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镇位于涵江区西北部山区,东邻萩芦镇,南接荔城区西天尾镇,西靠城厢区常太镇,西北连庄边镇,东北与新县镇相邻。全镇行政区域面积为74.5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为22833人。白沙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1988年10月,改为白沙镇,隶属莆田县。2002年2月,划归涵江区管辖。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白沙镇辖白沙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坪盘、澳柄、澳东、东泉、龙东、龙西、狮亭、田、宝阳、广山、长兴、洋顶12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5个居民小组、157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1年10月,白沙镇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白沙西路299号。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白沙镇地形以丘陵和河谷盆地为主,地势东、西高,中部为萩芦溪河谷纵贯,河谷沿岸平坦开阔。主要山峰有洋顶尖,境内最高峰洋顶尖位于白沙西北部,海拔508米;最低点龙东溪边位于白沙东部,海拔88.2米。

气候

白沙镇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22℃,年均日照270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

水文

白沙镇境内河道属萩芦溪流域,其中萩芦溪流域面积628平方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东泉溪,长7千米,流域面积10.2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白沙镇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台风、暴雨、山体滑坡等。台风、暴雨灾害年均发生3~4次,主要发生在6月至9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2011年9月14日。

自然资源

白沙镇有莆田市第二大水流域——萩芦溪水流域贯穿白沙镇,沿溪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温泉,温度高达60多摄氏度,日出水量2000多吨,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一锂、、溴、硅等。

2011年,白沙镇耕地面积1.1万亩,人均0.5亩;林地面积0.564公顷。

人口

2011年末,白沙镇辖区总人口2.28万人。总人口中,男性11656万人,占51.1%;女性11144万人,占48.9%。14岁以下3597人,占15.8%;15~64岁17040人,占74.7%;65岁以上2163人,占9.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共22840人,比例达99.30%,少数民族有160人,占0.69%比例。2011年,白沙镇人口出生率为11.52‰,人口死亡率为3.0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4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06人。

截至2017年末,白沙镇常住人口12195人。

截至2019年末,白沙镇户籍人口22833人。

经济

农业

2011年,白沙镇农业总产值达2.32亿元。

白沙镇的粮食作物以水稻、番薯为主。2011年,白沙镇生产粮食5070吨,人均220千克,其中水稻432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等。

截至2011年末,白沙镇累计造林133.3公顷,林木覆盖率89%。

2011年,白沙镇水果种植面积433.3公顷,产量28000吨。主要品种有枇杷、橄榄杨梅梅果等。

工业

2011年,白沙镇工业总产值达到3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90%。

商业

2011年末,白沙镇有商业网点50个,职工100人。

2011年,白沙镇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76万元,比上年增长8%。

电信业

2011年,白沙镇电信业务收入15600万元。

交通运输

2011年,白沙镇有县乡(镇)级公路3条,总长18千米。

2011年末,白沙镇有道路总长度55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2.4米;道路铺装面积22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9.56平方米;桥梁5座,总长度200千米。

2011年末,白沙镇开通轨道交通线路4条,公交运营车辆16辆,年客运量1.2万人。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白沙镇有文化站1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人。

教育

2011年末,白沙镇有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123人,专任教师11人;小学12所,在校生2110人,专任教师10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300人,专任教师4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白沙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个,全部为门诊所,有病床35张,每千人拥有床位13张,固定资产总值800万元。有专业卫生人员29人,其中执业医师11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10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26人、执业(助理)医师0.08人、注册护士0.43人。

2011年,白沙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万人次。

体育

2011年末,白沙镇有体育场地10处。7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5%。

文化

白沙镇有文化站,藏书量丰富,文化设施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服务。

社会保障

2011年末,白沙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32户,人数644人,支出46.36万元,月人均60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53人,支出9540元;农村临时救济12人次,支出96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

历史沿革

名称来历

白沙镇因宋代在此设白沙务得名。境内有多处名胜古迹,包括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郑樵墓、郑樵墓碑亭、广业书院等。

文物古迹

白沙镇境内有名胜古迹10处,包括有宋代史学家郑樵和与其相关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郑樵墓、郑樵墓碑亭、广业书院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宋代古桥沃柄桥、如嵩桥和驿道,古传说西汉东越王馀善据守地——古院山越王台三燧峰,东越国驺力将军投水殉节的将军潭,用来报警和传递信息的墩台——长兴朝天寨等遗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