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清除率是指肾脏对血液中尿素的清除能力,其单位通常以ml·s-1/1.73m2表示。
正常范围
尿素清除率的标准清除值一般在0.7~1.1ml·s-1/1.73m2之间,而最大清除值则在1.0~1.6ml·s-1/1.73m2范围内。
影响因素
尿素清除率的变化可以反映多种生理或病理状态。当心排血量增多时,如高热、甲状腺机能亢进、妊娠等情况,以及烧伤、一氧化碳中毒、高蛋白饮食等因素,都会导致尿素清除率增加。相反,一些疾病和状况,如休克、出血、失水、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晚期、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肾淀粉样变性、急性肾小管病变、输尿管阻塞、多发性骨髓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豆状核变性、维生素D抵抗性佝偻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肝功能衰竭等,则会导致尿素清除率降低。
儿童计算
对于儿童来说,由于体表面积与成人的差异较大,因此需要使用特定的公式来校正尿素清除率。具体而言,儿童的尿素清除率应通过将实际测定的清除值乘以其体表面积与1.73的比值得出。
参考资料
人体重要的器官——肾脏.知乎专栏.2024-10-23
血液概述.医护学习网.2024-10-23
什么是休克?.知乎.2024-10-23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什么?.知乎.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