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林,男,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历史教育和教师教育。《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特约研究员,《中学历史教学》顾问,全国历史教师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受聘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2007年-2010年普通高中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历史课程团队核心成员,山东省2008-2010年高中教师新课程远程培训项目课程团队专家,多次被聘为北京大学历史国培计划、奥鹏历史国培计划、中国教师教育网历史国培计划、高教社历史国培计划首席专家。参与北京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和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
论文
《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3年第7期全文转载
1.
《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3年第7期全文转载
2.《世界意识教育议》,《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年第6期。
3.《如何在研究性学习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2期
4.《由历史的本质反思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年第7期。
5.《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教学月刊(中学版)》,2004年12月上。(与刘向荣合作)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5年5期全文转载
6.《整合研究性学习和多元智能理论的初步设想》,《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第1-2期。
7.《关于历史学习方式的思考与实践》,《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第10期。
8.《の:文化侵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年第1-2期。
9.《例谈历史教学设计》,《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年第9期。
10.《换个角度看历史》,《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年第11期。
11.《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学历史教学策略的选择》,《基础教育参考》,2007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
12.《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一点思考》,《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7年第3期
13.《再论“过程与方法”目标》,《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7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7年第6期全文转载
14.《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西城教育研修网环境下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初步设想》,《北京教育》,2007年第6期。
15.《谁的过程与方法——三谈“过程与方法目标”》,《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7年第7期。
16.《为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年第8期。
17.《关于学生历史学习问题转化为课程资源的实践研究》,《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9期。(与薛纪国合著)
18.《借鉴与探索: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学历史学业评价》,《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10期。
19.《换种活法——新课程中教师专业成长断想》,《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11期。
20.《课程改革了,我们如何提问》,《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12期。
21.《鸦片战争失败原因的三种问法——基于三维目标视野的分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第1-2期。
22.《传统文化是个烂苹果?》,《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第4期。
23.《再谈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从课堂教学实例说开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第8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8年第11期全文转载
24.《高中历史新课程:命制试题的思考与尝试》,《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8年第1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9年03期全文转载。
25.《做一个自由的人》,《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年第1-2期。
26.《“谢谢你为我打开一扇窗”——课例研究工作的若干随想》,《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年第3期。《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9 年07 期 全文转载。
27.《实录分析:促进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工具》,《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年第4期。(与赵亚夫合著)
28.《解读\u003c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u003e的实践与思考》,《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年第8期。
29.《在实践中进步 在研讨中完善——“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情境教学”的课例研究活动述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年第11期。(与孙玲玲合著)
30.《\u003c春秋战国风云探秘\u003e网络学习案例》,《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6期。(与张明明合著)
31.《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探索教师研修的新途径——以北京市西城区“课例研究”研修项目为例》,《课程·教材·教法》, 2010年第10期。(与齐渝华、刘悦、张旌、周甜合著)
32.《渔樵对话:学习方式面面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11期。(与任宏敏合著)
33.《教学目标陈述方式刍议——从课程目标取向说开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年第1-2期。(与勾爱珍合著)
34.《从历史的角度看文学艺术 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历史》,《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年第10期。
35.《让历史课有历史味》,《基础教育课程》,2012年第5期。(与赵亚夫合著)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2年第9期全文转载
36.《概念·价值·策略:科学史教育与中学历史教学刍议》,《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年第6期。(与刘玲娟合著)
37.《指向月亮的手指不是月亮》,《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年第8期。
38.《教学即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评价》,《中国教师》,2012年第9期。
39.《有效实施情境教学的若干问题》,《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2年第10期。(与王继平合著)
40.《三十年来历史课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学历史教学》,2012年第12期。(与赵亚夫合著)
41.《论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探究”》,《课程·教材·教法》, 2013年第1期。
42.《吕思勉〈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述评》,《历史教学问题》, 2013年第1期。
