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英文名: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 Foundation,简称:BNUEF),是北京市民政局登记管理的非公募基金会,享受政府对非营利性组织的相关免税待遇,成立于2007年1月20日,位于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9903室,理事长为王守军 。

2012年、2016年与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三度被北京市民政局评估为中国社会组织5A等级(最高等级)。2012年12月,该基金会被北京市民政局授予北京市首批社会组织示范基地的荣誉称号。2017年2月,该基金会被北京市民政局依法认定为慈善组织。2025年11月,企业家、投资家段永平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正式签署协议,捐赠2.2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北京师范大学理工综合体建设以及师范和前沿学科发展,助力创新型、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筹款项目分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建设、文化创新、社会公益、专项基金六大方向。

历史沿革

2007年1月20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2012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被北京市民政局授予北京市首批社会组织示范基地的荣誉称号。2017年2月,基金会被北京市民政局依法认定为慈善组织。

2021年11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被评估为5A级社会组织。

捐赠历史

1997年,邱季端为支持母校北京师范大学的发展和培养家乡泉州市人才,邱季端北京师范大学捐赠300万元人民币,2001年12月底曾捐赠500万元作为师大百年校庆的厚礼。2004年曾设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季端发展基金”,用来提升师大文学院的科研水平、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扩大文学院的学术影响,为启功教育基金添砖加瓦。2011年,邱季端为支持母校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事业,特向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捐赠100万元。2012年,在母校110周年诞辰之际,邱季端又捐款110万支持图书馆建设,反哺母校、培育学子之心卓然可彰。2015年9月,邱季端捐设了邱季端国际写作基金,支持国际写作中心人才培养与文学创作。

企业家、慈善家美籍华人唐仲英先生自1998年起在北京师范大学设立“德育”奖学金,截至2020年1月已资助了606名北师大贫困学生,计2184人次、801.6万元。

2011年10月19日,英国培生教育集团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72000美元,在北师大教育学部设立奖学金。

2014年3月20日上午,韩美林承诺捐赠100万人民币,作为推动“第三极文化”事业发展的使用经费。吴为山先生承诺捐赠20万人民币,专门用于研究院工作人员的劳务补助。

2025年11月,企业家、投资家段永平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正式签署协议,捐赠2.2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北京师范大学理工综合体建设以及师范和前沿学科发展,助力创新型、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

机构治理

组织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设有理事会、监事会、秘书处、教育基金会校友会党支部、筹资与资助委员会、投资管理委员会和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等。

管理人员

基金会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基金会的名称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

第二条 本基金会属于非公募基金会

第三条 本基金会的宗旨:通过奖励、资助,提高教育科研水平,推动教育事业发

展。

第四条 本基金会的原始基金数额为人民币肆佰万元,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年接

收捐赠款余额。

第五条 本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北京市民政局,业务主管单位是北京市教育委

员会。

第六条 本基金会的住所是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

1012室。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七条 本基金会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筹集资金,接受捐赠,改善办学条件,奖

励优秀师生、科研成果,资助教研项目、贫困学生,从事与教育相关的公益活动。

第三章 组织机构、负责人

第八条 本基金会由10名理事组成理事会。

本基金会理事每届任期为5年,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第九条 理事的资格:

(一)拥护本会的章程;

(二)有加入本会的意愿;

(三)热心教育事业;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五)为本会捐赠超过300万元(含300万)人民币或在相关领域内具有较大影响。

第十条 理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第一届理事由业务主管单位、主要捐赠人、发起人分别提名并共同协商确定。

(二)理事会换届改选时,由业务主管单位、理事会、主要捐赠人共同提名候选人并组

织换届领导小组,组织全部候选人共同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

(三)罢免、增补理事应当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四)理事的选举和罢免结果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五)具有近亲属关系的不得同时在理事会任职。

第十一条 理事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一)选举和被选举为本会负责人的权利,

(二)表决权,

(三)对本会工作的建议和监督权,

(四)参加本会活动的权利,

(五)理事会赋予的其他权利。

义务:

(一)维护本会的合法权益的义务;

(二)完成本会交办的工作的义务;

(三)积极筹措资金,扩大基金规模义务;

