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建军,1971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息县,博士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社会保障(劳动经济)专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保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健康保险、医疗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责任保险、商业保险与养老金制度。
2004年7月,阎建军就职于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阎建军与李晓林合编的书籍《寿险公司经营管理》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2009年,阎建军在《保险研究》发表《论新保险法中行业协会的法律定位》的论文。2011年,阎建军主持富德生命人寿委托课题《保险业应对人口老龄化策略研究》。2014年6月13日,阎建军作为研究人员承担2014中国保险业发展年会部分撰写工作。2015年,阎建军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书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上海健康保险交易所设立构想》。2019年1月4日,阎建军参加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召开第47期智库论坛。2020年8月24日,阎建军参加节目《NIFD季报》,主要内容为探寻“十四五”养老金发展改革之路。2024年9月22日,阎建军就“中国小区的高层住宅,80万电梯老龄化”的问题进行探讨,阎建军表示“保险+服务”模式会成为一种可以在全国推广开来的模板。
阎建军的研究成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上海市设立健康保险交易所构想》曾获“2013年上海金融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二等奖”。阎建军发表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各类课题20余项。作为主持人或课题组骨干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上海健康保险交易所设立、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车队安全运输风险管理研究,最具代表性的科研成果有论文《我国保险保障基金适度规模的分析和测算》《保险业在金融危机中的角色:资产证券化视角》《财产保险费率市场化的生成机制研究》《DB型企业年金制度比较和对中国的启示》等。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71年2月,阎建军出生于河南省息县。1998年9月至2001年7月,阎建军硕士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国际保险会计专业。2001年10月至2004年6月,阎建军博士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社会保障(劳动经济)专业。
工作经历
2004年7月,阎建军就职于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之后,阎建军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室副主任,执行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保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等职位。
2005年,阎建军与李晓林合编的书籍《寿险公司经营管理》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同年5月18日,阎建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士以“保险公司治理研究”为主题作了演讲。2009年,阎建军在《保险研究》发表《论新保险法中行业协会的法律定位》的论文。2010年,阎建军在《中国金融》15期发表论文《进一步发挥商业健康保险在我国医改中的作用》。2011年,阎建军主持富德生命人寿委托课题《保险业应对人口老龄化策略研究》以及中国保监会办公厅、中国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招商信诺委托课题《中国保险业信访投诉及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课题研究》。
2012年,阎建军在《金融评论》第4期发表论文《国际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趋同:对“第三条道路”的解析》。2013年3月27日,阎建军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举办的第283期《金融论坛》。阎建军以《医改的逻辑——健康保险角度》为题做学术报告。主要讲述现代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古典的医患双边市场模型等。同年8月1日,阎建军主编的书籍《强制私营健康保险》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14年6月13日上午,阎建军作为研究人员承担2014中国保险业发展年会部分撰写工作。
2015年,阎建军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书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上海健康保险交易所设立构想》。2016年11月,阎建军参加第三届MTT医学运动康复国际研讨会,阎建军讲述对“医体结合”理念的理解,表示康复的发展应该站在病人的角度,全方位、多角度的打造一个完整的康复治疗体系,各机构宏观整合,不只是医院独立的存在。2019年1月4日,阎建军参加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召开第47期智库论坛,座谈会以“健康黄骅”基层医改样本为主题展开讨论。阎建军阐述了主题报告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精神,在研究思路上,把“健康黄骅”基层医改作为样本,构建理论框架,探讨了黄骅市基层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险的联动机制创新机理,指出黄骅市家庭医生“管医保”模式对于广大中西部地区基层医改具有借鉴意义。
