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本亦太郎(1865年9月15日—1943年12月24日),日本心理学家。他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涵盖实验心理学、心理学体系与历史、心理发展以及职业选择和工业心理等应用研究。松本亦太郎还曾任日本心理学会首任会长。

人物经历

松本亦太郎于1865年出生于上野国高崎(现今日本群马县)。

1890年,他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哲学系学习,并成为日本最早攻读心理学的学生之一。

元良勇次郎的指导下,他于1896年至1898年间分别在美国耶鲁大学和德国莱比锡大学深造心理学,并获得耶鲁大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他于1899年获得东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1900年起,松本亦太郎在东京师范学校及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担任教授,并于1901年成为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讲师。

1906年,他被任命为京都大学文科大学教授,并于1913年回到东京帝国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继续元良勇次郎的工作。

在他的努力下,东京帝国大学于1901年至1903年间建立了日本最早的心理学实验室,随后在京都帝国大学也建立了实验室。

1905~1908年又在京都帝国大学建成心理学实验室。

1906年任京都帝国大学文科大学教授。

1913年继元良勇次郎之后任东京帝国大学心理学教授。

1927年,他参与创建了日本心理学会,并担任会长直至去世。

学术贡献

他将欧美实验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引进日本,对日本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松本亦太郎不仅致力于研究实验心理学、心理学体系与历史,以及心理发展,还重视关于职业选择和工业心理等具体问题的应用研究。除学术著作外,他还出版了通俗著作,对普及心理学知识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松本亦太郎主张意识的因素论与完形论的结合,认为知觉是对观念的理解,形态与观念为同义语,观念乃感觉的结合,个体意识比起社会意识更起制约的作用。

荣誉

松本亦太郎在生前获得勋二等瑞宝章,并在逝世后被授予帝国学士院会员及国家勋章,以表彰他在心理学领域的贡献。

主要作品

主要著作有《实验心理学十讲》(1914)、《心理学讲话》(1923)、《智能心理学》(1925)、《绘画鉴赏的心理》(1926)、《心理学史》(1937)。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