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沙》(外文名:Through Stunning Storms)是由安战军执导,徐僧国丽娜高子沣等人主演的一部战争片。

影片讲述了1937年1月,秦基伟将军率领的300多名西路军战士在零下20多摄氏度、衣不蔽体、缺少弹药的情况下,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守城3日,最终胜利突围的悲壮故事。

该片于2011年3月1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上映后获得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导演奖提名等多项大奖,还在2012年中美电影节获得金天使奖

剧情简介

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后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奉中央军委命令西渡黄河作战,史称西路军。1937年1月,红军西路军在河西走廊遭遇马家军重兵围剿,损失惨重。担任后卫的红九军特务团,在团长王尚荣(徐僧 饰)、政委方强(高子沣 饰)的带领下,奉命掩护主力部队转移。此时部队已弹尽粮绝,战士们饥寒交迫,加上沙漠戈壁的极端环境,生存与作战都面临绝境。

马家军凭借骑兵优势,对特务团展开疯狂追击与围堵。在古浪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特务团遭遇伏击,伤亡过半,通讯设备被炸毁,与主力彻底失去联系。更严峻的是,团里伤病员众多,药品短缺,连唯一的女战士、医护队队长桂芳(国歌 饰)都只能用简陋工具为伤员处理伤口,不少战士因伤势恶化或严寒牺牲。

王尚荣临危不乱,一边安抚战士情绪,一边制定突围计划。他深知硬拼必败,决定利用沙漠地形与马家军周旋,寻找时机向祁连山脉方向转移。期间,战士们展现出惊人的意志力:没有粮食,就挖食用野菜、煮皮带充饥;没有弹药,就用大刀、石块与敌人近身肉搏;伤员们不愿拖累部队,纷纷主动要求留下掩护,每一次断后都伴随着惨烈牺牲。马家军的攻势愈发猛烈,数次冲破特务团的防线。关键时刻,方强带领特别行动队死守阵地,用血肉之躯挡住敌人冲锋;桂芳不顾个人安危,在炮火中穿梭救治伤员,甚至为保护药品与敌人殊死搏斗。王尚荣则在战斗中被炮弹炸伤腿部,强忍剧痛继续指挥,他的坚定与果敢成为部队的精神支柱。

在一场决定性的沙漠阻击战中,特务团仅剩的百余名战士与数倍于己的马家军展开终极对决。战士们抱着“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依托沙丘构筑简易工事,顽强抵抗。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刺刀断了,就用拳头、用石头,甚至扑向敌人同归于尽。战斗从清晨持续到黄昏,沙漠被鲜血染红,尸横遍野。

最终,王尚荣带领幸存的几十名战士,成功突破马家军的封锁,抵达祁连山脉脚下与主力部队汇合。这场突围战,特务团以极小的代价完成了掩护任务,用牺牲诠释了革命信仰的力量。影片结尾,幸存的战士们望着牺牲战友的遗体,向着远方的祁连山庄严敬礼,夕阳下的沙漠中,他们的身影愈发挺拔。

角色介绍

电影制作

创作背景

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中央电视台想要拍摄包括秦基伟将军在内的“共和国名将系列”影片,秦将军战功赫赫,只需随便截取他的一段故事,便足以在银幕上展现其光辉形象,但是他的家人却希望能够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血战河西的悲壮历程为题材,创作关于秦基伟将军生平的剧本。最初的剧本总是不能充分表现西路军可歌可泣的牺牲精神,于是迟迟没有拍摄,两年多之后,秦基伟将军的儿子秦天(小滨)才决定亲自创作剧本。

剧本创作

为了忠实还原“临泽突围”的战斗经历,秦天特地前往甘肃省,在当年的战地一带进行采访,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他以秦基伟为主线,将很多西路军战士的事迹写进剧本中,塑造西路军战士的群像,再现那段苦难而又辉煌的岁月,最终耗时三个月完成剧本的创作。

幕后花絮

为了突出当年战争发生的时令与战争的惨烈,导演安战军选择了冬季实地拍摄。

为了真实还原当年战争的残酷,剧组消耗了5吨炸药,十几万发子弹,最终拍摄出中国工农红军战士浴血奋战杀敌的场面。除了在视觉特效上用足原料外,导演还精心设计镜头语言,以最电影化的方式去完成真实感的营造。影片中运用了很多手持摄影的方式,人物奔跑时的跟随镜头不时摇晃以表现奔跑的颠簸,在镜头表现力上可以与《集结号》中的战争场面相媲美。

拍摄过程中为了表现当年红军身穿单衣的真实情况,演员们冒着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严寒身穿单衣。

导演安战军想要让观众观看电影时更有代入感,于是他让影片中的演员使用多种方言拍摄。

音乐原声

获得荣誉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作品评价

大众评分

专业评价

电影《惊沙》里面众多人物形象都塑造得非常成功,尤其是秦基伟的形象。他面对生死关头的沉着,他的智慧,他的坚韧,都在银幕上展示了出来;彭定山这个人物也塑造得非常到位,这个人物形象是符合那个时代和特定历史背景的,这是中国军队中非常独特的人物形象,在过去的军事题材中很难见到;还包括老韩和桂芳,都是在特定的情境推动下进行的合理生动的人物塑造,这部影片在人物塑造方面的突破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该影片更多的是通过人物情绪的积累带给观众感动和震撼,这种力量是内在的,而不仅仅存在于外在的叙事之中,各处情节紧扣人物心理,互相呼应。(中国资料馆副馆长饶曙光评)

电影《惊沙》截取了一段真人真事的红色历程,打造了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使得“主题”支撑了“艺术”。影片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戏核”——愿望与动机,个性与选择;各个人物之间都起着“情境”渲染和人物性格的相互支撑,这样的人物塑造使得影片的叙事、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冲突都是合情合理的、真实可信的,也让观众自然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光明日报评)

电影《惊沙》制作精良,场面宏大,情感真实,令人震撼,催人泪下。(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评)

参考资料

惊沙 (2011).豆瓣.2020-08-18

惊沙.1905电影网.2024-02-03

《惊沙》29日电影频道首播 讲述西路军英勇战绩 .1905电影网.2024-02-05

第28届电影金鸡奖提名公布 郭富城孙淳争影帝(图).中国新闻网.2024-02-03

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完全获奖名单.搜狐娱乐.2024-02-03

《惊沙》《铜雀台》等影片获多项国内外大奖.中国新闻网.2024-02-03

惊沙.1905VIP影院.2025-11-11

《惊沙》编剧秦天:这不是父亲的个人传记片(图).中国新闻网.2024-02-03

红色历程的精神发现.光明日报.2024-02-04

《惊沙》主创来兰助阵首映.中国广播网甘肃分网.2024-02-04

我省三部电影获第十四届电影华表奖.映象网.2024-02-03

李乃文首度入围一举封帝.凤凰网.2024-02-03

北京十部精品获"五个一工程"奖 歌曲《国家》在列.中国新闻网.2024-02-03

惊沙 (2011).1905电影网.2024-02-03

惊沙.IMDb.2024-02-03

饶曙光:《惊沙》的震撼.光明日报.2024-02-04

西路军悲壮史诗影片《惊沙》两会期间倾情献映.凤凰网.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