43.《行走在理论与实践的中间地带——关于历史研修工作的一点思考》,《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3年第7期。
44.《历史教育:让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去思考》,《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4年 第1-2期。
45.《试论高中历史教育的三维目标》,《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2期。《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01期全文转载。
46.《略谈史料教学的两个问题》,《历史教学(中学版)》,2014年第3期。
47.《要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史料——兼谈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一大区别》,《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4年第3期。
48.《历史:时空穿越中发现自我》,《中国德育》,2014年第21期。
49.《中美史料教学的比较及启示》,《历史教学(中学版)》,2015年第1期。
50.《换个角度看考试》,《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年第2期。
51.《历史、历史学与历史教育》,《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第5期。
52.《浅议历史教科书的叙述》,《历史教学(中学版)》,2015年第6期。(与张轩合作)
53.《评现行日本历史教科书中关于中日战争的叙事》,《历史教学问题》,2015年第6期(与赵亚夫合作)
54.《历史意识及其在教学研究中的位置——围绕历史教育学的问题与思考》,《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第9期。(与赵亚夫合作)《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6年第2期全文转载
55.《李旺财与\u003c天朝田亩制度\u003e——兼谈虚拟情境的虚与实》,《历史教学(中学版)》,2015年第10期。
56.《深化日本历史教科书认识推动我国历史教育优化》,《光明日报》,2015年10月22日。(与赵亚夫合作)
57.《孔子“问人不问马”故事的教学解读》,《历史教学(中学版)》,2016年第2期。
58.《在历史教学中发现人》,《教育学报》2016年第2期
59.《从历史学谈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历史教学(中学版)》2016年第5期,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6年第8期全文转载
60.《日本历史教科书的几个重点问题——以中日战争的叙事为例》,《世界知识》2016年第2期。(与赵亚夫合作)
61. 张汉林:《基本史料:思考“史料教学”的新视角》,《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第8期,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6年第11期全文转载
62.《以理解为中心的历史教育》,《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年第9期,《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7年第3期全文转载
63.《谈以理解为中心的史料考查》,《历史教学(中学版)》,2016年第8期
专著
《历史教育:追寻什么及如何可能》,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6年2月
主编
1.《史料教学案例设计解析》,主编:何成刚,张汉林沈为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
2.《专家解码:高考大题高分突破》(历史),主编:何成刚张汉林沈为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3.《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要点·行动·示例》,主编:张汉林何成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
4.《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要点·行动·示例》,主编:何成刚张汉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
5.《初中历史有效教学》,主编:徐赐成、赵亚夫、张汉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
6.《高中课堂有效教学》, 主编:张汉林、赵亚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
7.《初中历史有效学习评价》主编:张汉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
参编
1.《历史课程标准研修手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高教社,2004年6月
2.《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赵亚夫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3.《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何成刚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4.《历史教学设计》,何成刚、夏辉辉、张汉林、彭禹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
5.《高中新课程怎么教(政史地)》,郭世安金钊主编,北京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
6.《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实录(历史)》,北京市教科院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
7.《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何成刚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9.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学习参考书系列《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赵亚夫、姬秉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1月
10.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学习参考书系列《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姬秉新、赵亚夫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1月
课题
1.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中小学幼儿园专项课题《历史教学中外语资料的运用及效果的研究》,核心成员,2004-2007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科学一般课题《中小学学生学科学业评价标准的研究与开发》(课题批准号:BHA060030)历史学科子课题,核心成员,2007-2009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创建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BCA060017)子课题“教师学习共同体组织形式和效果分析研究”,主持人,2008-2010
4.参与的课题《探究整合多元——研究性学习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策略》获2009年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一等奖(第三届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人民政府,2009年8月
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中小学探究式学习指导策略实证研究》(课题批准号:CHA090102)历史学科子课题,核心成员,2009-2012
6.国家社科基金2010年度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课题批准号:10\u0026ZD095)历史子课题《百年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的变迁研究》,核心成员,2010-2015
7.北京市社科基金2013年一般项目《中国近现代学校历史教育史研究》,核心成员,2013-2017
8.教育部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历史)研制项目,教育部委托项目,协同主持人,2015-2017
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5年度特别委托项目“国外历史教材中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叙述”(项目批准号:15@ZH010),核心成员,2015-2017
参考资料
教师简介.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官网.2017-03-31
关于 2018 年专业技术职务评议通过人员的公示.首师大官网.2019-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