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1999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史远芹。

正文

目录

绪 论

一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二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及其发展阶段

三 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第一章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西方

第一节 资产阶级政治与封建专制政治

一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

二 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进一步加强

第二节资本主义工业与封建农业经济

一 迈向工业化的西方

二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中国

第三节 坚船利炮与师船鸟枪

一 西方军事技术的发展

清朝军事技术的停滞

三 清朝军队的腐败和武备的废弛

第四节 西力东侵与闭关自守

一 西方国家的东侵

二清政府的闭关政策

第二章 睁眼看世界――中国近代化的思想启蒙

第一节 历史的转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开端

一“毁灭人种”的鸦片贸易

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 国人震惊

三 中国社会的转折

第二节 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

一 经世致用思潮的重兴

二 睁眼看世界,打开了解世界的窗口

三“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三节 思想启蒙的作用和封建的局限

一“创榛辟莽 前驱先路”

二 地主阶级的局限性

第三章 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

第一节《资政新篇》――中国第一个较完整的

近代化方案

一 《资政新篇》的提出

二 《资政新篇》的内容

三 《资政新篇》的评价

第二节 近代化运动的推动力量

太平军对洋枪洋炮的使用

二 清军武器装备的近代化

三 湘淮系势力的崛起与近代化实践的开端

第四章“自强新政”: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的

起步

第一节 洋务运动的发生

一 洋务洋务派和洋务运动

二 洋务运动的发生

三 洋务运动的阶段

第二节 洋务派的求强活动

军事工业概况

二 军事工业的性质和作用

三 近代化海军的筹建

第三节 洋务派的求富活动

一 民用企业概况

二官督商办的历史作用

第四节 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生的派遣

一 新式学堂

二 派遣留学

第五节 洋务运动的得失

一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二 历史意义与缺陷

第六节 中国民间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产生

一 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二 民间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三 中国资产阶级的出现和早期维新思潮

第五章 戊戌“变制”:政治近代化的尝试

第一节 维新运动的社会背景

一 中国民间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二 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

第二节 维新思潮洪波涌起

康有为的早期思想和活动

二 从“公车上书”到强学会

梁启超与《时务报

四 轰轰烈烈的湖南维新活动

五 以“天演”警醒国人的严复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高涨和失败

一维新派与帝党合流

二 继续联络同志

三 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

第四节 丰厚的遗产

一 惨痛的教训

二 深远的意义

第六章 民主共和:政治近代化的新成果

第一节 大厦将倾的清代

一“洋人的朝廷”

二“新政’与“预备立宪”

三 残酷剥削,民怨鼎沸

第二节 汹涌澎湃的民主革命思潮

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 中国资产阶级走向觉醒

三 闪烁时代光辉的三民主义

第三节 推翻帝制 创立共和

一 扮演新制度助产婆的武装革命

武昌起义全国响应

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第四节 亘古未有的政治近代化

一 南京临时政府三权分立的政权模式

二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根本大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 社会发展的加速器

第五节 孙中山构筑的近代化框架

一 政治上五权分立,权能分治

二 经济上改革开放

第六节 经济近代化的进展

一 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

二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七节 革命未竟中山志

一 民国政权易位

辛亥革命的失败

三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第七章 民主与科学:迈向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第一节五四新文化运动前的社会状况

一 继续沿着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沉沦

二 曾经令人神往的政党政治失败

三尊孔复古的沉渣泛起

四 民族资本主义的长足发展

第二节 声势浩大的文学革命

一 废文言,用白话

二 倡导国民文学、写实文学和社会文学

第三节 民主与科学思潮的勃兴

一 对维护皇权的孔学的批判

二 西方的德莫克拉西在中国落户

三 科学成为近代培育的常青树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 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成熟

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马克思主义与各种资产阶级思潮的论争

参考资料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豆瓣读书.2013-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