2020年8月24日,阎建军参加节目《NIFD季报》,主要内容为探寻“十四五”养老金发展改革之路,就中国养老金发展改革的现状与挑战、全球养老金改革的趋势与经验启示、"十四五"养老金发展改革构想三方面进行讨论。2021年3月23日,阎建军提出以结构化改革思路推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建设,阎建军就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重要性为何在当时如此突出以及对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建议进行探讨。阎建军认为中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可以设立个人账户养老金登记机构、加大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产品税收优惠力度等方面入手。2021年7月28日,阎建军参加《NIFD季报》节目,并围绕《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险模式优化与制度定位》,在医疗保障体系的"夹缝"中兴起、模式全景图、模式评价:引入对普惠性的度量、体制机制创新评价、制度定位与优化方面进行探讨。
2022年4月7日,阎建军与吴学明发布《提升农业保险服务三农质效》的文章,文章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保险带来发展机遇、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的战略举措三个方面的问题。2023年7月20日上午,阎建军到中国财险信阳市分公司调研绿色金融相关工作,并与相关人员开展座谈交流。阎建军表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金融央企,要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在推动信阳绿色金融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做出更多更大的成绩。2024年9月22日,阎建军就“中国小区的高层住宅,80万电梯老龄化”的问题进行探讨,阎建军表示“保险+服务”模式会成为一种可以在全国推广开来的模板。有可以避免业主多次投票、保险公司注意电梯的维护保养的优势。
社会活动
2013年3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举办的第283期《金融论坛》开展。阎建军以《医改的逻辑——健康保险角度》为题做学术报告。主要讲述现代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古典的医患双边市场模型、“垄断+价格管制”下的医患双边市场模型:中国三年医改的逻辑、三边医疗市场模型:尼克松医改的逻辑、第三条道路模型:21世纪后医疗保障领域代表性国家医改趋同。
2014年6月13日上午,2014中国保险业发展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主办,天安保险协办。会议的主题是“转型与发展:中原地区经济和中国保险业”。阎建军作为研究人员承担部分撰写工作。
2016年11月,阎建军参加第三届MTT医学运动康复国际研讨会,阎建军讲述对“医体结合”理念的理解,阎建军以美国金融机构中专门从事健康保险并进入世界500强的4家机构举例说明,当时中国95%的产值来自医院,药品厂,器械厂,而美国健康产业50%的产值来自于社区,社区包括全科医生、健康管理机构、在社区开的诊所等形成的全面的康复护理模式。康复的发展应该站在病人的角度,全方位、多角度的打造一个完整的康复治疗体系,各机构宏观整合,不只是医院独立的存在。
社会职务
以上信息参考:
主要观点
保险公司股东单边治理特征
2005年5月18日,阎建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士以“保险公司治理研究”为主题作了演讲。阎建军的演讲从针对保险公司治理的研究逻辑和研究范式开始,基于国内外就此问题的委托代理等理论成果,结合保险公司治理研究与实践的新情况新发展,形成了“围绕财富创造过程谈保险公司治理问题、把财富创造过程中关键性的现场知识与默会知识引入保险公司治理的分析当中”的研究逻辑,并采用经济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引入了经济行为的认知视角。阎建军就“中国保险公司治理的股东单边治理的基本特征”及其针对“股东单边治理”失衡问题指出,股东单边治理模式无法对经理层进行有效的内部制衡和市场制衡,也无法对员工和经理层进行有效的激励。关于股东单边治理模式下的激励问题,阎建军列举并详细分析了Holmstrom悖论、Sen悖论及Groves难题等有关团队合作的难题与应对策略。阎博士认为“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及其弊端是中国保险公司治理问题的根源,改善中国保险公司治理的基本思路应对保险公司的治理模式重新定位,并通过各种途径弥补“股东单边治理”模式的缺陷。中国保险公司治理发展只能走利益相关者内部治理主导模式。股东单边治理所需要的“外部治理”环,富有弹性的英美法系,中原地区在之后的几百年内也不会具备。
