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产业集聚区位于县城东部,总规划面积11.11平方公里,现建成区面积达到11平方公里,省政府有关部门已初步同意再增加规划面积8.89平方公里,涉及两个乡镇9个行政村98个自然组,常住人口11.5万人。
集聚区简述
近年来,按照“四集一转”的要求,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支撑,以服务为保障,强力推动产业集聚区快速健康发展。2011年,被评为“河南省最具产业竞争力集聚区”。
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汽车零部件加工、机械加工、食品加工、冶金建材、造纸印刷为一体
基础设施
截至目前,产业集聚区已入驻项目84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41家,在建项目32 个,投资超亿元项目21个。今年元至六月份,产业集聚区企业营业收入实现25.4亿元,同比增长34.2%;吸纳就业21500人,同比增长18.1 %;实现税收收入9092万元,同比增长77.9%。产业集聚区发展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项目个头大。产业集聚区内投资超亿元项目达到21个,飞龙“双千万”、鹏翔科技、石材基地、闽商陶瓷园、豫西南商贸中心等一批大个项目正在快速推进。二是项目推进快。鹏翔科技、特种电机铁芯、东福彩印包装等项目都是当年洽谈、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见效。三是集聚程度高。我们严格围绕产业选项目,不断提高项目入驻门槛,重新修订了产业集聚区入驻项目优惠政策,形成了机械电子、新型建材、造纸印刷、畜产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在产业集聚区发展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招商突破、建设奠基、集群发展、服务助推”。
关于内乡
内乡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西缘。东接镇平县,南连邓州市,西邻淅川、西峡县,北依嵩县、南召县。地形呈南北条状,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54公里,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万亩。全县辖16个乡镇289个行政村和8个居民委员会,384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0万人。宁西铁路、上海—霍尔果斯公路、豫51、52、53省道穿境而过,距南阳飞机场仅60公里,陆空交通极为便利,经济发展环境优越。
发展现状
2009年全省大招商活动以来,全县共招引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119个,超亿元项目57个,其中已开工建设108个,建成投产82个,使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履约率、开工率、建成投产率分别达到98%、92%和68%。
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加大融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充分发挥投融资平台作用,把资金重点用在产业集聚区重点工程建设上;将全县重点城建工程与产业集聚区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完善集聚区城市功能,提升承载能力;探索采用BT模式,借助外力快速发展;组织发改、交通、公路等部门积极研究国家投资政策,跑省进京要项目,以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区发展;同时,县政府采用财政贴息的办法,支持交通、公路、建设、电业等部门在法定范围内拓宽融资渠道,从而使更多资金流向产业集聚区。仅今年元至六月份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4.49亿元,重点实施了方山路等8条道路45公里建设工程,形成“四纵四横”路网格局;铺设供排水管网56公里,架设电力和通讯线路55公里,建成标准化厂房28.5万平方米。
经过整合提升,我县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确定为机械电子产业和新型建材产业。机械电子产业以上市公司飞龙“双千万”(年产汽车水泵和排气管各1000万只)为龙头,上马鹏翔科技、特种电机铁芯、天一车用密封条、涡轮增压排气管毛坯、国宇密封制品、宛泰粉末冶金、萤光玩具等一批超亿元项目,该产业已形成年产值超20亿元规模。新型建材产业以中国石材基地和闽商陶瓷园为龙头,招引和上马了明超岗石、宸发岗石、如意岗石、太平洋人造石和石英石、大鸿石业、恒远石业、华泰石业、庆祥石业、三安石业、华石业、鸿运建材、晋成陶瓷等超亿元项目,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开发石材、生产陶瓷,着力把内乡打造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新型建材基地,该产业已形成年产值超45亿元规模。
推动产城互动,融合发展。建成商住房及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96.3万平米,建成星级宾馆3家,高标准的内乡菊潭学校已投入使用,省级示范幼儿园标准的星博幼儿园正式招生,投资1.8亿元的菊潭医院已动工建设,湍东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城市公共配套设施正在日臻完善。实现了人员在产业集聚区内就业、居住、上学、就医、购物等民生基本要素一体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