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塔寺,位于苏北兴化市得胜湖东,距兴化城约60里,建于唐朝长庆(821~824)年间,距今1200年,成为兴化“昭阳十二景”之一的“木塔晴霞”

正文

木塔寺位于苏北兴化得胜湖东,距兴化城约60里。建于唐代长庆(821~824)年间,距今1200年。从清代

象山县《木塔寺》的“舍舟遵陆跋荒丛,古寺萧条入望中。双树百年来法雨,断桥斜日挂晴虹。天惊鹏运摇空阔,湖起龙蟋拥大雄。向夕登楼探海气,苍茫万里迅飘风。”诗文中可以看出,明末清初的木塔寺尽管因战争的破坏,已经成为萧条古寺,但仍然金碧辉煌。一条如虹的石桥将人们引入寺门。

根据记载,自唐朝德信和尚选用最名贵的“紫荆美质”的木料建成这座寺院后,到宋元之间,兴废不一。经历明朝洪武年间、万历年间的大修后。又于清代光绪年间重新规划,规划后的木塔寺有高大的“玉舍楼阁”,可以登探海,可以观蟾龙蟠的得胜湖和有雄鹰翱翔的万里晴空。“规模完毕,遂改丛林”成江为江淮名寺。

木塔寺有门楼、大雄宝殿、高亭、东客堂、西主殿、地藏殿、法堂、戒堂、斋堂等。楼殿阁,错落有致,古树名木,环绕其间。当然释迦塔寺还是以木塔而闻名。“木刻浮屠七宝装,玲珑遗物称名胜”。塔直径约二米,高七米,呈六角形,分七层,每层各边嵌有佛龛一只,内供佛像一尊。整座塔总共嵌有四十二只佛,供奉着四十二尊神情各异的佛像。梁、坊、斗拱全部是榫铆结构,无一铁钉。释迦塔外是青砖砌成的十多米高的护塔,其终日呵护着木塔免招日晒夜露、风吹雨淋。护塔内修塔梯,一梯两用,香客们拜佛时可借之给佛龛里的佛像上香。木塔的葫芦金顶在清晨初升太阳透过塔楼的窗户照耀着它时,便发出五彩斑斓的奇光异彩,与大雄宝殿顶脊正中央的宝鉴相映成辉,形成一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因此成为兴化市“昭阳十二景”之一的“木塔晴霞”。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