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基本规则,是在1982年开始草拟,并於1984年10月经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批准发表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试用稿)》的基础上,经过多次修订而成的。
实施时间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国家标准)GB/T16159-2012
国家技术监督局2012-06-29批准、发布,2012-10-01实施。
这个基本规则,是在1982年开始草拟,并于1984年10月经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批准发表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试用稿)》的基础上,经过多次修订而成的。在制订和修订过程中,参考了过去各方面个人和集体草拟的正词法规则,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以来出版的各种拼音读物,各种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并以词为拼写单位的词书,各种信息处理用的汉语拼音分词连写的实践经验。同时,还广泛听取了各方面人士的意见,邀请教育界,出版界,信息界和语文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讨论,并与有关单位协作,进行了10万多词的拼写实验。
基本规则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内容包括分词连写规则、人名地名拼写规则、大写规则、标调规则、移行规则、标点符号使用规则等。为了适应特殊的需要,同时规定了一些变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文化教育、编辑出版、中文信息处理及其他方面的汉语拼音拼写。
引用文件标准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834标点符号用法
GB/T28039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
《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1984年12月25日中国地名委员会、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局发布)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词(word)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
汉语拼音方案(schemeforChinesephoneticalphabet)
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语音的方案,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方案采用拉丁字母,并用附加符号表示声调,是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汉语拼音正词法(theChinesephoneticalphabetorthography)
汉语拼音的拼写规范及其书写格式的准则。
制定原则
1.本标准是在《汉语拼音方案》确定的音节拼写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定的词的拼写规则。
2.以词为拼写单位,并适当考虑语音、语义等因素,并兼顾词的拼写长度。
3.按语法词类分节规定分词连写规则。
总则
1.拼写普通话基本上以词为书写单位。例如:
rén(人)pǎo(跑)
hǎo(好)nǐ(你)
sān(三)ɡè(个)
hěn(很)bǎ(把)
hé(和)de(的)
ā(啊)pēnɡ(砰)
fúrónɡ(芙蓉)qiǎokèlì(巧克力)
māmɑ(妈妈)pénɡyou(朋友)
yuèdú(阅读)wǎnhuì(晚会)
zhònɡshì(重视)dìzhèn(地震)
niánqīnɡ(年轻)qiānmínɡ(签名)
shìwēi(示威)niǔzhuǎn(扭转)
chuánzhī(船只)dànshì(但是)
fēichánɡ(非常)dīnɡdōnɡ(叮咚)
āiyā(哎呀)diànshìjī(电视机)
túshūɡuǎn(图书馆)
2.表示一个整体概念的双音节和三音节结构,连写。
例如:
quánɡuó(全国)zǒulái(走来)
dǎnxiǎo(胆小)huánbǎo(环保)
ɡōnɡɡuān(公关)chánɡyònɡcí(常用词)
àiniǎozhōu(爱鸟周)yǎnzhōnɡdīnɡ(眼中钉)
èzuòjù(恶作剧)pòtiānhuānɡ(破天荒)
yīdāoqiē(一刀切)duìbuqǐ(对不起)
chīdexiāo(吃得消)
3.四音节及四音节以上表示一个整体概念的名称,按词或语节(词语内部由语音停顿而划分成的片段)分写,不能按词或语节划分的,全都连写。
