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大凤属(学名:Cladogynos),是大戟科下的一个属,为灌木植物。该属仅有大白凤(Cladogynos orientalis)一种和数个变种。

形态特征

灌木;小枝被白色星状短柔毛。叶互生,具锯齿,基部耳状浅心形,有时呈浅盾状着生,下面密被绒毛,具掌状脉;托叶小。花序总状,1-2个生于叶腋,花雌雄同株,无花瓣,雄花密集排成团伞花序,位于花序轴顶部,雌花1-2朵,生于花序下部;雄花:花萼花蕾时球形,萼裂片2-4,镊合状排列;雄蕊通常4枚,花丝离生,顶部内弯,花药背着,药室纵裂;不育雌蕊柱状,无毛;花盘缺;雌花:萼片5-7枚,线形或近叶状、基部骤狭呈柄,宿存;腺体与萼片互生;子房3室,每室具胚珠l颗,花柱基部合生,上部3-4裂,裂片2叉裂,线状。蒴果具3个分果爿,被星状柔毛,内果皮壳质;种子球形,胚乳肉质,子叶阔,扁平。

分布范围

本属仅白大凤(C. orientalis)1种,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各国,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也有。

模式种:白大凤Cladogynos orientalis Zipp. ex Span.

白大凤简介

灌木,高0.5-2.5米;小枝密被白色星状毛。叶纸质,长卵形或长圆形,长11-18厘米,宽5-8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狭耳状浅心形,边缘具残波状锯齿或疏粗齿,上面无毛,下面被灰白色绒毛;掌状脉5-7条,侧脉4-5对;叶柄长1.5-5厘米,被绒毛;托叶披针形,长3毫米,基部具1个腺体,宿存。花序长约2.5厘米,通常有1个短分枝,具1朵雌花和1-2个多朵雄花排成的团伞花序,雌花的花梗长达1.3厘米,基部具苞片2枚,1枚呈叶状,长9毫米,1枚线形,长4毫米,均凋落。雄花:花萼裂片4枚,长1.5-2毫米,外面具星状毛;雄蕊4枚,花丝长2-3毫米,花药长约0.5毫米;不育雌蕊柱状,长约0.5毫米;雌花:萼片6-7枚,线形,不等长,长6-13毫米,宽约1毫米,外面被绒毛,边缘疏生有柄小腺体;子房近球形,被绒毛,花柱长约7毫米,基部合生,上部分裂成3-4条2叉裂的线状分枝,密生小乳头。蒴果,直径约8毫米,被白色短绒毛;果梗长2-2.5厘米;种子近球形,长5毫米,具斑纹。花果期3-11月。

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和西南部。生于海拔200-450米石灰岩山坡或山谷干燥的疏林或灌丛中,稀常绿林中。分布于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北部、印度尼西亚(爪哇和帝汶)、菲律宾。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尼西亚帝汶。

本种通常生长于石灰岩地区;我国的标本叶片不呈浅盾状着生,雌花的萼片呈线形。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