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 文明之光》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主题纪录片,由贺亚莉任总导演。

该片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献礼片,分为《文明华章》、《传承创新》、《交流互鉴》共三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叙述视角,跨时空、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亚洲文明的演进脉络。

该片于2019年5月12日至14日每晚20点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

剧情简介

亚洲拥有地球上近30%的陆地面积,世界上每10个人中就有6个生活在亚洲,是众多文明、民族的汇聚交融之地。在漫长历史的长河中,亚洲的黄河与长江流域、印度河与恒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孕育了众多古老文明,彼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幕后制作

该片运用全球采编体系支持,拍摄足迹遍及22个亚洲国家和地区,13个国内城市,邀请亚洲各国学者与专业人员参与策划,通过选取亚洲文明最具标志性的元素,让亚洲47个国家和地区在片中一一亮相,呈现多元共生的优秀文明成果。   。

该片使用4K超高清技术拍摄,后期制作通过三维动画等各类技术手段,使文物“复活”,譬如公元前7世纪的西亚两河流域浮雕、亚洲先民水利灌溉的场景都动了起来。

该片主题音乐以大管弦乐为基调,同时融入远古的埙和箫、亚洲共有的琵琶、古印度的萨罗达琴以及西亚、中亚、东南亚等音乐元素。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召开前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推出三集高清主题纪录片《亚洲文明之光》,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叙述视角,跨时空、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亚洲文明的演进脉络。

该片是全球电视领域第一部全景式梳理与讲述亚洲文明的高清主题纪录片,通过看景、看物、看故事的线索,浓缩呈现亚洲地区从文明出现、建立、成熟、辉煌、交流和影响的历史进程,讲述了越南的奥黛、柬埔寨吴哥窟印度尼西亚的巴迪、约旦的佩特拉古城马尔代夫的海洋生态等文明,在历史中不断延续的传奇历程和亚洲先民艰苦奋斗创造历史的伟大故事。

纪录片的拍摄足迹涉及亚洲22个国家和地区,使得亚洲47个国家和地区在节目中完整亮相,涵盖从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到亚洲各国、各地区、各文明圈的历史遗迹和文明创新。

片中通过描绘巴基斯坦古城遗址摩亨佐·达罗、巴比伦空中花园、唐长安西市、日本绳纹时期古陶片等经典场景,精心演绎了一幅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亚洲文明全家福。

该片使用4K超高清技术拍摄,新拍内容中文化景观、文物细节栩栩如生,打造身临其境、独一无二的文明体验之旅。后期制作又通过三维动画等各类技术手段,使文物“复活”,譬如公元前7世纪的西亚两河流域浮雕、亚洲先民水利灌溉的场景都动了起来,给文明插上想象的翅膀。

纪录片主题音乐以大管弦乐为基调,同时融入远古的埙和箫、亚洲共有的琵琶、古印度的萨罗达琴以及西亚、中亚、东南亚等音乐元素,通过营造一场视听绝伦、交相辉映的文明巅峰盛会,进一步彰显亚洲文明的悠久灿烂、多姿多彩。

据悉,《亚洲文明之光》三集分别为《文明华章》《传承创新》《交流互鉴》,5月12日开始陆续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和中国国际电视台新闻频道、阿语频道以及总台所属多个融媒体平台重磅推出,献礼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职员表

音乐原声

播出时间

收视率

作品评价

该片开篇从太空视角俯瞰地球,穿越中国长江黄河流域、印度恒河流域,西亚两河流域,气势恢宏。内容涵盖从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到亚洲各国、各地区、各文明圈的历史遗迹和文明创新,通过描绘巴基斯坦古城遗址摩亨佐·达罗、巴比伦空中花园、唐长安西市、日本绳纹时期古陶片等经典场景,对亚洲文明进行了一次全景式再现。

该片没有单调地引用文献资料,枯燥地展示博物馆里冷冰冰的展品,而是选择用具体的文物古迹作为切入口,由此拨开文明丰富的内在肌理。 (《光明日报》 韩业庭评)

获奖记录

演职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

亚洲 文明之光 (豆瓣).豆瓣网.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