例如:
wúfènɡɡānɡɡuǎn(无缝钢管)huánjìnɡbǎohù妫姓huà(环境保护规划)
jīnɡtǐɡuǎnɡōnɡlǜfànɡdàqì(晶体管功率放大器)
ZhōnɡhuáRénmínGònɡhéɡuó(中华人民共和国)
ZhōnɡɡuóShèhuìKēxuéyuàn(中国社会科学院)
yánjiūshēnɡyuàn(研究生院)
hónɡshízìhuì(红十字会)yúxīnɡcǎosù(鱼腥草素)
ɡāoměnɡsuānjiǎ(高锰酸钾)ɡǔshēnɡwùxuéjiā(古生物学家)
4.单音节词重叠,连写;双音节词重叠,分写。
例如:
rénrén(人人)niánnián(年年)
kànkɑn(看看)shūoshuo(说说)
dàdà(大大)hónɡhónɡde(红红的)
ɡèɡè(个个)tiáotiáo(条条)
yánjiūyánjiū(研究研究)shānɡliɑnɡshānɡliɑnɡ(商量商量)
xuěbáixuěbái(雪白雪白)tōnɡhónɡtōnɡhónɡ(通红通红)
重叠并列即AABB式结构,连写。
例如:
láiláiwǎnɡwǎnɡ(来来往往)shuōshuōxiàoxiào(说说笑笑)
qīnɡqīnɡchǔchǔ(清清楚楚)wānwānqūqū(弯弯曲曲)
fānɡfānɡmiànmiàn(方方面面)qiānqiānwànwàn(千千万万)
5.单音节前附成分(副、总、非、反、超、老、阿、可、无、半等)或单音节后附成分(子、儿、头、性、者、员、家、手、化、们等)与其他词语,连写。
例如:
fùbùzhǎnɡ(副部长)zǒnɡɡōnɡchénɡshī(总工程师)
fùzǒnɡɡōnɡchénɡshī(副总工程师)fēijīnshǔ(非金属)
fēiyèwùrényuán(非业务人员)fǎndàndàodǎodàn(反弹道导弹)
chāoshēnɡbō(超声波)lǎohǔ(老虎)
āyí(阿姨)kěnìfǎnyìnɡ(可逆反应)
wútiáojiàn(无条件)bàndǎotǐ(半导体)
zhuōzi(桌子)jīnr(今儿)
quántou(拳头)kēxuéxìnɡ(科学性)
shǒuɡōnɡyèzhě(手工业者)chénɡwùyuán(乘务员)
yìshùjiā(艺术家)tuōlājīshǒu(拖拉机手)
xiàndàihuà(现代化)háizimen(孩子们)
6.为了便于阅读和理解,某些并列的词、语素之间或某些缩略语当中可用连接号。
例如:
bā-jiǔtiān(八九天)shíqī-bāsuì(十七八岁)
rén-jīduìhuà(人机对话)zhōnɡ-xiǎoxué(中小学)
lù-hǎi-kōnɡjūn(陆海空军)biànzhènɡ-wéiwùzhǔyì(辨证唯物主义)
Chánɡ-Sānjiǎo(长三角〔长江三角洲〕)Hù-Nínɡ-HánɡDìqū(沪宁杭地区)
Zhè-GànXiàn(浙赣线)Jīnɡ-ZànɡGāosùGōnɡlù(北京-拉萨高速公路)
基本规则
1.分词连写规则
1.1名词
1.1.1名词与后面的方位词,分写。
例如:
shānshànɡ(山上)shùxià(树下)
ménwài(门外)ménwàimiɑn(门外面)
héli(河里)hélǐmiɑn(河里面)
huǒ车姓shànɡmiɑn(火车上面)xuéxiàopánɡbiān(学校旁边)
YǒnɡdìnɡHéshànɡ(永定河上)HuánɡHéyǐnán(黄河以南)
1.1.2名词与后面的方位词已经成词的,连写。
例如:
tiānshɑnɡ(天上)dìxiɑ(地下)
kōnɡzhōnɡ(空中)hǎiwài(海外)
1.2动词
1.2.1动词与后面的动态助词“着”、“了”、“过”,连写。
例如:
kànzhe(看着)tǎolùnbìnɡtōnɡɡuòle(讨论并通过了)
jìnxínɡɡuo(进行过)
1.2.2句末的“了”兼做语气助词,分写。例如:
Zhèběnshūwǒkànle.(这本书我看了。)
1.2.3动词与所带的宾语,分写。
例如:
kànxìn(看信)chīyú(吃鱼)
kāiwánxiào(开玩笑)jiāoliújīnɡyàn(交流经验)
动宾式合成词中间插入其他成分的,分写。例如:
jūleyīɡèɡōnɡ(鞠了一个躬)lǐɡuosāncìfà(理过三次发)
1.2.4动词(或形容词)与后面的补语,两者都是单音节的,连写;其余情况,分写。
例如:
ɡǎohuài(搞坏)dǎsǐ(打死)
shútòu(熟透)jiànchénɡ(建成〔楼房〕)
huàwéi(化为〔蒸气〕)dànɡzuò(当做〔笑话〕)
zǒujìnlái(走进来)zhěnɡlǐhǎo(整理好)
jiànshèchénɡ(建设成〔公园〕)ɡǎixiěwéi(改写为〔剧本〕)
1.3形容词
1.3.1单音节形容词与用来表示形容词生动形式的前附成分或后附成分,连写。
例如:
mēnɡmēnɡliànɡ(蒙蒙亮)liànɡtánɡtánɡ(亮堂堂)
hēiɡulōnɡdōnɡ(黑咕隆咚)
1.3.2形容词和后面的“些”、“一些”、“点儿”、“一点儿”,分写。
例如:
dàxiē(大些)dàyīxiē(大一些)
kuàidiǎnr(快点儿)kuàiyīdiǎnr(快一点儿)
1.4代词
1.4.1人称代词、疑问代词与其他词语,分写。例如:
WǒàiZhōnɡɡuó.(我爱中国。)Tāmenhuíláile.(他们回来了。)
Shuíshuōde?(谁说的?)Qùnǎlǐ?(去哪里?)
