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敏,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硕士(MFA)广播电视编导导师组组长,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曾担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书记,先后被评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2017)、北京市“师德先锋”(2018)、北京市教学名师(2019)。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记协理事、《中国新闻传播研究》副主编。曾祥敏分别荣获一次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人物经历
曾祥敏,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硕士(MFA)广播电视编导导师组组长。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美国密苏里州新闻学院访问学者;2007年9月,悉尼“2007APEC未来之声(Voice of the Future for APEC)”中国代表团带队教师。
社会职务
教育部2012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广播电视新闻学”核心成员。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学会(AEJMC)会员,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工作组成员(主席宣传咨询顾问),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电视采访》负责人。
担任“中国新闻奖”第21届(2011年)、23届(2013年)评委、中广协全国城市电视台电视新闻节目评奖评委、中广协全国移动电视节目评奖评委。
主讲课程
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电视采访”、“电视新闻创作”等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北京市精品课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主讲人之一。
主要贡献
主持完成国家广电总局首届社科研究项目“中国电视事业发展中的制播分离问题研究”。主要著作有《新媒体背景下的电视分众化传播》、《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电视新闻学》、《电视采访》、《电视摄影创作》。《电视采访》教材入选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参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南阳推广”项目:担任渠首工程专题片《南水北调南阳纪实》——《担当》和《融汇》创作指导;南水北调南阳市微电影“饮水思源,感恩南阳”,四个篇章:《移民》、《生态》、《环保》、《思源》创作指导。参与拍摄二十集文献纪录片《中国广告二十年》 ,担任摄像、编导,担任十集正片和总宣传片编导。
获奖记录
论文《探析电视节目生产的“标准化”建设》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第12届(2012年)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评选节目研究类二等奖。论文《对电视媒体传播“分与合”的哲学思考》获得第二届(2011年)星光电视文艺论文评选理论类二等奖。论文《从叙事技巧到科学内涵—浅论\u003c走近科学\u003e的节目价值提升》(《中国电视》,2008年第7期)获首届(2009)“星光电视文艺论文”评选评论类二等奖。通讯《永不停息的“斗牛犬”——我眼中的CBS王牌记者华莱士》获第十六届(2006)北京新闻奖二等奖。《电视采访》获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六届(2010年)“学会奖”著作类优秀奖。
主演中国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感恩亲情 近距离去家》,本片获2014年九九重阳节《我的长辈》微视频作品征集公益系列活动三等奖;《不平凡的一个》获得首届情系三农微电影大赛最佳公益奖。
先后被评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2017),北京市“师德先锋”(2018)、北京市教学名师(2019),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记协理事、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专家、《中国新闻传播研究》副主编。
参考资料
“创新与发展:媒体融合战略高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人民网.2015-04-06
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委名单.中国记协网.2015-04-07
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评委名单.中国记协网.2015-04-07
新媒体背景下的电视分众化传播.豆瓣.2015-04-14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报道.豆瓣.2015-04-14
电视采访.豆瓣读书.2015-04-14
教育部关于印发《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 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书目》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2015-04-14
新闻传播学部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南阳推广”项目.中国传媒大学官网.2015-04-05
曾祥敏 - 中国传媒大学 - 电视学院.X-MOL科学知识平台.202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