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翼云,1930年出生于厦门鼓浪屿,江苏无锡人,化工与核工专家,国际核能学院院士、美国化工工程学会及核能工程学会会员。
1952年,许翼云毕业于中国台湾大学。曾任中国台湾肥料公司技术员。1955年赴美,入伊利诺大学化工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后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60年,许翼云因具备相关学历,被聘至美国航空航天局路易斯研究中心任高级研究员,同时还担任台北大学化工系客座教授,后投身核能界。1974年,他担任美国原子能委员会资深工程师。1982年转入马里兰大学,任化工与核工系终身教授。1988年回到中国台湾,任清华大学客座教授。1990年,他担任“中国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原子能委员会”主任委员、高级研究员。1991年,许翼云访美,同美国能源部长等官员举行了一系列的座谈。他被誉为“核电安全裁判”,是当代公认的核能安全权威。许翼云退休后参加华府诗友社,学习诗词写作,曾任诗社社长及顾问。
许翼云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了《沸腾双相流送系统》《系统》《毛诗要义》等著作。许翼云曾获马里兰大学百年百人奖,美国机械工程学会、化学工程学会、核能工程学会学术奖。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30年,许翼云在厦门鼓浪屿出生。许翼云少时在父兄督导下,自修小学课程,后就读于中央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阶段回到南京就读,对化工产生好感,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大学。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曾任台湾肥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1955年赴美,入伊利诺大学化工系,攻读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学位。
工作经历
1960年,许翼云因具备相关学历,被聘至美国航空航天局路易斯研究中心任高级研究员,同时还担任台北大学化工系客座教授,后投身核能界。1974年,他担任美国原子能委员会资深工程师。此外他还当选为美国化工学会输转分会会长,为西格玛塞(sigma Xi)、斐陶斐(Phi Tau Phi)等学会荣誉会员。1982年转入马里兰大学,任化工与核工系终身教授。1988年回到中国台湾,任清华大学客座教授。1990年,他担任“中国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原子能委员会”主任委员、高级研究员。1991年,许翼云访美,同美国能源部长等官员举行了一系列的座谈。任内,他力排众议,硬性规定“60%的资源用在核能安全的维护,30%用在与民生福祉有益的和平应用,剩余的则作其它研究”,为建立原委会“公正、公平的最高技术指导单位的公信力形象”竭尽辛劳。他被誉为“核电安全裁判”,是当代公认的核能安全权威,其事迹被多家新闻媒介介绍。
许翼云退休后参加华府诗友社,学习诗词写作,曾任诗社社长及顾问。作品发表于诗社《尝试集》,亦散见于中国诗词刊物及顾贞观报刊。诗歌《一片怅惘》曾获《世界日报》2008年母亲节全美征文金奖。
主要作品
出版作品
参考资料
诗集
参考资料
论文
许翼云发表论文论文50余篇。
人才培养
许翼云曾在马利兰大学执教,培育了大批化工及核工英才。还在在清大开设《核能安全的理论与实务》课程,力图从教育着手,为培养新一代核能安全的分析归纳能力、训练科技化脑力的高级科技人才尽心尽责。
社会任职
获得荣誉
家庭关系
参考资料
史学家许倬云在美国逝世,出生于厦门鼓浪屿,享年95岁.百家号.2025-08-05
许翼云 Yih-yun Hsu.豆瓣.2025-08-05
文史 | 许倬云:从不悔终生学史.各界导报微信公众平台.2023-04-23
许倬云 92岁,旷野呼唤 .人物-微信公众号.2025-08-04
历史学家许倬云:我要从世界看中国,再从中国看世界.中国新闻网.2024-04-11
登录豆瓣.豆瓣.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