1.4.2指示代词“这”、“那”,疑问代词“哪”和名词或量词,分写。
例如:
zhèrén(这人)nàcìhuìyì(那次会议)
zhèzhīchuán(这只船)nǎzhānɡbàozhǐ(哪张报纸)
指示代词“这”、“那”、“哪”与后面的“点儿”、“般”、“边”、“时”、“会儿”,连写。
例如:
zhèdiǎnr(这点儿)zhèbān(这般)
zhèbiān(这边)nàshí(那时)
nàhuìr(那会儿)
1.4.3“各”、“每”、“某”、“本”、“该”、“我”、“你”等与后面的名词或量词,分写。
例如:
ɡèɡuó(各国)ɡèrén(各人)
ɡèxuékē(各学科)měinián(每年)
měicì(每次)mǒurén(某人)
mǒuɡōnɡchǎnɡ(某工厂)běnshì(本市)
běnbùmén(本部门)ɡāikān(该刊)
ɡāiɡōnɡsī(该公司)wǒxiào(我校)
nǐdānwèi(你单位)
1.5数词和量词
1.5.1汉字数字用汉语拼音拼写,阿拉伯数字则仍保留阿拉伯数字写法。
例如:
èrlínɡlínɡbānián(二〇〇八年)èrfènzhīyī(二分之一)
wǔyòusìfènzhīsān(五又四分之三)sāndiǎnyīsìyīliù(三点一四一六)
línɡdiǎnliùyībā(零点六一八)635fēnjī(635分机)
1.5.2十一到九十九之间的整数,连写。
例如:
shíyī(十一)shíwǔ(十五)
sānshísān(三十三)jiǔshíjiǔ(九十九)
1.5.3“百”、“千”、“万”、“亿”与前面的个位数,连写;“万”、“亿”与前面的十位以上的数,分写,当前面的数词为“十”时,也可连写。
例如:
shíyìlínɡqīwànèrqiānsānbǎiwǔshíliù/shíyìlínɡqīwànèrqiānsānbǎiwǔshíliù(十亿零七万二千三百五十六)
liùshísānyìqīqiānèrbǎiliùshíbāwànsìqiānlínɡjiǔshíwǔ(六十三亿七千二百六十八万四千零九十五)
1.5.4数词与前面表示序数的“第”中间,加连接号。
例如:
dì-yī(第一)dì-shísān(第十三)
dì-èrshíbā(第二十八)dì-sānbǎiwǔshíliù(第三百五十六)
数词(限于“一”至“十”)与前面表示序数的“初”,连写。例如:
chūyī(初一)chūshí(初十)
1.5.5代表月日的数词,中间加连接号。
例如:
wǔ-sì(五四)yī’èr-jiǔ(一二·九)
1.5.6数词和量词,分写。例如:
liǎnɡɡèrén(两个人)yīdàwǎnfàn(一大碗饭)
liǎnɡjiānbǎnwūzi(两间半屋子)kànliǎnɡbiàn(看两遍)
数词、量词与表示约数的“多”、“来”、“几”,分写。
例如:
yībǎiduōɡè(一百多个)shíláiwànrén(十来万人)
jǐjiārén(几家人)jǐtiānɡōngfu(几天工夫)
“十几”、“几十”连写。
例如:
shíjǐɡèrén(十几个人)jǐshíɡēnɡānɡɡuǎn(几十根钢管)
两个邻近的数字或表位数的单位并列表示约数,中间加连接号。
例如:
sāNW电子竞技俱乐部ǔtiān(三五天)qī-bāɡè(七八个)
yì-wànnián(亿万年)qiān-bǎicì(千百次)
复合量词内各并列成分连写。
例如:
réncì(人次)qiānwǎxiǎoshí(千瓦小时)
dūnɡōnɡlǐ(吨公里)qiānkèmǐměimiǎo(千克米/秒)
1.6副词
副词与后面的词语,分写。
例如:
hěnhǎo(很好)dōulái(都来)
ɡèngměi(更美)zuìdà(最大)
bùlái(不来)bùhěnhǎo(不很好)
ɡānɡɡānɡzǒu(刚刚走)fēichánɡkuài(非常快)
shífēnɡǎndònɡ(十分感动)
1.7介词
介词与后面的其他词语,分写。
例如:
zàiqiánmiànzǒu(在前面走)xiànɡdōnɡbiɑnqù(向东边去)
wèirénmínfúwù(为人民服务)cónɡzuótiānqǐ(从昨天起)
bèixuǎnwéidàibiǎo(被选为代表)shēnɡyú1940nián(生于1940年)
ɡuānyúzhèɡèwèntí(关于这个问题)cháozhexiàbiɑnkàn(朝着下边看)
1.8连词
连词与其他词语,分写。
例如:
ɡōnɡrénhénónɡmín(工人和农民)tónɡyìbìnɡyōnɡhù(同意并拥护)
ɡuānɡrónɡérjiānjù(光荣而艰巨)bùdànkuàiérqiěhǎo(不但快而且好)
Nǐláiháishìbùlái?(你来还是不来?)
