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卣是一件来自西周中期的文物,其形状为椭圆形,具有隆起的盖子和鼓形腹部,底部逐渐收敛形成圈足。盖子两侧设有直立的犄角,顶部配有圆形的捉手,而提梁则装饰有蝉纹并以羊首作为两端的点缀。值得注意的是,盖子和器身均刻有相同的31字铭文。
物理特征
丰卣的外形设计独特,盖子两侧的犄角直立,盖顶上的圆形捉手方便使用者提起容器。提梁上的蝉纹图案精致细腻,两端的羊首造型更是增添了艺术气息。整个器物的制作工艺精湛,体现了西周时期青铜器制造的高度水平。
文献价值
丰卣不仅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还因其盖器同名且各自铸有31字铭文而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这些铭文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为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出土及收藏
1976年12月,丰卣在陕西省扶风县庄白村的一号西周青铜器窑藏中被发现。目前,这件文物由陕西省周原博物馆珍藏,向公众展示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辉煌成就。
参考资料
吉金铸史——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美篇.2024-09-24
丰卣 (yǒu) · 西周中期.百家号.2024-09-24
【陕西文物览】青铜器——丰卣:西周中期铜卣的标准器型.学习强国.202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