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碣镇位于东莞市北面,北接广州市增城区,南与东莞市区隔江相望,被国画大师关山月誉为“东江之珠”。全镇总面积36.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8万人,常住人口28.4万人,下辖14个村委会、1个居民委员会。
石碣镇是全国文明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国家级生态镇、国家卫生镇、中国绿色名镇、国家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区、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2022年石碣镇地区生产总值236.1亿元,同比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128.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9.3亿元;地方财政总财力38.2亿元;进出口总额401亿元。目前,石碣拥有电子名镇、供港蔬菜、英雄故里“三张”城市名片。
石碣镇着力打造袁崇焕文化品牌,设立了“石碣崇焕杯”《人民文学》中短篇小说文学奖,建设了袁崇焕纪念园、袁崇焕中学、袁崇焕小学和袁崇焕大道,其中,袁崇焕纪念园占地4.8万余平方米,是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东莞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胜地;2020年入选国家三级博物馆,年接待观众量达60余万人次。
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石碣境域分属第二、第四区及石龙区管辖。
1961年,从石龙人民公社分出成立石碣人民公社。
1983年,撤社设区。
1986年11月,撤区建镇。
2000年,石碣镇有14个村、1个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石碣镇,总面积36.2平方公里,位于东莞市西北部,地处东江北干流与东江南支流的东江河畔,中心位置为东经113°51′,北纬28°08′。东临石龙镇,北隔东江北干流与增城区市相望,西与高埗镇接壤,南与东城区相接。南距深圳市78km,北离广州市62km,与东莞市东城街道只一桥之隔。
地形地貌
石碣镇沿东江干流南岸呈带状分布,处于东江北干流和东江南支流之间,地势低而平坦,河涌纵横交错,属东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东江三角洲网河区是指石龙站以下,以潮水控制为主的范围,北面以东江北干流为界,东南到南支流,西面到狮子洋,总面积为36.2km2。石碣位于广东高要-惠来县构造带,岩层上部土层为第四系,属松散沉积层,土层厚15m左右,覆盖在基岩和风化基岩之上;基底岩层为第三系砂泥质碎屑岩。
气候
石碣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温暖,年均温度22℃,极端最高温度37.9℃,极端最低温度0.9℃。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其中4-9月多暴雨,占全年降雨量的87.6%,日最大降雨量达367.8毫米。全年主导风向为东风,每年8-12月有多次八级以上台风侵袭。根据东莞市气象站1998~2000年资料统计表明,石碣镇的年平均主导风向为东北风,20.8%,占次主导风向为东风,16.6%,占5此外东南风和南风的频率也较大,分别占9.53%和9.82%。由各季的风向分布来看,春季的主导风为东风,占20.4%,夏季为南风,占22.1%,秋、冬季均为东北风,分别占28.4%和31.4%。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09年,全镇耕地382.1公顷,园地80.5公顷,林地21.1公顷,无牧草地。2010年,石碣镇公共绿地面积达180.06公顷,绿地率达36.5%,绿化覆盖率达3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1平方米。
生物资源
截至2010年,石碣镇共有榕树、重阳木、龙眼等古树名木197株,其中树龄达300年以上的二级古树有15株,树龄在100年以上的三级古树182株。
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下辖14个村、1个社区和76个村民小组,分别是石碣社区、唐洪村、水南村、石碣村、刘屋村、横滘村、鹤田厦村、四甲村、沙腰村、梁家村村、桔洲村、单屋村、涌口村、西南村、黄泗围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石碣镇常住人口为282255人,主要民族为汉族。
经济
综述
2011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08%;镇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4.7亿元。村、村民小组两级总收入6.5亿元,纯收入3.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亿元,增长10.58%。
2012年,全镇实现GDP107亿元,基本与2011年持平;镇级财政收入5.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外贸出口35.4亿美元;镇、村、组三级集体总资产85亿元,增长1.01%;村组两级总收入6.6亿元,纯收入3.5亿元。全镇工业总产值40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6亿元。
2013年,石碣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08亿元,比上年增长4.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1亿元,增长14.99%;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0.91亿元,增长10.78%;外贸出口总额37.71亿美元,增长4.26%;镇级可支配财政收入6.33亿元,增长35.89%。
