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的自我》是1994年4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作者是R.D.莱恩。本书系莱恩的代表作,也是生存论心理学的经典作品。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本书的前3章)对精神病问题作了宏观的生存论——现象学讨论。第1、2章相当于全书导论。在第1章“人学的生存论——现象学基础”中,作者指出生存现象学试图刻画人对周围世界及自身之经验的性质,如果不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疯狂言行的生存性关系,就无法理解这些言行本身。在第2章“从生存论——现象学理解精神病”中,作者指出,流行的精神病学行话的一个特征是认为精神病是患者在调整过程中的社会性和生物性失败,是一种强烈的不适,其根本原因在于脱离现实,缺乏内省。在第3章“存在性不安”中,莱恩深入探讨了不幸的生存论原因:存在性不安。

在生存论——现象学的一般背景上,第2部分(第4—8章)进入深层心理分析。探讨“精神分裂性”个体的心身关系。在第4章“身体化的自我和非身体化的自我”中,作者首先用最通常的术语,对身体化的自我和非身体化的自我进行了对照研究。在第5章“精神分裂症性状态中的内自我”中,作者指出,在所描述的精神分裂性状态中,自我与身体之间存在一种持续的分裂。第6章是“假自我系统”,在这一章中作者指出,假自我系统的职责是建立与世界的直接联系。在第7章“自我意识”中,作者指出,自我意识按通常的用法,有两种含义:其一是自己对自己的意识;其二是从他人的角度对作为客体之自己的意识。在第8章中,作者以具体案例为第2部分做出总结。

作者简介

《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

莱恩(1927―),当代著名的生存论心理学家。

书中,作者对精神病问题作了生存论一现象学讨论,探讨了“精神分裂症性”个体的心-身关系以及精神分裂症状态的生成、发展等。作者强调,本书并非任何已知生存论哲学的直接运用,但生存论思想传统却是作者的主要思想来源。

目录

初版序言

鹈版序言

致谢

第一部分

第一章 人学的生存论-现象学基础

第二章 从生存论-现象学理解精神病

第三章 存在性不安

第二部分

第四章 身体化的自我和非身体化的自我

第五章 精神分裂性状态中的内自我

第六章 假自我系统

第七章 自我意识

第八章 彼得个案

第三部分

第九章 精神病的发生和发展

第十章 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和假自我

第十一章 荒园之魂:对一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

参考文献

索 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