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栖之地》是一部由青年导演纪晓楠以及他所率领的“地下电影”团队,历经两个半月拍摄而成的40分钟短片。该片以一桩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为开端,用极为写实的拍摄手法为观众逐渐呈现出一个人性真实的微观世界。2013年12月28日《无栖之地》拍摄于北京、渭南市济宁市等地,采用普通话和陕西方言相结合的对白方式。2014年初,短片中国传媒大学和地下电影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发行后,在国内外大小电影节中先后提名获奖,同时也得到了业界内外不同人士的评论与嘉奖。

剧情简介

渭南农民马兴发在北京的一家小型汽修厂打工。这天,他接到心上人妹妹电话,说马母意外住院,急需用钱,马兴发找到老板索要工资回家救母,却被老板坤哥以没到工期为由严厉回绝,兴发无奈用仅存的一点积蓄买了黄牛票,又折回厂里试图问工友借钱。坤哥看他情急,以加倍给予工资为条件,让他替自己报复个人。入夜,马兴发将一名男子捆回汽修厂,却不曾想男人断了气,兴发伸冤不成。第二天,马兴发醒于荒郊野外,发现一沓钱。他回到出租房,收拾行李时无意发现了坤哥贴身佩戴的戒指。房东老太告诉他方才不在时有一老乡来过,此时兴发如梦惊醒。兴发回到家,母亲去世,处理后事之后不顾尕妹妹的留恋,执意回到城里找王坤,想让他还自己一个清白,不曾想反被蛇咬,葬送性命。春节到了,伴随着村民的鞭炮齐鸣,尕妹妹“孤身一人”来到马兴发的坟前,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殊不知,此刻陪她上坟的却另有其人。

角色简介

原声资料

精彩微评:

1、纪晓楠电影里总要有个一边泪流一边欢笑的男人。这总让我错觉欢笑对于男人来说很痛苦。不知道看多了会不会影响视觉能力……...

2、这不仅仅是物质,而是一个在中国重复了上千遍的故事。

3、去吧,死是光荣的,虽然不知所措。

4、《无栖之地》给我们带来的不是皮肉之苦,而是刮骨疗伤之痛。

5、这故事最应该出现在如雷贯耳的《知音》上,标题就叫“京城媾合斗智斗勇,终酿血案发人深省”。

精彩影评:

1主题介绍

《无栖之地》是纪斯洛夫斯基电影工作室“寻根”系列电影的首部曲。其内容引人入胜,扣人心悬。错综复杂的电影构思以极富张力的表现形式不仅为观众展现出一个关于“追梦”的人性故事,并试图讲述一段被命运嘲弄的百味人生。

2影片分析

《无栖之地》用十分巧妙44分钟时长将现实与虚构、阴谋与爱情、纯真与善良、悲伤与无奈融合在一起。导演强烈的“宿命论”悲观信念不禁让人潸然泪下。首先,从叙事结构上来说,本片采用了“环扣式”结构,农民马兴发本是一个老实本分的汽车修理工,之后被莫名其妙的卷进一场凶杀案,这似乎就像一个深渊,眼前是一片黑暗,身后是一片惶恐。简洁有力的镜头剪辑,始终如一的近景系列,阴暗晦涩的时间空间,画面透视感在分秒之间被无疑显露,这无疑是压缩时间与延伸空间的点睛之笔。对主人公命运起主导作用的“引线”穿插起所有的零碎信息,将观众一步步带入轮回的怪圈,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凶手?马兴发死于非命还是另有原因?这里头所埋葬的苦难和泪水,以及永远无法用言语解释的痛,就像漂浮在心头的雾霾,迟迟无法消散。以下,将分别从时间对空间感的营造、单一光线和色彩对画面的表现力、镜头运动对画面情绪的感染力三个角度来逐一分析。

A时间表现力

时间是空间感的潜在形态。

①音效诠释空间。本片的音效在“承担叙事功能”上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导演在场景上的选择由曲调决定,画面的视觉表现力由音乐节奏决定。音乐本身的空间感刚好巧妙的弥补了环扣式结构的不足,替代了观众在同一种景别处理下的视觉疲劳。而这,也正是歌曲表意的延伸与再创造,并在影片中贯穿始终,形成了稳定的空间关系。

②情感写意空间。这主要建立在场景选择的基础上,影片的主要场景都倍感荒凉(空旷但是没有阳光的汽车修理铺、散发着阴暗铜臭味的老板办公室、荒凉至极的马路和大桥),导演在音效、音乐诠释空间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具体的场景(一座你想跨但始终跨不过去的生命支柱—一望无际的黄土),并且为其赋予了激发情绪、情感寄托等作用,从而彻底有力的诠释出“人类活下去的最终目的”。在视觉上,短片给人一种强烈的现实美感,这种写实是荒凉的、纯粹的、直接的、残忍的。

③表演强化空间。从画面上分析,整部影片以衬托人、表现人为主。导演纪晓楠选择了多方向、多角度的无固定轨迹拍摄方式,在画面形式上呈现出一种简约纪实的赤裸美感。素色的服装、真实的场景选择、晃动的镜头和幽暗的色调都在不经意的为画面的简洁统一描绘勾勒,从而将马兴发悲惨的人生旅程与连贯的镜头剪辑有效结合,仿佛一次绝妙的视觉体验,虽然很痛,但很直接。

B色彩光线对画面的表现力

色彩在本片中强调的并不明显,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叙事作用。影片基本使用冷色调,并在不经意间进行了视觉上的转换,阴柔的光线将色彩堆砌成不完整的色块,不同色彩的强烈对比,不但符合人们的色觉欣赏趣味,更能够传达出作品的主题,使之在画面叙事上体现出一种独有的整体性。影片当中出现的暖色调(橙色的头巾和红色棉袄)无疑是创意风格上的一种张扬体现,这带有一种强烈的主观性,即是绝对真实的体现,又透露着命运的悲哀。导演刻意营造出一种意犹未尽的氛围,强烈的纪实色彩使《无栖之地》在整体上的艺术感觉提升了一个档次。

C镜头运动对画面的感染力

本片的整体调度可以说是人物运动和摄影机运动的完美结合,在动态中完成叙事与纪实的典范。晃动的镜头仿佛象征人生的焦躁与不安,命途多,加之马兴发的扮演者绝对真实的表演更使得这一人物形象独具悲剧性。此外女主角尕妹子在片尾最后一滴眼泪既是不屈也是无奈、既是憎恨也是悲伤、既是懦弱也是坚强,这一切的一切在音乐旋律的带动下为画面节奏锦上添花,形成了视觉感官上的完美统一。

获得荣誉

第六届银杏杯大学生微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获奖):纪晓楠

第六届银杏杯大学生微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提名):孙凯

第六届银杏杯大学生微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提名):《无栖之地》

第三届中国大学生微电影节最佳大学生剪辑奖(获奖):纪晓楠

演职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

Megamedia 无栖之地./www.megamai.com.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