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又名《男孩杰克》,是爱德华·贝尔格为执导,爱德华·贝尔格和Nele Mueller-Stöfen为编剧,Ivo Pietzcker为主演的德国电影。该影片于2014年2月7日在德国上映,片长103分钟。
影片讲述了杰克跟弟弟一起和母亲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杰克的母亲是一个极为不负责任的女人,白天工作结束后,她便乔装打扮外出找乐子,照顾弟弟的全部责任就落在了杰克一人的身上。杰克对母亲身边经常更换的男友抱有强烈的敌意,母子之间的感情因此十分脆弱。某日,杰克的弟弟不幸被烫伤,社会福利机构勒令母亲必须将两个孩子之一送往福利院,母亲选择了杰克。在福利院里,杰克日日夜夜的思念担心着母亲和弟弟,终于逃跑成功的他返回家中,却发现母亲丢下了弟弟不知所踪。带着弟弟,杰克踏上了充满了危险和未知的寻母之旅的故事。
该影片在2014年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中获得金熊奖提名。
剧情简介
《杰克》这部影片讲述一位10岁的男孩杰克从儿童收容所中逃出去,寻找他不负责任的母亲的故事。身处青春期的男孩杰克、他5岁的同母异父弟弟曼纽埃尔以及他们的母亲萨娜一起生活在柏林的一座高层公寓里。从他们的穿着和屋内的摆设来看,这个单亲家庭其实并不贫穷,母亲萨娜明显爱着她的两个孩子,但她同时也非常自私和不负责任,常常抛下孩子,出去和朋友、男友鬼混。于是年幼的杰克成为了一家之主,他不得不自己带弟弟坐地铁回家,洗衣服,然后用房间里剩下的任何食物给两人坐早餐。半夜里杰克甚至会打断正在和陌生男人做爱的母亲,让她为自己做晚餐,而萨娜也会光着身体给自己的儿子做饭,双方都不认为这样有什么奇怪之处。
有一天,萨娜一如既往的外出,而杰克却在给弟弟洗澡时意外烫伤了弟弟。事后赶来的社会公益服务人员决定,弟弟曼纽埃尔由萨娜继续照顾,而哥哥杰克却必须被送往儿童之家。就当杰克满心期待地迎来分别之后的第一个节日,可以回家看到母亲和弟弟时,他却发现不负责任的母亲没有来接他。杰克和儿童之家里面的恶童打了一架之后,恐慌的他穿越整个柏林,踏上了寻找母亲和弟弟的漫长之路。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影片制作
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中除了《杰克》,还有三部儿童、少年题材的影片,分别是《苦路十四站》《马孔多》《少年时代》 。
《杰克》是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开幕后第一部竞赛片展映作品。
片中“杰克”总是行事匆匆,不带停留,为了捕捉这种属于儿童的质感,摄影机也几乎是一刻不停地的跟随着小孩在运动。
导演爱德华·贝尔格是拍摄电视电影出身,《杰克》由他与演员转行的编剧Nele Mueller-Stöfen一起写成。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获得荣誉
作品评价
《杰克》几乎浓缩了正常人童年所有特别经历。责任和被抛弃、外界的善意与恶意、冷漠与戒备。这也许是导演自己或身边人成长经历的缩影,导演将它们放到100分钟的影片中,表意明确,值得肯定。但也因为每个表达都力求明确,使影片多了匠气,缺乏灵气。导演的每个镜头运用、色调变化、场景和音乐,都让人看到他的目的。比如影片中杰克大多数时间都在奔跑,手持跟拍充分表现了安全感的缺失。同样是自然场景,杰克与母亲、弟弟在公园玩闹用暖色调,明快温暖,杰克在儿童之家独处和探险时,则用偏绿的色调体现其孤独。电影表意不明,拍得人都看不明白,是大忌,但太明白了则失了韵味,这个火候,拍短片和电视剧集出身的爱德华显然还差了些。影片中,“父亲”角色是缺失的,但杰克身上的俄狄浦斯显而易见,这是他痛苦和孤独的源头,也是影片情节推动的原点。对母亲的依恋和自幼照顾弟弟而形成的责任感,让他完全不能接受母亲的不知所踪,一次次执着的寻找,一次次误入成人世界,那些冷漠和伤害,加注在一个十岁的孩子身上显得尤其沉重。小演员的表现不错,在导演的镜头下,有着孩童特有的敏感,以及不一般的偏执、内敛和成熟。杰克一直希望自己表现得像一个成年男人,但并不能真正理智的控制自己。每次孩子所特有的情绪爆发时,让观众对那种沉痛的认知过程尤为唏嘘(腾讯控股娱乐评)。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杰克 Jack (2014).豆瓣电影.2024-03-15
杰克 Jack 获奖情况.豆瓣电影.2024-03-15
《杰克》:虐童题材难出新意 角色缺深度.新浪.2018-06-11
[独家影评]《杰克》:浓缩童年成长的烦恼.腾讯.201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