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木川,意译自蒙古语khailas-ausu,读为海勒斯乌苏,海拉尔区东、西、北三面环山,伊敏河蜿蜒南来,穿城而过。海拉尔西山多生樟松树,北山多生杨属,而东山则多生榆树,遂被称为榆岭,海拉尔河经过东山而流入呼伦贝尔大草原,因而被称为海拉尔河,海拉尔水。明朝时期被翻译为榆木川。

地理位置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三道沟林场境内,现在叫滦河源国家森林公园。1424年,朱棣第五次亲征蒙古的归途上,驾崩在榆木川的军营里。

流向流域

榆木川-海拉尔河,源于库里尔山,西流,穿越呼伦贝尔大草原,在呼伦湖北与呼伦湖泄河达兰鄂罗木河汇合与额尔古纳河相连接后称为额尔古纳河。因此,榆木川-海拉尔河属于额尔古纳市水系。有些人说海拉尔区熊葱的意思,纯属臆测,蒙古语韭菜写为“和和”,无论发音还是字形两者一点儿关系都没有。还有桃花水、沿流水——皆为春季融化的雪水等说法都属望文生义,不足为据。还有人说是辽朝语地名,而非蒙古语,这是因为不懂历史民族知识,契丹是原蒙古族群,这在学术界早已成定论。

它称杂说

榆木川,别称:海拉尔(hailar),或“辖懒、海勒(水)、曷剌(河)、海喇儿(河)(《元史》;hailar译音,辽称)、哈礼(《蒙古秘史》)”(《辽史》,海勒、曷剌是hail的一音二译;海勒、曷剌、辖懒hailan,源自契丹人提法)。榆木川流域,是鄂温克族先民的乌古部的游牧地区,所以榆木川非蒙古语,是鄂温克语,或古突厥语地名(更早的突厥汗国控制该地,因为榆木川附近的呼伦湖、贝尔湖等诸多地名,属突厥语遗留)。

榆木川,古称“榆河”(即海拉尔河)。榆河,附近有榆岭(海拉尔东山)。hail(海勒、曷剌)-《辽史》曰:“追至柴河,剌葛奔溃,遗其所夺神帐于路。师次札堵河(札堵河即乌奴尔河),大雨暴涨。913年五月癸丑,遣北宰相迪率骁骑先渡。甲寅,奏擒剌葛、涅里衮阿钵于榆河,前北宰相萧实鲁、寅底石自不殊。六月辛巳,至榆岭,以辖懒县人扫古非法残民,之。”(辖懒县,《辽史·营卫志》写辖懒石烈;913年四月,耶律阿保机溯楚里河\u003c绰尔河\u003e北追叛弟剌葛)。

1424年,在第五次亲征的归途上,有"马上天子"之称的朱棣病死在榆木川的军营里。

参考资料

活动|相约杏花季·健步草原行.今日头条.2023-11-22

2021年内蒙古网红打卡地|锡林郭勒盟打卡指南.腾讯网.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