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村地理位置在浙江省东阳市。曾为桑梓人民公社、佐村乡人民政府和佐村区公所驻地。现为佐村镇人民政府驻地。经济上以农林牧业为主,产品有粮食、棉花、畜禽、木材等。

正文

佐村位于浙江省东阳市。距东阳市城区31公里。旧属永寿乡二十二都,清宣统二年(1910)属宁寿镇,1929年属第三区,1932年为左溪乡驻地,1935年为二十二都乡,1944年属梓溪乡,1950年属桑梓乡,1958年属巍山人民公社桑梓管理区,1961年属桑梓(1981年6月改称佐村)人民公社,1983年属佐村乡,1992年5月撤区并乡扩镇后属佐村镇。曾为桑梓人民公社、佐村乡人民政府和佐村区公所驻地。现为佐村镇人民政府驻地。全村339户、1229人,耕地760亩(其中水田399亩、旱地361亩),山5000多亩。

基本信息

相传宋时左布津在朝做官,因触犯皇上,被满门抄斩。后人名其宅为左村(后讹为佐村)。现全村有13个姓氏,以周、葛、赵、厉、斯5姓为多。周氏,宋开宝六年(973)周兵任东阳市教谕,定居周宅巷。嘉定区间,武状元周师锐之孙始籍佐村。葛氏,唐朝葛殷覆始籍吴宁仁里坊。宋绍定元年,葛洪仕至参知政事,后赠太师封信国公。元末明初,葛穰始迁至佐村。赵姓,系宋太祖赵匡幼弟赵廷美之裔,明嘉靖初赵伯山始迁佐村。厉氏,为唐贞观年间容州刺史都督厉文才后裔,明万历年间迁居佐村。斯氏,系三国吴大帝孙权赐封东阳孝子斯敦之裔,清康熙斯首林始籍佐村。另有王、张、金、吕、李、邢、潘、陈诸姓合居。

佐村北枕西岩山,南屏凤凰山,左溪自东向西环村而流,风景秀丽。古时左布津府第宏伟壮观,构造精湛雅致,俗称白火墙头,置古井18口,近时有遗迹发掘;八八院当店也为左氏所创,相传日可收入元宝6锭。现有马颈岗,传为左布津放马之地。村南有净戒寺,旧名天竺,仿国清寺设计,五代十国后汉乾三年(950)建造,历来香火旺盛,住寺和尚多时达500余人,既为佛门仙境,又为旅游胜地,惜寺已。此外,尚有西岩山西岩洞等胜景多处。

经济发展

佐村历来以农林牧业为主,产品有粮食、棉花、畜禽、木材、孟宗竹、茶叶、水果等。1992年粮食总产量400.3吨,人均收入949元。近几年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及建筑业、商业、饮食服务业蓬勃兴起。1992年全镇工业企业总产值910.28万元,销售收入881.78万元,利润57.27万元,从业人员674人。其中设在佐村的有镇办的萤石包装制品厂、竹木制品厂、火腿厂、农机厂,个体办磁性皮革服装厂、食品加工厂、粮食加工厂等。设在佐村的国营东阳砩矿,1958年创办,最多时有职工1113人,现有职工174人,最高月产砩石超万吨,畅销国内外,1992年产萤石块矿5928吨,收购块矿8429吨,产萤石粉14436吨,年总产值434.87万元。佐村镇华新建筑工程公司(三级),固定职工483人(其中有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31人),固定资产原值155.2万元,施工机械设备237台(1082.7千瓦),重点工地分布在浙江省富阳区临安区德清县淳安县、州和江西南昌、婺源等地,1992年总产值710万元,利润16万元,8年来创优良工程9处(建筑面积21862平方米)。商业服务业有佐村供销社(下设5个分社、1个分销店、3个专业商店、31个门市部,1个庄稼医院,1个综合服务站),职工68人,1992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42.25万元,农副产品收购总额132.7万元,采购茶叶2000公担,白术231.4公担,另有红心李、蘑菇、兔毛、小宗药材等。1987年创办茶叶初制加工厂4家(其中供销社自办1家),各种制茶机械70余台,年加工总产值40余万元。全社现有固定资产原值72.79万元,自有资金33.5万元,上交税利34.42万元。1990年供销社生活资料门市部被评为东阳市价格计量"双信"单位,1992年被评为东阳市地方病防治先进单位。另有旅馆3家,百货食品代销店11家、饮食店5家、理发店8家、五金机械修理店5家。