Rúɡuǒxiàdàyǔ,bǐsàijiùtuīchí.(如果下大雨,比赛就推迟。)
1.9助词
1.9.1结构助词“的”、“地”、“得”、“之”、“所”等与其他词语,分写。其中,“的”、“地”、“得”前面的词是单音节的,也可连写。
例如:
dàdìdenǚ’ér(大地的女儿)
Zhèshìwǒdeshū.(这是我的书。)
Wǒmenɡuòzhexìnɡfúdeshēnɡhuó.(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Shānɡdiànlibǎimǎnlechīde,chuānde,yònɡde./Shānɡdiànlibǎimǎnlechīde,chuānde,yònɡde.(商店里摆满了吃的、穿的、用的。)
màiqīnɡcàiluóbode(卖青菜青萝卜的)
Tāzàidàjiēshɑnɡmànmɑndezǒu.(他在大街上慢慢地走。)
Tǎnbáideɡàosunǐba.(坦白地告诉你吧。)
Tāyībùyīɡèjiǎoyìnrdeɡōnɡzuòzhe.(他一步一个脚印儿地工作着。)
dǎsǎodeɡānjìnɡ(打扫得干净)xiědebùhǎo/xiědebùhǎo(写得不好)
hónɡdehěn/hónɡdehěn(红得很)lěnɡdefādǒu/lěnɡdefādǒu(冷得发抖)
shàoniánzhījiā(少年之家)zuìfādádeɡuójiāzhīyī(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jùwǒsuǒzhī(据我所知)
bèiyīnɡxiónɡdeshìjìsuǒɡǎndònɡ(被英雄的事迹所感动)
1.9.2语气助词与其他词语,分写。例如:
Nǐzhīdàomɑ?(你知道吗?)Zěnmeháibùláiɑ?(怎么还不来啊?)
Kuàiqùbɑ!(快去吧!)Tāshìyīdìnɡhuìláide.(他是一定会来的。)
Huǒ车姓dàole(火车到了。)
Tāxīnlǐmínɡbɑi,zhǐshìbùshuōbàle.(他心里明白,只是不说罢了。)
1.9.3动态助词
动态助词主要有“着”、“了”、“过”。见6.1.2.1的规定。
1.10叹词
叹词通常独立于句法结构之外,与其他词语分写。
例如:
A!Zhēnměi!(啊!真美!)
Nɡ,nǐshuōshénme?(嗯,你说什么?)
Hnɡ,zǒuzheqiáobɑ!(哼,走着瞧吧!)Tīnɡmínɡbɑilemɑ?Wèi!(听明白了吗?喂!)
Aiyā,wǒzěnmebùzhīdàone!(哎呀,我怎么不知道呢!)
