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柄多孔菌,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直径3--10cm,扁平至浅漏斗形或中部下凹呈脐状,半肉质,干后硬而脆,桦、杨等阔叶树腐木桩上或靠近基部腐木上单生或群生,分布广泛。
菌类简介
中文学名:黑柄多孔菌
拉丁学名:Polyporus varius
其它名:黑柄拟多孔菌,多变拟多孔菌
分类地位:菌物界、担子菌门、同担子菌亚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黑柄多孔菌属
保护级别:未列入
濒危等级:无危
可信度:3级可信度
野生驯化:野生
康濯陆生:陆生
识别特征
担子果一年生,有柄,半肉质,干后硬而脆。菌盖圆形,中部下凹或近漏斗状,有时呈不规则形,宽3-10cm,厚1-2mm,表面初期近白色,后变蛋壳色,淡黄褐色,黄色或紫褐色,光滑;边缘薄,内卷,波浪状或撕裂。菌肉近白色,干时厚约1mm。菌管近白色,长约1mm,在柄的一侧下延。孔面干时淡黄褐色;管口近圆形或呈多角形,常破裂成不规则形,每毫米3-4个。菌柄近中生或偏生,内实,近圆柱形,有微细绒毛,全部暗褐色至黑色,并有显著的皱,基部稍膨大,长2-6cm,粗3-10mm。
菌丝系统二体型;生殖菌丝透明、薄壁,有锁状联合,直径3.5-5.2μm;骨架一缠绕菌丝无色,厚壁,树状分枝,骨架干直径3.5-4.3μm,末端形成鞭毛状缠绕菌丝,直径1-2.3μm。
担孢子圆柱形,透明,平滑,6.7-9.4×2.5-4μm。
生境习性
生于地上,但与埋藏在地下的腐木有关,也生阔叶树的根部地上。木材白色腐朽。
分布地区
中国分布
河北小五台山,19496。房山区和百花山,23512,23514,34029,34030。吉林长白山, 48138。黑龙江省大兴安岭,39657。江西黄岗山和武功山, 23513,23515。洛宁县,23457。湖北神农架林区,48260。湖南龙山,27857。广西大瑶山,45114。海南保山, 28886。西藏墨脱,南峰等地,44196,45115。甘肃天水,29996,23511。
世界分布
讨论
本种与Polyporus varius之间有一些相似过渡特性。然一般种间区别是清楚的。本种菌盖期略有柔毛,后变光滑,菌柄有绒毛以及地生等特征用以区分P. varius。
生物现状
保护及保存现状:自然野生
开发利用现状:不详
保护建议:不详
遗传多样性: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