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鹿角藤(拉丁学名:鹿角藤属 splendens Chun \u0026 Tsiang)是夹竹桃科鹿角藤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花期5-7月,果期8月-翌年1月。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粗壮木质藤本,具乳汁;小枝、总花梗,叶背和花萼筒被淡黄色短绒毛。叶近革质,宽卵形或倒卵形,长18-20厘米,宽12-14厘米。聚伞花序总状式,连总花梗长达35厘米,下段总状式,小苞片甚多,上段伞房状,着花9-13朵;花萼筒状,长15-18毫米,顶端不规则两唇形,每唇具2-3个小齿;花冠淡红色,裂片展开直径4厘米;雄蕊着生于花冠筒基部之上;花盘环状,顶端5浅裂。

蓇葖近平行,向端部渐狭,长25厘米,幼时被短绒毛,毛老时渐落;种子扁平,瓶形,端部紧缩,基部圆形;种毛白色绢质,长5厘米。

分布范围

产于广东省海南省)和云南省。模式标本采自广东海南。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600米至1,300米的山谷或疏林中。

保护现状

海南鹿角藤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保护级别为易危(VU)。

主要价值

海南鹿角藤的植株含有胶乳,可以用于制作一般日常的橡胶制品。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