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龙(学名:Changchunsaurus)是一种生活在早白垩世时期的原始小型鸟脚类恐龙,其化石在中国吉林省被发现。长春龙以其敏捷的身姿和快速的奔跑能力而著称,主要以植物为食物来源。
形态特征
长春龙的体型小巧,成年后体长约1米,高度约55厘米。它拥有短小的前肢和修长的后肢,这使得它能够迅速移动。长春龙的骨骼结构显示了它与其他鸟脚类恐龙的亲缘关系,同时也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如颌骨数量超过五颗,眶前孔较小,外下颌骨缺失,前齿骨发达等。这些特征使长春龙成为研究鸟脚类恐龙和角龙科恐龙起源的重要标本。
发现与命名
长春龙是中国吉林省出土的第一具恐龙骨架化石,由吉林大学博物馆科研团队于2005年7月命名。这一发现对了解松辽盆地白垩纪的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长春龙的分类地位位于鸟臀目下的角足龙亚目,是该亚目的基础类型代表,其发现为研究角足龙类的起源提供了关键证据。
研究意义
长春龙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鸟脚类恐龙的进化历史,而且对角足龙类的三个主要演化分支(鸟脚亚目、肿头龙下目与角龙下目)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此外,长春龙与同时期的热河龙在形态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这表明它们可能属于同一类群,共同代表了东亚地区早期角足龙类的发展趋势。
展示与保护
长春龙的化石目前收藏于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供公众参观和科学研究使用。
参考资料
半月•龙|长春龙.微信公众平台.2024-11-13
“每天一只中国龙”【续篇1】|| 长春龙:小牙齿,大秘密.微信公众平台.2024-11-13
古生物化石群专题——吉林省中部地区白垩纪脊椎动物群(三)恐龙.百家号.2024-11-13
金利勇:与团队共创“长春龙动物群”.今日头条.2024-11-13
世界新种恐龙“长春龙”骨架化石修复亮相(图).中国新闻网.2024-11-13
长春龙化石研究取得新进展----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2024-11-13
讲好地球故事之八十八----长春龙动物群化石产地.微信公众平台.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