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仪青团子是江苏省昆山正仪镇的传统名吃,节日食俗。

历史

出现传说

传说清朝末年,正仪镇有个叫赵慧的女子,发现一种酱麦草是做青团子青汁的好原料,而用手工磨的粉做的团子更为柔软细腻,又不粘牙,存放数天不破裂、不发硬、不变色。后来正仪镇中心桥南一爿糕团店的陈四宝老大娘从赵慧处学得了这个秘方,从此清明粿供应于市场,成了一种色味兼美,饶有乡土特色的点心。

后期改进

在改进团子馅心上又下了功夫,用百果心,采用枣子去核切成细粒,加白糖、玫瑰花、松仁配合;另一种是豆沙心。在这两种馅心做成的团子中嵌一小块水晶般的猪油,这样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压舌生香,其味醇美。从此正仪青团子的色、香、味胜过苏州市黄天源上海市沈大成而闻名于苏沪一带。

食材

主料

糯米粉1000g

麦浆草250g

辅料

花生芝麻馅适量

步骤

1.采集田野边的麦浆草。

2.把采回来的麦浆草反复冲洗干净。

3再加适量水,麦浆草打碎成糊状。

4石灰乳加水倒入清水中加以沉淀。

5.自己做成花生芝麻馅。

6.将糊状的麦浆草再加些水,加热至沸腾,然后拌入糯米粉中。

7.将麦浆草和糯米粉揉搓均匀成面团。

8.揪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剂子,开始做清明粿的皮子。

9.放入适量的花生芝麻馅。

10.包成球形的团子状。

11.1000克糯米粉,250克艾草,大概包了42个青团子,正好两蒸笼。

12.水煮沸腾后,放入要蒸的青团子,大火蒸约20分钟左右,然后新鲜出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