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息,生卒年不详,北地郡郁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西汉著名将领。
李息少年时从军,起初侍奉刘启。 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汉景帝去世,皇太子刘彻即位,是为汉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5年)六月,汉武帝任命李息为材官将军,率军征讨匈奴,镇守边邑。因立下赫赫军功,被册封为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史记·骠骑列传》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征讨河西匈奴。是年秋,在返回长安途中,命麾下将军李息在黄河岸边筑城。李息修筑的城堡是西固城的前身,为汉代金城县所在地。在汉代,兰州市的统治中心就在金城县一带。这里既控制了黄河渡口,也扼守住西北交通十字路口。故李息被称为兰州城的奠基者。
人物生平
出征匈奴
李息少年时从军,起初侍奉刘启。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汉景帝去世,皇太子刘彻即位,是为汉武帝。汉武帝即位之初,采用和亲政策,羁匈奴,但匈奴野心不敛,仍派兵四处侵扰,使西汉边疆动荡不安。随着西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军力的强大,汉武帝决定举兵反击匈奴。
元光二年(公元前135年)六月,汉武帝任命李息为材官将军,随同御史大夫韩安国率领三十万大军驻守在马邑。他们派马邑(今山西朔州)人聂翁壹(《汉书》作聂壹)以献马邑城为诱饵,引诱匈奴单于孤军深入、一举歼灭,于是匈奴单于亲率十多万骑兵越过边界进入汉地。当匈奴单于走到距离马邑城还有一百多里路的地方时,发现原野里布满牲畜却不见放牧的人员,感觉不对劲,就停止进军。当他们捉住出来巡视的雁门都尉史,经过拷打审问,才得知汉军的伏兵正在马邑一带张网以待,非常惊恐,于是立即下令退军,免遭一场大难。匈奴由此发现汉朝已准备以武力与他们相对抗,从此,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大规模战争就此开始。
战功赫赫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秋天,匈奴侵略辽西地区郡,杀死辽西知府;侵略渔阳郡、雁门郡,打败都尉,杀掠两千多人(一作三千多人);又击败韩安国的军队。刘彻于是派李息和车骑将军卫青分别出兵攻击匈奴,李息从代郡出兵,卫青从云中郡出兵,向西共同进攻匈奴,直至高阙。于是攻下河南地区,一直到达陇西,斩获数千匈奴人,夺取几十万头牲畜,将匈奴白羊座王和楼烦王逐出汉境。朝廷就将河南地区改设为朔方郡。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卫青率兵三万出击朔方郡,时任大行(古代接待太子宾客的官吏,相当于现在的外交官员)的李息与岸头侯张次公领兵出击右北平,掩袭匈奴右贤王王庭,右贤王措手不及,仅带几百人仓惶出逃。汉军俘获匈奴一万五千多人,其中包括右贤裨王十多人,此次战役汉军获得大捷。刘彻任命卫青为大将军,封李息为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匈奴浑邪王密谋归顺汉朝,当时李息正统兵在黄河边上修筑攻防城池,接待浑邪王派来的使者,马上派人飞驰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上报朝廷。汉武帝接到消息后,立即派将军霍去病领兵前往迎接。
元鼎六年(公元前112年),羌族的先零、封养、牢部落化解冤仇,结成联盟,与匈奴暗中勾结,会合十多万人马,一同攻打令居、安故,接着包围枹罕。同年十月,朝廷征发陇西县、天水市、安定骑兵以及京都中尉、河南省、河内士卒十万人,派李息与郎中令徐自为率领这十万人前往征讨羌人,不久平定羌人叛乱。战事结束后,朝廷在枹罕镇首次设置护羌校尉,派李息持节符领兵镇守。
此后,史料中找不到关于李息的记载。
史籍记载
人物评价
李息是一员长期征战疆场的宿将。身为将军,曾三次跟随卫青出征,有丰富的临战经验,经常受到朝廷委派,单独进行重大的军事行动。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李息介绍.博雅人物网.2024-03-24
李息介绍.每日甘肃网.2024-03-24
李息介绍.凤凰网甘肃.2024-03-24
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www.guoxue.com.20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