竹竿压平、压实草面,防太阳暴晒及大雨冲刷。同时,浇足定根水,利于种蒜吸水膨胀,促进发芽发根。
整地施肥
选择排灌良好、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为宜。前茬最好为非葱蒜类作物。耕翻晒白,整地,包沟起畦,畦面宽1.5~1.7m,高25cm,沟宽30cm,整平畦面,打碎泥土。耕翻前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入2000kg腐熟厩肥或75kg花生麸或进口复合肥40kg。若使用生肥,发酵时会烧根,并引起地下虫害,尤其是葱地种蝇严重发生。
田间管理
播种后一般追肥3~4次。第1次追肥为3叶期的催苗肥,667平方米施碳酸氢铵15kg、磷肥15kg,促进蒜苗生长;之后的追肥视生长情况和土地肥力而定;第2次追肥为盛长肥,促进生长,使茎叶粗壮,每667平方米可施尿素5~6kg、钾肥5kg或进口复合肥7.5~10kg或腐熟家畜肥、粪灰、土杂肥等;第3次为孕薹肥,追速效性氮钾肥,施尿素6~7.5kg、钾肥7.5kg或氮钾复合肥5~10kg;第4次为蒜头膨大肥,以磷钾肥为主,可追施腐熟农家肥400~500kg,长势较差的地块可补施复合肥7.5~10kg,促使结蒜长头。施肥应选择晴天下午进行,每次追肥后要洒水,且水量要足,防止灼叶和灼根。一般冬至后不再施用化学氮肥。在生长中后期每667平方米田地叶面喷施40kg左右0.5%磷酸二氢钾、0.5%硼砂、0.15%硫酸铜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增产效果非常显著。
对水分要求主要视天气情况和生长状况而定。田间灌水不宜太多,一般每隔7~10天洒水1次,以保持田间干旱,土壤湿润,避免积水受渍,促进生长。收获蒜头前5天停止浇水,控制长势,促进叶部的同化物加速向蒜头转运。 注意除田间禾本科杂草,对老叶、黄叶及时清除。可于播种至出苗前喷除草剂。蒜苗幼苗生长期,当杂草刚萌生时即进行中耕除草,株间杂草要及早拔除,以免与蒜苗争肥。
病虫害防治
主要有“一虫二病”,即葱地种蝇和叶枯病、黄斑病变。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生产中有时也存在因栽培技术等引起的生理异常现象,如二次生长、裂球散瓣、抽薹不良、葱头蒜、瘫苗等。最易患的是“坐头病”,该病起始烂叶,蒜苗不长,逐步萎缩,直到烂根而死亡,应加强肥水管理,如增施农家肥和肥后洒水。
采收留种
①蒜头收获期:种植后140~150天或只剩2片真叶,其叶尖枯萎下垂或叶色仍青绿,但叶尾已经枯黄下垂,蒜头已断根或看地下部分蒜头个较大、衣红、皮薄、蒜粒分明、肉质饱满即可以收获。 一般隔3~5天收1批,分期分批采收。在晴天中午和午后植株有些萎蔫,不易折断时进行采收,拔株时用力要适当,避免伤蒜头,削根时不要切伤蒜粒,剥衣后分级,并用禾草缚扎、切苗,蒜薹长(含蒜头在内)不超过26cm。
②留种:可采用混合选种法,先在田间进行块选,收获后进行个选,为翌年蒜头生产选留好高产优质良种。留种用的大蒜收获后最好不要水洗,也不用剥皮,先用弱光轻晒或放在干燥通风的阴棚晾干,然后烟熏至表皮棕黑色,以防虫蛀。贮藏的火蒜在6~7月注意检查虫害,可喷洒一些防虫药,如50%辛硫磷乳剂或80%晶体敌百虫等。留种用的一般选择老身、头大、茎细、蒜瓣饱满、皮薄、蒜心小、实而圆、皮肉鲜艳而有光泽的蒜头。
加工制品
蒜头采收后按当地习惯将蒜头经过熏烟,鳞衣变成黑褐色,含水量低,方便包装运输和贮藏。辣味浓,质优,鲜食及加工成甜、酸蒜头均宜,适合外销。
金山火蒜是广东省重要出口农副产品之一。开平市每个区都建有火蒜加工厂,不断增加蒜制品的花色品种,金山火蒜名声大振。有“甜酸蒜头”,大蒜片、蒜粒、蒜粉、蒜糕等。
参考资料
开平金山火蒜.央视网三农.2025-02-05
江门美食十八怪,你吃过哪几种?.澎湃新闻.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