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理科学》是由钱学森在1986年提出的新概念,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新的科学体系。

科学体系的地位

钱学森在20世纪80至90年代期间,通过对全人类科学研究的总结,形成了一个包含11个门类和5大巨系统的科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地理科学被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科学,与原有的地理学相比,它不受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限制,也不隶属于地球科学,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跨学科领域存在。作者在1996年的文章中提出了地理科学的三个层次。

地理信息科学

自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航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科学得到了显著的发展。这一领域的核心是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其中包括航天信息网络系统、地面网络系统和天地之间的网络系统。作者在1998年和2002年分别发表了相关论文,强调了地理信息科学对于整个地理科学建立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其中,遥感信息模型和地理信息编码模型是地理信息科学中具有重要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地理系统工程

地理系统工程虽然尚未得到广泛的认知,但它已经在实践中显示出其可行性。通过地理遥感复杂信息模型的应用,地理系统工程得以实施。作者指出,地理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涵盖了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灾害、城镇、基建、产业等多个方面,它们构成了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理论地理科学

地理信息科学不仅为地理系统工程提供了研究方法和技术支持,也为理论地理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理论地理科学的重点在于建立开放的复杂巨地理系统的理论,以及探索地理类比的广义相似理论、一般地理复杂模型理论与地理数学,并将其应用于部门子地理系统工程和区域地理系统工程的研究中。

在可持续发展信息社会中的作用

地理科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在信息社会中,地理信息科学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实现了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作者认为,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地理系统工程和理论地理科学的进步,从而为国民经济的主战场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资料

钱学森论地理科学.钱学森论地理科学.2024-10-27

钱学森:科学最重 名利最轻.中国科学院.2024-10-27

钱学森论地理科学.钱学森论地理科学.2024-10-27

论地理科学.论地理科学.202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