1.11拟声词
拟声词与其他词语,分写。
例如:
“hōnɡlōnɡ”yīshēnɡ(“轰隆”一声)chánchánliúshuǐ(潺潺流水)
módāohuòhuò(磨刀霍霍)jījīzhāzhājiàoɡèbùtínɡ(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Dàɡōnɡjīwōwōtí.(大公鸡喔喔啼。)“Dū—”qìdíxiǎnɡle.(“嘟—”汽笛响了。)
Xiǎoxīhuāhuādeliútǎnɡ.(小溪哗哗地流淌。)
1.12成语和其他熟语
1.12.1成语通常作为一个语言单位使用,以四字文言文语句为主。结构上可以分为两个双音节的,中间加连接号。
例如:
fēnɡpínɡ-lànɡjìnɡ(风平浪静)àizēnɡ-fēnmínɡ(爱憎分明)
shuǐdào-qúchénɡ(水到渠成)yánɡyánɡ-dàɡuān(洋洋大观)
pínɡfēn-qiūsè(平分秋色)ɡuānɡmínɡ-lěiluò(光明磊落)
diānsān-dǎosì(颠三倒四)
结构上不能分为两个双音节的,全部连写。例如:
cénɡchū-bùqiónɡ(层出不穷)bùyìlèhū(不亦乐乎)
zǒnɡ’éryánzhī(总而言之)àimònénɡzhù(爱莫能助)
yīyīdàishuǐ(一衣带水)
1.12.2非四字成语和其他熟语内部按词分写。
例如:
bēihēiɡuō(背黑锅)yībíkǒnɡchūqìr(一鼻孔出气儿)
bāɡānzidǎbùzháo(八竿子打不着)
zhǐxǔzhōuɡuānfànɡhuǒ,bùxǔbǎixìnɡdiǎndēnɡ(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xiǎochōnɡbàndòufu——yīqīnɡ-èrbái(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
2.人名地名拼写规则
2.1人名拼写
2.1.1汉语人名中的姓和名分写,姓在前,名在后。复姓连写。双姓中间加连接号。姓和名的首字母分别大写,双姓两个字首字母都大写。笔名、别名等,按姓名写法处理。
例如:
LǐHuá(李华)WánɡJiànɡuó(王建国)
DōnɡfānɡShuò(东方朔)ZhūɡěKǒnɡmínɡ(诸葛孔明)
Zhānɡ-WánɡShūfānɡ(张王淑芳)LǔXùn(鲁迅)
MéiLánfānɡ(梅兰芳)ZhānɡSān(张三)
WánɡMázi(王麻子)
2.1.2人名与职务、称呼等,分写;职务、称呼等首字母小写。
例如:
Wánɡbùzhǎnɡ(王部长)Tiánzhǔrèn(田主任)
Wúkuàijì(吴会计)Lǐxiānshenɡ(李先生)
Zhàotónɡzhì(赵同志)Liúlǎoshī(刘老师)
Dīnɡxiōnɡ(丁兄)Zhānɡmā(张妈)
Zhānɡjūn(张君)Wúlǎo(吴老)
Wánɡshì(王氏)Sūnmǒu(孙某)
Guóqiánɡtónɡzhì(国强同志)Huìfānɡāyí(惠芳阿姨)
2.1.3“老”、“小”、“大”、“阿”等与后面的姓、名、排行,分写,分写部分的首字母分别大写。
例如:
XiǎoLiú(小刘)LǎoQián(老钱)
LǎoZhānɡtóur(老张头儿)DàLǐ(大李)
ASān(阿三)
2.1.4已经专名化的称呼,连写,开头大写。
例如:
2.2地名拼写
2.2.1汉语地名中的专名和通名,分写,每一分写部分的首字母大写。
例如:
BěijīnɡShì(北京市)HéběiShěnɡ(河北省)
DònɡtínɡHú(洞庭湖)TáiwānHǎixiá(台湾海峡)
2.2.2专名与通名的附加成分,如是单音节的,与其相关部分连写。
例如:
XīliáoHé(西辽河)JǐnɡshānHòujiē(景山后街)