(四)宣传本会宗旨,加强同社会各界的联系,保证捐赠资金的合法使用和基金的保值

增值;

(五)经理事会决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二条 本基金会的决策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制定、修改章程;

(二)选举、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决定重大业务活动计划,包括资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计划;

(四)年度收支预算及决算审定;

(五)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

(七)决定由秘书长提名的副秘书长和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听取、审议秘书长的工作报告,检查秘书长的工作;

(九)决定基金会的分立、合并或终止;

(十)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三条 理事会每年召开2次会议。理事会会议由理事长负责召集和主持。

有1/3理事提议,必须召开理事会会议。如理事长不能召集,提议理事可推选召集人。

召开理事会会议,理事长或召集人需提前5日通知全体理事、监事。

第十四条 理事会会议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理事会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过半

数通过方为有效。

下列重要事项的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表决,2/3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一)章程的修改;

(二)选举或者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章程规定的重大募捐、投资活动;

(四)基金会的分立、合并;

(五)基金会的终止。

第十五条 理事会会议应当制作会议记录。形成决议的,应当当场制作会议纪要,并由

出席理事审阅、签名。理事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规定,致使基金会遭受损失的,参

与决议的理事应当承担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反对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该理事可免除责

任。

第十六条 本基金会设监事2名。监事任期与理事任期相同,期满可以连任。

第十七条 理事、理事的近亲属和基金会财会人员不得任监事。

第十八条 监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监事由主要捐赠人、业务主管单位分别选派;

(二)登记管理机关根据工作需要选派;

(三)监事的变更依照其产生程序。

第十九条 监事的权利和义务:

监事依照章程规定的程序检查基金会财务和会计资料,监督理事会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

况。

监事列席理事会会议,有权向理事会提出质询和建议,并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

管单位以及税务、会计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监事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基金会章程,忠实履行职责。

第二十条 在本基金会领取报酬的理事不得超过理事总人数的1/3。监事和未在基金会担

任专职工作的理事不得从基金会获取报酬。

第二十一条 本基金会理事遇有个人利益与基金会利益关联时,不得参与相关事宜的决

策;基金会理事、监事及其近亲属不得与基金会有任何交易行为

第二十二条 理事会设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从理事中选举产生。

第二十三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本基金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二)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秘书长为专职;

(三)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能担任本基金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一)属于现职国家工作人员的;

(二)因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刑期执行完毕之日起未逾5年的;

(三)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执行期间或者曾经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

(四)曾在因违法被撤销登记的基金会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或者秘书长,且对该基金

会的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基金会被撤销之日起未逾5年的。

第二十五条 本基金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每届任期5年,连任不超过两届。

因特殊情况需超届连任的,须经理事会特殊程序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登记管

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六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为基金会法定代表人。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组

织的法定代表人。

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应当由中国内地居民担任。

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在任期间,基金会发生违反《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本章程的行为,

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相关责任。因法定代表人失职,导致基金会发生违法行为或基金会财产

损失的,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个人责任。

第二十七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会议,

(二)检查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代表基金会签署重要文件,

(四)提议聘任或解聘副理事长、秘书长,由理事会决定;

(五)章程和理事会赋予的其他职权

本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在理事长领导下开展工作,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

(二)组织实施基金会年度公益活动计划;

(三)组织实施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计划;

(四)拟订基金会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报理事会审批;

(五)协调各机构开展工作;

(六)提议聘任或解聘副秘书长以及财务负责人,由理事会决定;

(七)提议聘任或解聘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由理事会决定;

(八)决定各机构专职工作人员聘用;

(九)章程和理事会赋予的其他职权。

第四章 财产的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八条 本基金会为非公募基金会,本基金会的收入来源于:

(一)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自愿捐赠;

(二)投资收益;

(三)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十九条 本基金会接受捐赠,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

的业务范围。

第三十条 本基金会的财产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

挪用。

第三十一条 本基金会根据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使用财产;捐赠协议

明确了具体使用方式的捐赠,根据捐赠协议的约定使用。

接受捐赠的物资无法用于符合本基金会宗旨的用途时,基金会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

所得收入用于捐赠目的。

第三十二条 本基金会财产主要用于:

(一)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内的有关事项,

(二)维持基金会正常运行和其他筹资开支,

(三)根据理事会决议,资助相关公益事业。

第三十三条 本基金会的重大募捐、投资活动是指:

(一)一次性接受捐赠在人民币100万元以上(含100万)的捐赠活动;

(二)接受附带条件,会对基金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捐赠;

(三)一次性对外资助额在人民币100万元以上(含100万)的资助项目;

(四)一次性投资在100万元以上(含100万)的投资活动;

(五) 其它理事会认为重大的捐赠、投资活动。

第三十四条 本基金会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三十五条 本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基金余

额的8%。

本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

第三十六条 本基金会开展公益资助项目,应当向社会公开所开展的公益资助项目种类

以及申请、评审程序。

第三十七条 捐赠人有权向本基金会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

议。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基金会应当及时如实答复。

本基金会违反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财产的,捐赠人有权要求基金会遵守捐赠协议或者向人

民法院申请撤销捐赠行为、解除捐赠协议。

第三十八条 本基金会可以与受助人签订协议,约定资助方式、资助数额以及资金用途

和使用方式。

本基金会有权对资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受助人未按协议约定使用资助或者有其他违

反协议情形的,本基金会有权解除资助协议。

第三十九条 本基金会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

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本基金会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

第四十条 本基金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出纳。会计人员调动工

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四十一条 本基金会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业务及会计年度,每年3月31

日前,理事会对下列事项进行审定:

(一)上年度业务报告及经费收支决算;

(二)本年度业务计划及经费收支预算;

(三)财产清册。

第四十二条 本基金会进行年检、换届、更换法定代表人以及清算,应当进行财务审计。

第四十三条 本基金会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组织的年度检查。

第四十四条 本基金会通过登记管理机关的年度检查后,将年度工作报告在登记管理机

关指定的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查询、监督。

第五章 终止和剩余财产处理

第四十五条 本基金会有以下情形之一,应当终止:

(一)完成章程规定的宗旨的;

(二)无法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继续从事公益活动的;

(三)基金会发生分立、合并的;

(四)理事会决定终止的。

第四十六条 本基金会终止,应在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

意。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第四十七条 本基金会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的指导下

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

本基金会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在清算期间不开

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四十八条 基金会注销后的剩余财产,应当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

下,通过以下方式用于公益目的:

剩余财产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继续用于与教育相关的公益事业。

无法按照上述方式处理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组织捐赠给与本基金会性质、宗旨相同的社

会公益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第六章 章程修改

第四十九条 本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

意。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条 本章程经2007年06月07日理事会表决通过。

第五十一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于理事会。

第五十二条 本章程自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以上参考资料

组织项目

捐赠项目

筹款项目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筹款项目分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建设、文化创新、社会公益、专项基金六大方向。

组织宗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宗旨是通过奖励、资助,提高教育科研水平,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学校的筹资办学平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负责对学校捐赠统一归口管理,即:通过筹集资金,接受捐赠,改善办学条件,奖励优秀师生和科研成果,资助贫困学生和教研项目。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基金会简介.官网.2025-11-12

组织机构.官网.2025-11-12

段永平捐赠2.2亿元支持北京师范大学建设.网易.2025-11-12

北京市2021年度市级社会组织评估结果公告.界面新闻.2025-11-12

为母校发展贡献心智——杰出校友邱季端学长.官网.2025-11-13

高校筹资,只是为了缓解经费压力?.澎湃新闻.2025-11-13

“培生之星”奖学金启动仪式隆重举行.官网.2025-11-13

韩美林先生、吴为山先生捐资我校“会林文化基金” 助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事业.官网.2025-11-13

基金会章程.官网.2025-11-12

强师基金.官网.2025-11-12

优师基金.官网.2025-11-12

卓越教师培养.官网.2025-11-12

绘览童书基金.官网.2025-11-12

绿树基金.官网.2025-11-12

北师大成立瀚德学院实行董事会下院长负责制.共产党员网.2025-11-13

北师大获捐千万美元建脑科学研究院.教育部网站.2025-11-13

文化创新.官网.2025-11-13

理事长致辞.官网.2025-11-13

北京师范大学“会林文化基金”成立仪式在我校隆重举行.官网.2025-11-13

“启功教育基金”捐赠仪式在京举行.官网.202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