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孙(1179年-约1261年),初名瑗,字伯玉,号直斋,浙江安吉县梅溪镇人,祖籍平阳陈营(今苍南龙港镇江山北店村)。南宋时期的藏书家、目录学家。他在少年时代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影响,勤奋学习。曾任台州市知州、嘉兴市知府等职。淳祐四年(1244年),担任国子司业。晚年以宝章阁待制的身份退休。他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学者,拥有丰富的藏书,共计5万多卷。他还模仿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创作了《直斋书录解题》这一重要的目录学著作。陈振孙去世后,被追赠为光禄大夫。
人物经历
陈振孙最初在宁波市担任学徒,随后在赵扩、赵昀时期,历任溧水区、绍兴市、鄞县的教授。嘉定年间(1217年至1224年),他成为江西南城县的县令,并开始收集书籍。宝庆三年(1227年),他担任兴化军(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的通判。端平三年(1236年),他以朝散大夫的身份管理台州市,并被任命为浙东地区提举。次年,他转任嘉兴府知府。淳祐四年(1244年),因其精通经典学术,被任命为国子司业。淳祐九年(1249年),他晋升为宝章阁待制并退休。陈振孙一生致力于藏书和目录学的研究,他的藏书楼名为“直斋”。
藏书成就
陈振孙自幼喜爱藏书,尤其在担任兴化军通判期间,他广泛搜集了当地藏书家的藏书,包括郑寅、李馥、方渐、郑樵、林霆等人。在江西南城县任县令时,他也抄录了许多珍贵的书籍,如唐朝元度所著的《九经字样》,这是一部非常古老的版本。此外,他还复制了一些官方禁止印刷的书籍,如《奉诏集》《亲征录》《龙飞录》《思陵录》等。他的藏书楼“直斋”积累了多达51,480卷的书籍。周密在《齐东野语》中提到:“近年来只有直斋陈氏的藏书最多,他曾任职于莆田市,传录夹漈郑氏、方氏、林氏、吴氏的旧书达到五万一千一百八十卷,并且仿照《读书志》撰写了解题,极为详细。”实际上,陈振孙不仅在莆田收集书籍,他在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等地任职期间,也不遗余力地向当地的学者和藏书家请教,购买和抄录书籍,极大地丰富了他的藏书。在他的《直斋书录解题》中,有许多内容都体现了他辛勤收集书籍的经历。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按照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的形式,编写了一部私家藏书目录——《直斋书录解题》,共56卷。
学术贡献
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是中国历史上继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之后的另一部著名私家藏书提要题解目录。这部目录原本共有56卷,其特点是每个条目都包含了解题,介绍了作者的生平,概述了每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估和错误的鉴别。除了书名之外,对于一本书的卷数、作者的姓名和职务以及学术来源或版本类型,都会进行详细的记录。在“解题”中,有时会简单地描述古书的印章和版式,或者解释获得善本的过程。《直斋书录解题》的学术价值可以与《郡斋读书志》相媲美,这两部目录被称为古代私家目录的“双璧”。全目共收录了3039种书籍,总计51,180卷,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宋代之前的私人藏书,甚至与当时的官方藏书相比,也毫不逊色。能够在一部私藏目录中对如此众多、广泛的书籍进行评价和考证,这也显示了陈振孙在收藏书籍方面的功绩及其所著目录的重要性。此外,这本书目还能根据当时的图书情况,在图书分类方面进行改进。陈振孙的图书分类既继承了过去的传统,又有所创新,新增了语孟、别史、诏令、法令、时令、音乐等新类别,这些类别后来被宋朝以后的公共和私人目录所采用。《直斋书录解题》的解题内容丰富明确,有的叙述作者的事迹,有的讨论学术传承,有的考察真假是非,特别强调的是对书籍版本样式的关注。通过解题可以看出,陈振孙对许多书籍的雕刻时间和地点都有简短的说明,无论是京本、监本等刻本还是抄本、拓本的情况都有记录。尽管《直斋书录解题》所收录的书籍后来大部分都已经失传,但是根据解题所提供的信息,为古籍考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有助于追溯宋代学术发展的脉络。目前流行的版本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22卷,分为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共53个类别,收录了3,096种书籍,总计51,180卷。这个数量超过了南宋官方目录《中兴馆阁书目》所收录的数量。《直斋书录解题》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丰富古典目录学的内容做出了重要贡献。元代马端临在《文献通考·经籍考》中,以晁公武和陈振孙的目录作为基础。《直斋书录解题》在流传过程中并未得到完整的保存,清代四库馆臣只从中辑录了22卷。现在,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在这些基础上,结合清代卢文弨的校勘成果,出版了一个更为实用的点校本。虽然《直斋书录解题》已经残缺不全,但它仍然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四库全书总目》对此书给予了高度评价:“那些现在已经不流传的古书,可以通过它来了解大概的内容;那些至今仍流传的古书,也可以借助它来辨别真伪,比较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这也是考证工作的必要参考资料,绝对不能废弃。”
历史评价
陈振孙不仅在目录学上有深入的研究,对理学也有独到的见解。刘克庄在《故通判大夫宝章阁待制致仕陈振孙赠光禄大夫制》中评价他说:“早年被称为纯正的儒家学者,得到了伊洛学派的深刻影响;晚年则被认为是名家,希望与乾淳时代的学者们并驾齐驱。”在学术上,他尊崇朱熹的思想,在《直斋书录解题》中对朱熹的学说给予很高的评价;而对于陆九渊的心学,他则持批评态度。除了《直斋书录解题》外,他还撰写了《易解》《尚书解》《吴兴人物志》《氏族志》《玄真子渔歌碑传集》等作品,但这些作品都没有流传下来。
主要作品
陈振孙的作品还包括《易解》《尚书解》《吴兴人物志》《氏族志》《玄真子渔歌碑传集》等,但这些作品均已失传。
参考资料
陈振孙.陈振孙.2024-09-25
陈振孙.陈振孙.2024-09-25
陈振孙 .陈振孙 .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