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郡是北魏时期设置的一个行政区划单位,成立于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其行政中心最初设在下邑城,即现今商丘市夏邑县。
自然地理
砀郡位于古代下邑地区,历史上曾属于多个不同的政权管辖。秦朝时期,此地隶属于砀郡;西汉,设置了下邑县,归属于梁国。晋代一度取消了下邑县,但在后来恢复设立。北魏初期,该地区属于梁郡,直到孝昌二年在此设立了砀郡。隋朝时期,砀郡被并入亳州市,随后在开皇十六年改属宋州。唐朝和宋朝期间,砀郡继续作为行政区划单位存在。到了金朝,更名为下邑县,仍然隶属宋州。元朝初期,下邑县并入睢阳县,不久后再次独立出来,成为商丘市的一部分。明朝初期,为了避讳皇帝朱元璋的名字,将下邑县更名为夏邑县,至今沿用这一名称。
行政区划
砀郡在其存在的历史时期内,下辖有两个县级单位,分别是安阳县和砀县。安阳县的治所位于麻城市,也就是今天的砀山县东北部。而砀县的治所则在鲁城,即现在夏邑县南部的保安镇一带。
人口
据《魏书》记载,砀郡成立之初拥有三千六百二十一户居民,总人口数达到八千七百五十四人。
文献记载
关于砀郡的历史记录,可以在多部文献中找到相关描述。《魏书》、《太平寰宇记》、《读史方舆纪要》以及《大清一统志》等书籍都对砀郡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变更以及历史背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些文献不仅提供了砀郡的基本情况,还通过引用其他史料如《史记》、《左传》等,丰富了人们对砀郡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