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愤》是近代诗人柳亚子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其孤愤的程度;颔联写孤愤的原因;颈联写对时局的态度,对倒行逆施的袁氏集团表示蔑视;尾联展望未来,阐明倒退必败,明成祖北伐必胜。全诗格调高亢,感情强烈,用典贴切,对仗工整。双关的巧用,耐人寻味。

作品原文

孤愤

孤愤真防决地维,忍抬醒眼看群尸。

美新已见扬雄颂,劝进还传阮籍词。

岂有沐猴能作帝?居然腐鼠亦乘时。

宵来忽作亡秦梦,北伐声中起誓师。

注释译文

注释

1.孤愤:原系《韩非子》中篇名,是诗以此为题,对袁世凯之倒行逆施表达义愤,也对劝进之举给予讥讽。

2.地维:《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地维,神话中指系地的大绳。实际上是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地有四角,是用绳索维系起来的。

3.“美新”句:西汉末年,王莽夺取刘汉政权,建立“新”朝,当时的作家扬雄为了取悦王莽,上《剧秦美新》一文,批评秦朝,赞美新朝。这与杨度等人在袁世凯的授意下组织“筹安会”,发表宣言、文章,放肆地为袁复辟帝制大造舆论,很有相似之处。

4.“劝进”句:曹奂曹奂见司马昭势力过大,被迫让位,司马昭假装推辞不受。司空郑冲禀承意旨,率百官劝进,劝进词是请文学家阮籍写的。

5.沐猴:沐猴,即猕猴属。《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沐猴而冠,就是说猴子戴上人的帽子。

6.腐鼠:这是庄子惠子讲的一段寓言:得到一只腐坏的死老鼠,忽见雏从头上飞过,生怕鹓雏抢走他的腐鼠,于是“仰而视之曰:‘吓!’”,语见《庄子·秋水》。这里用腐鼠比喻杨度刘师培等人,责骂他们乘时而起为袁世凯称帝捧场。

7.亡秦:本指历史上推翻秦始皇的暴虐统治,这里借喻打倒袁世凯

译文

我心中的愤怒恐怕真要冲绝大地了,冷静地觑看那一群行尸走肉、没有灵魂的小人。

美化新朝王莽的已有扬雄的文赋,为司马昭捧场的还有阮籍的劝进词。

哪有猴子能当皇帝的事,然而奇怪的是,现在居然连死老鼠也乘机跳了出来作祟害人!

晚上做梦打倒了窃国大盗袁世凯,希望不要不忘记誓师明成祖北伐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1915年(中华民国四年),袁世凯于1912年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大力推行独裁专制,并进而复辟帝制,妄想做皇帝。当时,袁世凯的顾问美国人古德诺发表《共和与君主论》。鼓吹在中国实行君主制度。不久,杨度刘师培等人的筹安会(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御用团体)又连续发表通告、宣言,与古德诺相唱和,甚至还出现了全国请愿联合会的组织,为窃国大盗袁世凯吹喇叭、抬轿子,诗人因此作此诗予以讥讽。

作品鉴赏

赏析

题名虽为“孤愤”,但表达的绝非作者个人的愤慨,而是那一时代爱国人士的共同义愤,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强烈的时代精神。

首联两句说诗人借用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典故,宣泄自己像火山爆发一样难以遏止的愤怒。

颔联两句借古喻今,痛斥拥戴袁世凯称帝的筹安会的一群小人。字面上说的都是历史,而实际抨击的却是眼前的人和事,诗句就是借一些史实讽刺袁世凯及其追随者的丑事。

颈联两句进行尖刻地讽刺挖苦,用“沐猴”、“腐鼠”,都是对袁世凯及其追随者,对那一小撮妄图扭转历史车轮的反动小丑的谩骂和斥责。袁世凯窃夺革命胜利果实,为了复辟封建帝制,同日本签订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这一切使诗人怒不可遏。以丑恶的形象为喻,以刻薄的语言人诗,正是诗人义愤填,难以解气的表现。

尾联集中表达了诗人北伐讨袁的决心和意志。作者连晚上做梦都念念不忘誓师北伐,打倒窃国大盗袁世凯,足见其仇恨之深,反对之烈。作者还写过“会见亡秦三户士,一麾黄钺定中原”的诗句。

总之,这首诗愤怒地斥责了图谋称帝的袁世凯,无情地鞭挞了拥戴袁世凯称帝的筹安会诸小人,对他们表示了极大的轻蔑。中间两联沉痛地勾画了袁贼复辟前后群魔乱舞的黑暗局面,但他并不悲观失望,他确信“沐猴”、“腐鼠”的命长不了,终将被人民所唾弃。尾联鲜明地昭示,诗人决心同袁世凯进行坚决斗争,并期待着这一斗争的胜利,情绪昂扬激奋,很能鼓舞人心。

评价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退休教授诸天寅:诗中六处用典,借古抒怀,意随笔到,贴切自如,毫无晦涩、板滞之弊。 (《中国诗学大辞典》)

作者简介

柳亚子(1887—1958年),爱国民主人士、诗人。原名慰高,字安如;更名人权,字亚卢;再更名弃疾,字亚子,江苏吴江人。1903年加入上海爱国学社,1906年加入同盟会。是南社创始人之一。其诗歌慷慨激越,对近现代史事有较多反映。著作有《磨剑室诗集》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