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突厥战争,是突厥汗国与波斯萨珊王朝在571年——628年发生的七场战争。双方都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后两败俱伤。萨珊波斯不久后被阿拉伯帝国所灭,突厥汗国也被唐王朝消灭。
战争过程
西突厥汗国与萨珊朝波斯之间大规模的战争,见于史料记载的共有七次,由于拜占庭帝国的参与及突厥内部的斗争,使的这几次战争错综复杂。
第一次战争发生在571年。
571年,西突厥使者到拜占庭,请查士丁二世废止五十年和约,出兵攻打共同的敌人。查士丁二世虽未给西突厥使者明确的答复,但他并非无动于衷。查士丁二世借口根据五十年和约斯万纳提亚是属于拉济卡的(实则和约并无此项规定),挑起冲突,但并未兵戎相见。恰逢此时亚美尼亚人反叛萨珊朝波斯,向拜占庭求援,这就使查士丁二世下了进攻萨珊朝波斯的决心,遂向萨珊朝波斯开战。由上可知,571年室点密可汗率大军进至高加索山地,在西线开始全面对萨珊朝波斯展开了攻势,不仅作正面进攻,率大军夺取萨珊朝波斯的关隘,还怂高加索山地的萨珊朝波斯的属部反叛萨珊朝波斯。同时,查士丁二世也出兵萨珊朝波斯。显然,这是一次西突厥汗国与拜占庭帝国联合进行的军事行动,萨珊朝波斯依借坚固的防御工事挫败了室点密的进攻。拜占庭帝国却取得了胜利,夺取了亚美尼亚。
第二次战争发生在578年末。
576年室点密可汗卒,其子玷厥继位,号达头可汗。萨珊朝波斯又攻占了巴克特里亚王国,嚈哒人遂投降于萨珊朝波斯。此后,达头可汗参与东突厥争夺大可汗之位的斗争,无暇顾及西方,拜占庭也乘机从突厥人手中夺回了伊斯坦布尔海峡和黑海沿岸地区。
第三次战争发生在588~589年。
587年沙钵略可汗卒,遗命其弟叶护可汗继位,又称莫何可汗。588年,处罗侯生擒阿波可汗。达头可汗因支持阿波可汗受挫,暂时屈从于处罗。东部突厥在隋王朝“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策略下与隋保持了友好关系,粟特人从中原贩运到了大量的丝绸,贸易量的增大使高加索商道无法承载。巴克特里亚王国又被萨珊朝波斯占据,向南至印度的商道被阻塞,拜占庭帝国占领了黑海沿岸使西突厥与拜占庭帝国又起矛盾,粟特人与拜占庭人之间的贸易也不畅。粟特人的商业损失巨大。此时萨珊朝波斯盛期已过,国王霍尔米兹四世力图恢复库思老一世时期的盛况,在美索不达米亚与拜占庭帝国进行了长达五年(584~589年)的拉锯战,双方都未取得决定性胜利。
粟特人便游说处罗侯联合可萨部、拜占庭帝国进攻萨珊朝波斯。处罗侯可能出于这样的考虑:其一,可以向拜占庭帝国示好,使粟特人在黑海沿岸的贸易贩运顺畅;其二,可收复巴克特里亚王国东部,重开商业南路贸易。处罗侯遂联合可萨人、拜占庭帝国夹击波斯。据泰伯里记载,波斯王霍尔米兹四世在位第十一年(588~589年),突厥可汗沙巴利(叶护可汗)领兵号称三十万来侵,兵至帆延和赫拉特两地,同时罗马皇帝从叙利亚沙漠进兵,而可萨王的军队也进至里海南岸的打耳班,大肆焚杀。波斯遣大将巴赫兰·楚宾在普勒-鲁德巴峡谷率军抗击突厥,突厥可汗(处罗侯)中箭而死,突厥损失惨重。
第四次战争发生在591年。
589年,巴赫兰·楚宾率军与拜占庭帝国军队作战失败,霍尔米兹四世因宫廷斗争猜疑巴赫兰·楚宾,巴赫兰·楚宾遂反叛,囚禁了霍尔米兹四世,其双目,自立为王,萨珊朝波斯发生内乱。霍尔米兹四世长子库思老继位,即库思老二世。