佐村有全方位开发山区的地理环境、基础设施和服务机构。萤石储量丰富,为东阳市之首。县道王(宅)玉(山)公路(油渣路面)穿村而过。1982年建成乡道佐村至金家庄公路,全长7.5公里。1959年设邮电所,现有职工8人,已与城区程控自动电话联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1955年建成净戒寺水库,库容10万立方米;1966年建成上马坑水库,库容10.6立方米;1974年与3个邻村联合建成桐坑水库,集雨面积2.72平方公里,正常库容155万立方米,从而使大部耕地及工业、生活用水得以保障。1966年始由佐村砩矿自备火力发电机供电,后即改由横锦水电站供电,1977年曾由桐坑水库电厂供电,现已纳入华东大电网供电。1975年购置消防泵1台。1979年铺设自来水管。村内主要街巷,至1990年已全部铺设水泥路面。文化设施有电影院,老年协会、青年、妇女、民兵活动室等,历年被评为县(市)级文明村。1955年创办联合诊所,后改为人民公社卫生所,1984年易名佐村卫生院,设4个科室,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13平方米,重要医疗设备10种15台(套),年门诊16476人次,住院582人次,收入18.79万元,1990年始为全国13个地甲病检测点之一,多次被评为市卫生系统先进单位。1954年建桑梓信用社,1956年谷岱信用社并入,1958年改名为桑梓信用部,现名佐村镇信用社,1992年底储蓄余额800.5万元,贷款余额454.9万元,1985-1987年连续被评为东阳市农业银行系统先进单位,1992年被评为东阳市先进金融单位。1984年设农业银行佐村营业所,1992年底储蓄余额104万元,贷款余额750万元,被评为东阳市"创安"先进单位。其他各系统服务机构有镇工办、教育处、派出所、人民法庭、工商所、财税所、粮管所、林技站、农技站、食品购销站、公路运输管理站等。

文化教育

尊师重教历有传统。古时蒙馆、私塾常年不断,求知心切的学子代不乏人。1946年初组建初级小学,1963年升为完全小学,现为佐村镇中心小学。1972年由村自负为主新建校舍27间。1989年集资18万元,新建教学大楼。先后被评为县(市)级、省级普及初等教育先进单位,县(市)级推广普通话先进单位。1992年设7个班,在校学生213人、幼儿34人,教职工14人。1990年《浙江教育报》刊登《佐村人的风采》文章,1991年东阳电视台、东阳教育电视台、浙江新闻纪录片摄制组陆续到校采访,摄制录像片,在省、市电视台多次播放。佐村初中前身为桑梓民办中学,创办于1958年9月,1959年下学期迁址佐村,改为县属桑梓初中,1975年附设"五七"高中班,1985年易名为佐村初中,附设职业高中班,设置实验中心,成为原佐村区的重点中学,学校面貌一新,环境幽雅宁静,教学风气良好。现有6个班级,在校学生327人,教职工22人。办校以来,培养初中毕业生2019名,职业高中毕业生454人,升入全日制高中266名,输送大专院校学生67名。民国以前,出过县衙官员2人;民国时有陆军师长、京沪杭警备司令部少将处长葛天,上海警备司令部水上稽查大队少校科长、国防部五纵队政治部一科中校科长斯宝春,金华市、湖州专员公署视察、陆军少校参谋厉金玉。1949年后,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空军飞行大队长张一大,著名中医伤科医师周岩青等。现有大专院校毕业生21人。

参考资料

[1]浙江在线 http://www.zjol.com.cn/images/zjtz/zjmc.HTML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