CháoyánɡménnèiNánxiǎojiē(朝阳门内南小街)Dōnɡsìshítiáo(东四十条)
2.2.3已专名化的地名不再区分专名和通名,各音节连写。
例如:
Hēilónɡjiānɡ(黑龙江省〔省〕)Wánɡcūn(王村〔镇〕)
Jiǔxiānqiáo(酒仙桥〔医院〕)
不需区分专名和通名的地名,各音节连写。例如:
Zhōukǒudiàn(周口店)Sāntányìnyuè(三潭印月)
2.3非汉语人名、地名的汉字名称,用汉语拼音拼写。
例如:
Wūlánfū(乌兰夫,Ulanhu)
JièchuānLónɡzhījiè(芥川龙之介,AkutaɡawaRyunosuke)
ApèiAwànɡjìnměi(阿沛-阿旺晋美,NɡapoiNɡawanɡJiɡme)
Mǎkèsī(马克思,Marx)Wūlǔmùqí(乌鲁木齐市,Urumqi)
Lúndūn(伦敦,London)Dōnɡjīnɡ(东京,Tokyo)
2.4人名、地名拼写的详细规则,遵循GB/T28039《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
3.大写规则
3.1句子开头的字母大写。
例如:
Chūntiānláile.(春天来了。)
Wǒàiwǒdejiāxiānɡ.(我爱我的家乡。)
诗歌每行开头的字母大写。
例如:
《YǒudeRén》(《有的人》)
ZānɡKèjiā(臧克家)
Yǒuderénhuózhe,(有的人活着,)
Tāyǐjīnɡsǐle;(他已经死了;)
Yǒuderénsǐle,(有的人死了,)
Tāháihuózhe。(他还活着。)
3.2专有名词的首字母大写。
例如:
Běijīnɡ(北京)
Qīnɡmínɡ(清明节)
Fēilǜbīn(菲律宾)
由几个词组成的专有名词,每个词的首字母大写。
例如:
GuójìShūdiàn(国际书店)HépínɡBīnɡuǎn(和平宾馆)
GuānɡmínɡRìbào(光明日报)
GuójiāYǔyánWénzìGōnɡzuòWěiyuánhu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在某些场合,专有名词的所有字母可全部大写。
例如:
XIANDAIHANYUCIDIAN(现代汉语词典)BEIJING(北京)
LIHUA(李华)DONGFANGSHUO(东方朔)
3.3专有名词成分与普通名词成分连写在一起的,是专有名词或视为专有名词的,首字母大写。
例如:
Mínɡshǐ(明史)Hànyǔ(汉语)
Yuèyǔ(粤语)Guǎnɡdōnɡhuà(广东话)
Fójiào(佛教)Tánɡcháo(唐朝)
专有名词成分与普通名词成分连写在一起的,是一般语词或视为视为一般语词的,首字母小写。
例如:
ējiāo(阿胶)zhōnɡshānfú(中山服)
zhāoqín-mùchǔ(朝秦暮楚)qiánlǘzhījì(黔驴之技)
4.缩写规则
4.1连写的拼写单位(多音节词或连写的表示一个整体概念的结构),缩写时取每个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大写并连写。
例如:
Běijīnɡ(缩写:BJ)(北京)ruǎnwò(缩写:RW)(软卧)
4.3分写的拼写单位(按词或语节分写的表示一个整体概念的结构),缩写时以词或语节为单位取首字母,大写并连写。
例如:
hànyǔshuǐpínɡkǎoshì(缩写:HSK)(汉语水平考试)
pǔtōnɡhuàshuǐpínɡcèshì(缩写:PSC)(普通话水平测试)
4.3为了给汉语拼音的缩写形式做出标记,可在每个大写字母后面加小圆点。
例如:
Běijīnɡ(北京)也可缩写:B.J.ɡuójiābiāozhǔn(国家标准)也可缩写:G.B.
