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颈鹳(学名:Ciconia episcopus,英文名:Woolly-necked Stork),又叫绒颈鹳、主教鹳,属于鹳形目鹳科鹳属的一种大型涉禽。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如亚洲从印度到印度尼西亚,非洲和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内的太平洋诸岛。在中国的云南省纳帕海自然保护区也发现了白颈鹳物种。
形态特征
白颈鹳的高度在75-92厘米之间,头顶具乌黑发亮的帽冠,脖颈具绒羽,白色。上体深绿色,胸部、腹部具紫色羽团,腹部白色。腿部细长,呈红色。喙为黑色,粗壮厚重,喙尖泛紫。雌雄外观相仿,但雄性体型相对较大。
分布
白颈鹳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在亚洲从印度到印尼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还广泛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其栖息环境包括淡水湿地、季节性水库、沼泽、农田、灌溉渠和河流。在中国的纳帕海湿地(海拔3,790米),以及尼泊尔的安纳布尔纳自然保护区(海拔3,540米) 也发现了该物种的个体。
生活习性
白颈鹳通常栖息在有树的湿地,在粗大的树枝上筑巢,一次通常产2~5枚卵。白颈鹳一般比较安静,但成鸟在巢中相遇时又相互嬉戏作响。白颈鹳依赖热气流间的运动而可以展翅翱翔很远的距离。白颈鹳喜好在地面上缓慢行走,专注在地面觅食,寻找两栖纲,爬行纲和小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