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水武庙位于台南市盐水镇武庙路87号的盐水武庙,主祀文衡关圣帝君,因盐水武庙为每年元宵节举办「盐水蜂炮」活动的主办单位而闻名全台,更以庙前特有的三十尺关圣帝君像及关刀香炉的特色景观,成为台南盐水镇着名的宗教与观光圣地。

沿革

相传盐水武庙创建於明朝永历年间,但据武庙内的碑文记载,清康熙七年(西元1668年),郑成功部将何积喜、范文章、参谋陈永华次男陈汉光及台澎兵备道梁文科等,见当时的盐水武庙简陋狭小,乃倡议集资扩大兴建,以供更多善信膜拜。

嘉庆八年(西元1803年),鹿港郊行日茂号的创始人林元品再度倡议扩大改建,并捐献四仟壹佰大银增建後殿佛祖厅,奠定之後武庙规模。

爱新觉罗·旻宁八年(西元1828年),李怡成、曾长源、陈学古、苏春山、林协泰、谢源美、黄长顺、林源兴、曾肇期等人募资重修武庙。

光绪元年(西元1875年),武庙再次鸠资整修。之後分别於一九一七年,由翁应贤募金;1945年,则由李春波、翁应贤等募资;1971年李春波再次鸠资,武庙共重新修建了三次。

而武庙後殿建於1983年,为三楼建筑,一楼为玉莲寺主殿,二楼为五恩主殿,三楼则是凌霄宫,另在1997年於庙旁兴建文物陈列馆,除介绍盐水蜂炮的历史及来由外,还有关羽文化展,介绍关公的生平事迹以及立有各种的关公雕塑作品,武庙并於隔年1998年被列为台湾省三级古迹。

传说

相传盐水武庙的缘起乃於明朝朱由榔年间,在当时台南麻豆有一信女在家敬奉一幅关圣帝君画像,不料有日画像竟被风吹走,信女一路追至盐水港新街(现在的武庙路),见圣像被风吹挂在新街尾端大榕树上,这位信女於是请人爬上大榕树欲摘下圣像,没想到竟无法拿取下来。当时围观的人群中有人提议掷茭请示关圣帝君,是否愿移驾本街受善信奉拜。经掷茭後,关圣帝果真愿移驾盐水港,於是此位麻豆信女及当地人士集资搭建一小庙供奉关圣帝君画像,这就是盐水武庙的前身。

特色

盐水武庙前殿及後殿为燕尾翘脊硬山屋顶,正殿则采用曲线柔美的重檐歇山屋顶,为三川门闽式建筑。其中尤以正殿前龙边大梁签为嘉庆八年(西元1803年),鹿港郊行日茂号的创始人林元品修建时所留下的,目前全台仅存两根。盐水武庙除正殿主祀文衡关羽外,後殿右侧观音厅,奉祀观世音菩萨;左侧则为文昌殿,奉祀张亚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