达头可汗乘萨珊朝波斯内乱之际再次征服了巴克特里亚王国,并借兵给巴赫兰·楚宾。库思老二世自知不能胜巴赫兰·楚宾,遂西逃向拜占庭帝国割地求助。591年拜占庭帝国派军队与库萨和二世联军击败了巴赫兰·楚宾。巴赫兰·楚宾投了西突厥汗国。后来库思老二世派人贿赂西突厥可汗之妻可敦,可敦令人毒死了巴赫兰·楚宾。
第五次战争发生在597~598年。
波斯王库思老遣大将Smbat Bagratouni讨击嚈哒、贵霜帝国,嚈哒、贵霜求援北地大可汗,突厥达头可汗率援兵号称三十万渡阿姆河,败Smbat Bagratouni之军,旋渡河归国,突厥军退,Smbat Bagratouni复进攻,兵至贵霜都城薄罗,寇抄全国,若哈烈,帆延,诸城以及吐火罗、塔里堪全境,皆受其害……大获战利品而还,至木鹿及Merw-er-rould,结营于此。”
第六次战争发生在616~620年。
616~617年波斯对吐火罗斯坦进行过两次征伐。这里是嚈哒人的居地,并在突厥最高权力的治下。波斯虽然取得胜利并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但是突厥统叶护很快就把萨珊王朝的军队从这赶出。
第七次战争发生在627~628年。
西突厥属部可萨人与拜占庭帝国皇帝希拉克略联军南下美索不达米亚平原。627年秋,可萨人到阿塞拜疆就不肯再南下。拜占庭军队大败萨珊朝波斯军,库思老二世逃回泰西封。
结局
628年萨珊朝波斯内乱,库思老二世被其子处死。此后,萨珊朝波斯出现诸侯并立的分裂局面,甚至西突厥汗国在萨珊朝波斯的东部也扶持库思老二世的侄子为王,控制萨珊朝波斯帝国东部一些地区。萨珊朝波斯的这种分裂局面一直延续到651年被阿拉伯王国攻灭。
历史的巧合,628年冬,统叶护被其伯父所杀,西突厥也发生分裂。唐王朝也加强了对西域的攻势,逐步招降西突厥各部,657年唐将苏定方平定了阿史那贺鲁阿史那贺鲁,西突厥汗国遂灭亡。
评价
从上看出,西突厥汗国与拜占庭联合进攻萨珊朝波斯的战争要多于西突厥单独作战的次数,无疑西突厥汗国与拜占庭帝国的军事结盟对巩固西突厥在中亚的统治也起到巨大的作用,尤其在压制萨珊朝波斯方面显得特别显著。但联盟的关系却改变了萨珊朝波斯与拜占庭帝国原有的贸易体系和政治关系模式,也使得萨珊朝波斯与拜占庭帝国再次陷入战争的无底深渊。三大政治势力相互制约,时分时合。而西突厥汗国则始终拥有主动权。毫不含糊地说,西突厥汗国因战争而兴也因战争而亡,但它对萨珊朝波斯的战争却也把拜占庭帝国拖下水,致使兴盛的拜占庭帝国急转直下。罗伯特·福西耶先生说“政治、文化、军事上的变化从565年开始,这个阶段实际上一直持续615年至620年间,这些变化是巨大的,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但与统治者们的个性没有什么联系。谈论它们的惟一原因首先是要阐明一系列事件的后果。”罗伯特·福西耶先生虽未阐释拜占庭帝国与西突厥汗国的联盟所带来的后果,无疑这也是拜占庭帝国衰败重要因素。
西突厥汗国与拜占庭帝国的结盟,即打破了萨珊朝波斯与拜占庭帝国的政治关系模式和贸易体系。随后,西突厥汗国与拜占庭帝国发动了第一次对萨珊朝波斯的联合军事行动。据史料记载,西突厥汗国与萨珊朝波斯之间的大规模战争共有七次,与拜占庭帝国联合进攻波斯四次,单独作战三次。估计两国之间进行的大大小小的战争要比这多。西突厥汗国与萨珊朝波斯不仅通过战争相互压制,还相互干预对方的内政及外交,双方在拉拢拜占庭帝国上也展开了竞争。对抗消耗了各自的国力,再加上内部的动乱频发,两国遂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