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莓》是一部由英格玛·伯格曼执导的1957年瑞典黑白情感电影。
剧情简介
78岁的伊萨克・波尔格(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 饰)是享誉瑞典的医学教授,行医半世纪的他即将前往母校接受荣誉学位。表面上,他是备受尊崇的学界泰斗;私下里,他却以冷漠自私著称——与妻子一生疏离,妻子因他的冷酷而背叛婚姻;与儿子艾瓦尔德(古纳尔・布约恩施特兰德 饰)形同陌路,儿子儿媳玛丽安(英格丽德・图林 饰)的婚姻也因他的影响濒临破裂。这份深入骨髓的孤独,在出发前夜的噩梦中成了具象化的恐惧:他在空无一人的街头迷路,目睹载着自己尸体的马车倾覆,棺木中腐烂的自己突然抓住他的手,而街头的挂钟早已没了指针。
为驱散不安,伊萨克放弃乘火车,决定自驾前往母校,玛丽安出于责任同行。这场旅程成了他回望一生的镜子。车子驶过童年故居旁的野草莓地,他恍惚间看见年轻的自己与堂妹萨拉(毕比·安德森 饰)在草地上嬉戏——那是他错失的初恋,当年因自己的怯懦与冷漠,萨拉最终选择了他更懂温情的兄弟。阳光穿过树叶洒在野草莓上的芬芳气息,与现实中荒芜的庭院形成刺目的对照,唤醒了他深埋心底的悔恨。
途中的相遇更像一场场“心灵审判”:他们搭载了一对活泼的年轻情侣,女孩的热情直率让他想起年轻时的萨拉;又遇到一对争吵不休的夫妻,丈夫的刻薄竟与自己如出一辙。当伊萨克顺路探望年迈的母亲,发现老人手中仍攥着破损的旧钟表——与噩梦中的无指针挂钟遥相呼应,象征着被他亲手打碎的家庭时光。在加油站休息时,他甚至闯入一场荒诞的梦境“考试”,被考官宣判“医术精湛却不懂人性”,彻底击碎了他引以为傲的职业光环。随着旅程推进,伊萨克逐渐剥开自己坚硬的外壳。玛丽安向他坦诚,艾瓦尔德因厌恶他的冷漠而拒绝生育,害怕重蹈家庭悲剧的覆辙。这番话让他终于正视自己的过错——当年对妻子的忽视、对儿子的严苛,都是源于自己童年缺失的温暖。抵达母校后,荣誉学位的授予仪式显得空洞而疏离,他望着台下的人群,脑海里全是过往的遗憾。
返程途中,伊萨克主动打破沉默,向玛丽安道歉,笨拙却真诚地表达对儿子的关心。夜晚入睡后,他再次进入梦境,这次没有了恐惧:阳光明媚的草地上,年轻的萨拉笑着向他招手,远处的父母也转身对他微笑,野草莓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这一次,他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一步步走向那片温暖的光影。
幕后花絮
1.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有一点迷信,从不保存任何东西,他在拍完该片后,就把拍摄时的工作记录丢掉了。
2. 该片的剧本是英格玛·伯格曼在住院疗养期间写的。
3. 奥斯卡·伊萨克是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扮演的最后一个角色。
4. 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在片场喜欢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尤其是有美女在场的时候。
影片评价
《野草莓》虽然是一部黑白电影,却可以见识到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先于其它同时代电影导演所采用的拍摄手法,片头的梦境在影片中不停地穿插,回忆与现实相互纠缠,难辨真假。该片精细地描绘出一个一生都冷酷无情的老人在垂死之前幡然醒悟的心理转变过程。片中最精彩的部分,倒不是老教授对青春时期的回忆,而是途中一对夫妇的争吵,导演将这对夫妻之间忍无可忍和恨之入骨状况的状况刻划入木三分,令人不寒而栗,深刻体验了一回伯格曼掌控观众情绪、随意拿捏观众感受的精妙技巧,不过该片的结尾显得有点差强人意(网易娱乐评)。
《野草莓》选择了维克多·修斯卓姆来饰演伊萨克·博格,使得影片脱离了导演的控制,变成了一出自我审判的戏剧。不过导演英格玛·伯格曼还是找到了最适合的方法,成功地用光影将修斯卓姆强悍的内心戏剧转化为直接的视觉画面(《外滩画报》评)。
角色介绍
制作发行
主创公司
发行上映
获奖记录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
野草莓(1957).爱奇艺.202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