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2021年2月24日,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的“复苏可期、风险犹存——中国金融发展2021年展望”会议在北京召开。同年3月23日,阎建军提出以结构化改革思路推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建设,阎建军就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重要性为何在当时如此突出以及对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建议进行探讨。阎建军表示通过促进提前退休,“便携性差”阻碍劳动力流动,造成了劳动力市场扭曲,现收现付制上述缺点在“人口红利期”尚不突出,但随着后人口红利时代的到来,劳动人口增长率下降,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就会变得突出。对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建议,阎建军表示应该采用养老金结构化改革总体框架,中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设立个人账户养老金登记机构,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N对1”的养老金账户支付机制提供基础保证。二是加大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产品税收优惠力度,EET税制引导。三是个人账户透明化运作。建立个人账户查询制度,将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缴纳部分放入个人账户统一核算。四是探索做实第一支柱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合并到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账户。
“保险+服务”模式
2024年9月22日,阎建军就“中国小区的高层住宅,80万电梯老龄化”的问题进行探讨,阎建军表示“保险+服务”模式会成为一种可以在全国推广开来的模板。传统模式下,物业公司服务合同之外的事项都要经过业主沟通、投票表决,一个小区为了电梯的事情,一年可能需要投票很多次,这实现起来又很困难。但“电梯保险模式”用一次投票来代替多次投票,业主只需要一次投票表决购买保险,以后就不需要再投票,保险公司会接管后续的事情。如果电梯出现重大事故,保险公司要赔付的金额会很多,所以保险公司会注意电梯的维护保养,监督电梯维保公司把维护保养做到位,这符合业主长期利益,也符合安全治理要求。同时,阎建军也表示这种模式还不能认为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完美办法。株洲市、沧州市等城市的试点时间只有三年多,不足之处也许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另外,住宅小区电梯作为共有财产,它的治理本质上并不是保险问题,而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问题,保险模式通过制度创新降低了“业主投票”的门槛,但是业主主体责任缺位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希望未来还能继续尝试和探索新的形式。
主要作品
论文
以上信息参考:
书籍
其他
科研成就
阎建军阎建军发表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各类课题20余项。作为主持人或课题组骨干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上海健康保险交易所设立、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车队安全运输风险管理研究,最具代表性的科研成果有论文《我国保险保障基金适度规模的分析和测算》《保险业在金融危机中的角色:资产证券化视角》《财产保险费率市场化的生成机制研究》《DB型企业年金制度比较和对中国的启示》等。
科研项目
以上信息参考: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健康保险、医疗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责任保险、商业保险与养老金制度。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阎建军.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2024-09-24
阎建军.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2024-09-24
阎建军.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2024-09-24
强制私营健康保险.豆瓣读书.2024-09-24
阎建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金融专硕中心.2024-09-24
人民好保险推选委员会专家展示.人民网.2024-09-24
我所主办中国保险业发展年会(6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2024-09-24
2019年《“健康黄骅”基层医改样本》报告座谈会.国家金融与发展研究室.2024-09-24
《NIFD季报》系列发布2020Q2|阎建军:探寻“十四五”养老金发展改革之路_哔哩哔哩_bilibili.哔哩哔哩.2024-09-24
中国小区的高层住宅,80万电梯“老龄化”何解?.三联生活周刊.2024-09-24
第67期:保险公司治理研究(阎建军;5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2024-09-24
阎建军主讲第283期《金融论坛》(3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2024-09-24
第三届MTT医学运动康复国际研讨会:搭建跨界交流平台 促进运动康复产业深入发展.央广网.2024-09-24
阎建军│以结构化改革思路推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建设.新浪财经.2024-09-24
《NIFD季报》2021Q2|阎建军: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险模式优化与制度定位_哔哩哔哩_bilibili.哔哩哔哩.2024-09-24
阎建军、吴学明│提升农业保险服务三农质效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2024-09-24
阎建军到人保财险信阳市分公司调研交流绿色金融相关工作.微信公众平台.2024-09-24
寿险公司内含价值的理论和实践.豆瓣读书.202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