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吉艾克拜尔·艾萨,男,维吾尔族,生于1965年9月,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担任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中亚药物研发中心、中国科学院干旱区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新疆特有药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培育基地主任;担任中国科学院国际化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天然产物标准样品专业工作组专家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兼职副主席、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科学院国际化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客座教授等,现任新疆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1986年12月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党委委员,1988年毕业于新疆大学并获得学士,1988年8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工作;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获有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04年在加拿大皇后大学有机合成方向高级访问学者;2012年在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做药物合成方向高级访问学者;2015年在美国贝勒医学院药物化学方向高级访问学者。他先后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突出贡献奖、第四届乌鲁木齐市十大优秀青年、中国科学院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创新优秀奖等荣誉称号;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突出贡献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均排名第一。 

个人简介

1988年毕业于新疆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

199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创新研究员,新疆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所植物资源化学实验室主任、有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5年2月,阿吉艾克拜尔·艾萨任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兼职副主席。

2022年9月,任新疆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学科领域

生物(植物)资源化学

研究方向: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主要从事表面化学、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具有抗肿瘤洗性天然产物的合成及结构改造等科研开发工作,特别是通过“西部之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科技攻关、企业委托等项目的支持,已在生物(植物)资源化学学科领域有了一定的积累。先后主持和参加了自治区“八五”重点项目《改性棉籽油结合型加脂剂的研究》、企业委托项目《伊丽萌天然营养摩丝的研制》等项目。现主要以新疆特有植物资源的研究开发为重点,积极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促进新疆经济的发展。主持的《伊丽萌天然营养摩丝的研制》获86届、87届巴黎国际发明博览会特别荣誉奖、美国匹兹堡行十一届国际新发明技术博览会银奖。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

人物事迹

领衔新疆民族医药的标准化和现代化发展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博士从零起步,组建了自治区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使之成为集研究、开发、中试于一身,国内天然药物化学研发最好的创新单元之一。他带领其科研团队,围绕新疆民族医药发展的迫切需求,先后开展了涉及药物化学、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内首个维吾尔药化学样品资源数据库。截至2009年,数据库已拥有包含27种维吾尔医常用药材、1000个组分及600个化合物的维吾尔药化学样品实物;在收录了1000余条信息的组分库和化合物库中,有67个化合物为该团队首次发现的新化合物;搭建维吾尔医学信息平台,收集、整理维吾尔医学理论、方剂及相关历史资料1500余条,实现了在互联网上发布维吾尔药基础资源数据库,为相关研发人员提供参考和查询服务。

他带领研究团队建立了对维吾尔药质量控制必不可少的化学对照品制备平台,制备出12个独具维吾尔医特色的化学对照品。其中,大花蒿酮酸、异紫草素、异槲皮素已通过国家标准样品委员会的评审,成为维吾尔药中首批化学标准品。另有6个标准品的研制项目已获得国家标准委立项,将在未来两年内陆续完成。通过化学对照品的制备研究,目前已协助医药企业完成了7个维吾尔药保护品种的质量标准提升工作。

采用现代技术和民族医学理论相结合,发现维药草花具有抗阿尔兹海默症作用,并获得其有效成分,并按中药和天然药五类新药要求完成了草花片的临床前研究;挖掘和整理维药民间经典验方3个,按6类药要求完成其二次开发,其中2个已成功转让企业;建设了维吾尔药降脂、降糖活性筛选平台,完成了对部分维吾尔药组分的降糖、降脂、抗氧化、抗病毒药效活性评价。

基于在新疆维吾尔药学研究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2009年,阿吉艾克拜尔?艾萨博士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支持,这是新疆获得该项支持的第三人。

开拓干旱区可食植物活性成分学科方向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博士针对新疆丰富干旱区可食植物资源,在北京大学药学院王夔院士的支持下,开拓了新疆干旱区可食植物活性成分研究与开发的崭新学科方向。

2005年到2008年,阿吉艾克拜尔博士作为主要学科带头人,全程参与了由王院士牵头的院士咨询团在新疆针对可食植物开展的调研,形成了题为《研发可食植物药用产品,推动新疆综合经济发展》的院士咨询报告,勾画出新疆可食植物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图景,受到国家和自治区的高度重视。

2008年7月,阿吉艾克拜尔博士策划组织召开了“第一届可食植物资源及活性成分国际学术研讨会”,推广了可食植物概念的学术意义。同时,由新疆理化所、北京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共同组建了“中亚地区可食植物功能成分联合实验室”,主实验室设在“新疆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

同年,阿吉艾克拜尔博士通过中科院海外创新伙伴计划,组建了以他为总负责人,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法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研究人员和新疆理化所研究人员的“干旱区可食植物活性成分及其应用研究”国际合作创新团队。团队以区域特色资源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为目标,以提升优势资源附加值可持续利用为发展思路,以干旱区可食植物活性成分及其应用为研究主线,通过腺毛菊苣鹰嘴豆孜然芹阿克苏黄芪等干旱区特色可食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可食植物物质基础及生物活性、活性成分衍生物合成及构效关系、功能因子富集工艺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探索构建了“农业-食品加工保健品”协同发展的技术平台,探索了提高可食植物整体研发水平的新路。

发展贫困县脱贫支柱产业

阿吉艾克拜尔坚持科学研究与产业开发并行,重视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由他带领的团队对鹰嘴豆的功能成分和系列产品进行研究开发,研发出12个鹰嘴豆系列产品,并无偿转让给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大龙王食品有限公司。公司迅速实现了发展壮大,通过公司+科研+基地的模式,在木垒县建成10万亩鹰嘴豆种植基地和1万亩良种繁育基地,促进县域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累计实现经济效益8000万元以上。2006年,木垒县一举摘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仅种植鹰嘴豆一项,就使当地种植户户均增收超过了2000元。

在上述基础上,鹰嘴豆产业发展项目已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固边富民”重点项目,鹰嘴豆系列产品荣获中国星火计划20周年成果展优秀参展项目;鹰嘴豆、鹰嘴豆粉产品荣获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畅销产品奖;大龙王食品公司被定为自治区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新疆第五批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

推进民族药国际化道路

立足地缘优势,发挥区域特点,针对有半数以上维吾尔药材来自周边中西亚国家的实际情况,积极拓展与有着相似语言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相近传统医药理论的中西亚多个国家的研究院所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工作,并针对边疆地区吸引欧美专家和学者非常困难的实际情况,另辟蹊径,引进多名受苏联高水平教育,基础研究工作扎实、经验丰富的优秀专家来所长期工作,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人员互访和学术交流活动;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阿尔法拉比哈萨克国立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正与中亚五国的科研单位共同组建“中亚特有植物资源可利用研究中心”。

阿吉艾克拜尔博士已成为新疆植物资源化学研究领域的重要领军人物,其实验室和团队在新疆乃至周边中、西亚国家同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学术影响力。在他的主持下,先后建成新疆唯一的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博士点,新疆唯一的有机化学博士后流动站,招收了研究所的首批博士留学生。因上述突出贡献,阿吉艾克拜尔博士先后荣获首届新疆青年科技奖、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创新优秀奖和新疆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

任免信息

2015年7月,免去新疆物理化学技术研究所纪委书记职务

获得荣誉

2023年,入选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参考资料

讲爱国奉献当时代先锋优秀知识分子.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2024-03-20

新疆医科大学召开干部大会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同志任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新疆医科大学.2022-09-12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2024-03-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公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网.2023-02-03

关于公布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的公告.中国工程院.202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