2019年,石碣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亿元。
2020年全镇生产总值205.3亿元,同比增长1%;第一产业0.41亿元,第二产业136.79亿元,第三产业68.1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09.9亿元,同比增长0.9%。
2021年,石碣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8927万元。
第一产业
石碣镇的农业以供港蔬菜为主。2011年,石碣镇实现农业总产值0.3008亿元,比2010年上升1.83%。2012年,石碣镇实现农业总产值0.306亿元,比2011年上升1.73%。2013年,石碣镇实现农业总产值0.3159亿元,比2012年上升3.24%。
第二产业
石碣镇的第二产业以电子工业为龙头,电器、五金、时装、皮革制品、纸品等100多个产品系列共同发展。
2011年,石碣镇实现工业总产值71.7594亿元,比2010年下降16.41%。2012年,石碣镇实现工业总产值68.8971亿元,比2011年下降3.99%。2013年,石碣镇实现工业总产值75.3715亿元,比2012年上升9.40%。
截至2014年底,全镇有工业企业1200多家,其中外资企业500多家,有18家是海外上市公司。全镇有电子企业450多家,其中外资电子企业190多家,有14家是海外电子上市公司。石碣生产的15种电脑资讯产品产销量居世界前三位。
第三产业
石碣镇的第三产业由四片区组成,分别是东部袁崇焕纪念园等文化休闲旅游区,中部金融商贸服务区,西部新城中心区,北部都市生态观光商住物流区。
2011年,石碣镇实现第三产业总产值37.7652亿元,比2010年下降9.80%。2012年,石碣镇实现第三产业总产值38.2126亿元,比2011年上升1.18%。2013年,石碣镇实现第三产业总产值39.3888亿元,比2012年上升3.08%。
文化
方言
石碣镇的本土方言是粤语。
交通
石碣镇东面有广深铁路中间大站——石龙准高速电气化火车客运站;南有石碣大桥和大王洲大桥,分别连接莞龙公路和东莞市区;北有江龙大桥连通广汕公路;莞深高速公路和市五环路经过该镇;附近有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还有东莞港、黄埔港,水、陆、空运畅通省、港、澳。
社会
教育
截止2014年,石碣镇有技工学校1所,中小学10所,分别是东莞市信息技术学校、东莞市石碣中学、袁崇焕中学、石碣实验小学、袁崇焕小学、石碣四海学校、石碣文晖学校、镇中心小学、石碣新民学校、石碣碣识学校、石碣丽江学校。
文化事业
截至2015年5月,镇内建有覆盖全镇的有线电视网络,全镇共有书店15间,电影院6间,投影场13间,建有文化中心、袁崇焕纪念公园等娱乐文化设施。
石碣镇成功举办第二届"文化体育艺术节"、五届读书节和2010年龙舟大赛;建有各类文艺协会8个、业余文艺团体1个,群众自发组织的文艺团体15个。
医疗卫生
石碣镇建有一级甲等医院1间,卫生站14间,共有医务工作人员500多人;垃圾压缩转运站10座,最大日处理能力500多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国家二类以上公共厕所69座;各街道设置的果皮箱数量已达2500多个。
旅游
袁崇焕纪念公园
袁崇焕纪念园,位于袁崇焕出生地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占地4.8万多平方米,依傍东江,遥望榴花,湖光柳色,风景旖旎。有牌坊、袁崇焕石雕像、袁督师祠、袁崇焕传记浮雕、故居、衣冠冢、三界庙等景点,于2003年1月正式开放。袁崇焕故居遗址1984年6月6日公布为石碣镇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2月起属市属公益性文化单位。
单氏宗祠
石碣镇单屋村单氏宗祠是东莞现存大宗祠之一,建于明正德甲戌年(1514年),到如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了。宗祠占地1368平方米,为大三开三进式结构,有前门、仪门、寝堂、正堂及东西步廊,深56.5米,宽24.2米,大方石铺地,硬山顶,砖木结构,聂氏宗祠正前方乃一亩方塘,视野开阔,正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意境。
代表人物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生于广东东莞石碣。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之战、宁锦之战,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政府信息公开.东莞市石碣镇人民政府.2024-02-21
石碣镇.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2-21
经济发展_中国东莞石碣街道栏目.东莞市人民政府.2021-07-24
石碣镇2021年主要经济及人口指标表.东莞市石碣镇人民政府.2022-07-19
2017年,百强县市、百强区、千强镇出炉,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网易.2025-04-04
全国爱卫会关于2019年国家卫生城市(区)和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复审结果的通报.全国爱卫会关于2019年国家卫生城市(区)和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复审结果的通报.2021-06-12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如皋第19!.今日头条.2025-03-19
枣庄9个!2023年全国千强镇出炉.今日头条.2025-03-29
重磅:2024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出炉!昆山市玉山镇持续领跑全国.凤凰财经.2025-03-22
全国镇域投资竞争力500强榜单出炉,四川上榜11个.新浪财经.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