4.4汉语人名的缩写,姓全写,首字母大写或每个字母大写;名取每个汉字拼音的首字母,大写,后面加小圆点。例如:
LǐHuá(缩写:LǐH.或LIH.)(李华)
WánɡJiànɡuó(缩写:WánɡJ.G.或WANGJ.G.)(王建国)
DōnɡfānɡShuò(缩写:DōnɡfānɡS.或DONGFANGS.)(东方朔)
ZhūɡěKǒnɡmínɡ(缩写:ZhūɡěK.M.或ZHUGEK.M.)(诸葛孔明)
5.标调规则
5.1声调符号标在一个音节的主要元音(韵腹)上。韵母iu、ui,声调符号标在后面的字母上面。在i上标声调符号,应省去i上的小点。
例如:
āyí(阿姨)cèlüè(策略)
dàibiǎo(代表)ɡuāɡuǒ(瓜果)
huáishù(槐树)kǎolǜ(考虑)
liúshuǐ(流水)xīnxiān(新鲜)
轻声音节不标声调。
例如:
zhuānɡjiɑ(庄稼)qīnɡchu(清楚)
kàndeqǐ(看得起)
5.2“一”、“不”一般标原调,不标变调。
例如:
yījià(一架)yītiān(一天)
yītóu(一头)yīwǎn(一碗)
bùqù(不去)bùduì(不对)
bùzhìyú(不至于)
在语言教学等方面,可根据需要按变调标写。
例如:
yītiān(一天)可标为yìtiān,bùduì(不对)可标为búduì。
5.3ABB、AABB形式的词语,BB一般标原调,不标变调。
例如:
lǜyóuyóu(绿油油)chénɡdiàndiàn(沉甸甸)
hēidònɡdònɡ(黑洞洞)piàopiàoliànɡliànɡ(漂漂亮亮)
有些词语的BB在语言实际中只读变调,则标变调。
例如:
hónɡtōnɡtōnɡ(红彤彤)xiānɡpēnpēn(香喷喷)
huánɡdēnɡdēnɡ(黄澄澄)
5.4在某些场合,专有名词的拼写,也可不标声调。
例如:
LiHuɑ(缩写:LiH.或LIH.)(李华)Beijinɡ(北京)
RENMINRIBAO(人民日报)WANGFUJINGDAJIE(王府井大街)
5.5除了《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的符号标调法以外,在技术处理上,也可采用数字、字母等标明声调,如采用阿拉伯数字1、2、3、4、0分别表示汉语四声和轻声。
6.移行规则
6.1移行要按音节分开,在没有写完的地方加连接号。音节内部不可拆分。
例如:
ɡuānɡmínɡ(光明)移作“……ɡuānɡ
mínɡ”(光明)
不能移作“……ɡu
ānɡmínɡ”(光明)。
缩写词(如GB,HSK,汉语人名的缩写部分)不可移行。
WánɡJ.G.(王建国)移作“……Wánɡ
J.G.”(王建国)
不能移作“……WánɡJ.
G.”(王建国)。
6.2音节前有隔音符号,移行时,去掉隔音符号,加连接号。
例如:
Xī’ān(西安市)移作“……Xī
ān”(西安)
不能移作“……Xī’
ān”(西安)。
6.2在有连接号处移行时,末尾保留连接号,下行开头补加连接号。
例如:
chēshuǐ-mǎlónɡ(车水马龙)移作“……chēshuǐ
-mǎlónɡ”(车水马龙)
7.标点符号使用规则
汉语拼音拼写时,句号使用小圆点“.”,连接号用半字线“-”,省略号也可使用3个小圆点“…”,顿号也可用逗号“,”代替,其他标点符号遵循GB/T15834的规定。
变通规则
1.根据识字需要(如小学低年级和幼儿汉语识字读物),可按字注音。
2.辞书注音需要显示成语及其他词语内部结构时,可按词或语素分写。
例如:
chīrénshuōmènɡ(痴人说梦)wèiyǔchóumóu(未雨绸缪)
shǒukǒurúpínɡ(守口如瓶)Hēnɡ-Hāèrjiànɡ(哼哈二将)
3.辞书注音为了提示轻声音节,音节前可标中圆点。
例如:
zhuānɡ·jiɑ(庄稼)qīnɡ·chu(清楚)
kàn·deqǐ(看得起)
如是轻重两读,音节上仍标声调。例如:
hóu·lónɡ(喉咙)zhī·dào(知道)
tǔ·xīnɡqì(土腥气)
4在中文信息处理方面,表示一个整体概念的多音节结构,可全部连写。
例如:
ɡuómínshēnɡchǎnzǒnɡzhí(国民生产总值)
jìsuànjītǐcénɡchénɡxiànɡyí(计算机体层成像仪)
shìjièfēiwùzhìwénhuàyíchǎn(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制定过程
修订背景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16159-1996)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研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对规范汉语拼音拼写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语言生活的发展变化,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要求和专家意见,成立课题组,根据实际使用状况和社会需求对原标准进行修订。
编制进程
2005年12月14日,国家标准计划《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20032296-T-360)下达,项目周期48个月,由360-2(教育部(语言))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言)。
2012年6月29日,《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16159-2012)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2012年10月1日,《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16159-2012)实施,全部代替国家标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16159-1996)。
制定依据
国家标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16159-2012)按照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修订情况
国家标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16159-2012)与国家标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16159-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起草工作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主要起草人:董琨、李志江、金惠淑、史定国、王楠、杜翔。
标准目次
意义价值
国家标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16159-2012)的发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标准制修订方面的重要成果,对社会语言文字使用起到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参考资料
国家标准计划 - 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1-12-21
国家标准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