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学习是指通过对学习活动过程的反思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反思性学习强调学生对自己学习活动的深入思考和评估,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学习能力和创造力。这种学习模式被视为现代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涵义

反思性学习是学习者对自身学习活动的过程及其相关事物进行反向思考的学习方式。它不仅是对学习的一般性回顾或重复,而是深入探讨学习活动中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性质。反思性学习的目标不仅在于回顾过去,还在于指导未来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其学习成为探究性和研究性的活动,增强学生的能力,提高创造力,促进全面发展。

基本特征

探究性

反思性学习的核心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它鼓励学生在回顾和分析自己的学习经历时,发掘问题的本质,并寻求解决方案,以此推动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自主性

反思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他们既是学习的参与者,也是学习的主导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主动、自觉的状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

发展性

与传统的学习相比,反思性学习更加注重学习的长远目标,即“学会学习”。它不仅关注学习的直接成果,还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此外,反思性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还要促进其理性思维的发展。

创新性

反思性学习鼓励创新思维,通过反思,学生能够拓展思路、优化解题方法、揭示问题本质、探索普遍规律,从而激发新的发现和创造。

模型

反思性学习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元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其模型包含反省、评判、察觉问题、界定问题、确定对策、实践验证和总结提高等阶段。这个过程是一个循环的系统,每个周期之间有着内在的连贯性,体现了元认知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基本环节

反思性学习的基本环节包括反省、评判、察觉问题、界定问题、确定对策、实践验证和总结提高等阶段。这些阶段并非严格区分,常常互相交织,共同构成了反思性学习的整体框架。

教师角色

教师在反思性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支持者。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在教学中创造反思条件,引导学生进行自觉反思。这包括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创设反思情境、培养反思技能、增强反思毅力以及建立互动的反思关系。

参考资料

反思性学习的内涵.挂云帆.2024-10-29

反思性学习简论.中国人民大学.2024-10-29

反思性学习的模型的基本环节分七个阶段.新浪博客.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