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晓波,中国科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主任助理、中科博道旅游发展机构首席架构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实战派旅游规划与运营专家、国家A级景区创建专家、旅游地产运营专家。兼任世界旅游小姐大赛中国组委会副主任、国际旅游地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旅游投资协会顾问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特色镇发展战略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特色镇旅游新干线顾问专家等。主持项目150余项,参与教材编写8部,发表论文30余篇。
基本信息
曾先后在东城区旅游局挂职副局长、国际知名上市咨询公司担任资深旅游顾问和项目经理、扬州大学任教。多次担任国家旅游局及多省市旅游局培训专家,以及多个景区、旅游地产项目建设招商咨询专家和创建A级景区指导专家。
项目经验
主持或重点参与国家旅游局《华北及东北区域红色旅游规划》、国家旅游局《中部地区旅游发展规划》、铁道部《青藏铁路旅游总体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六盘山生态旅游区敏感景观对人类旅游干扰的响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武隆世界遗产地旅游业化石能源消费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综合碳效应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的低碳旅游模式研究》、贵州省委省政府《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总体规划》(落实国发2号文件重点项目)、海南省委省政府《海南省森林旅游总体规划》(海南省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重点项目)、成都市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战略规划、乐山市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战略规划及行动计划、贵州省旅游交通总体规划、中国阳光康养旅游城市发展规划、中国知音文化产业园项目总体策划、广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程咨询服务、北京前门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旅游发展总体策划、北京故宫博物院旅游风险管理报告、天坛旅游文化发展规划、海南省三亚热带天堂森林公园(鸟巢度假村)二期概念性规划、海南省三亚南山海上观音二期概念性规划、云南普洱国家公园总体策划及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香格里拉市巴拉格宗景区旅游提升策划及商业模式专题研究、淄博市金山生态旅游综合体总体策划及重要节点修规、苏州市虎丘山塘片区旅游总体策划、绍兴市柯岩鉴湖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福建集美大桥旅游专项规划、江西吉水“中国第一吉地”打造旅游总体策划及四节点修规、十堰市环丹江口市库区旅游总体规划、湖南花明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城总体规划及总体策划、辽宁省盘锦红海滩风景区旅游总体策划及重要节点概念性设计、辽宁北票市大黑山森林温泉小镇修建性规划(成功招商26亿元)、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区域旅游总体规划及重点景点专题策划、临江市旅游总体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多伦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暨五年行动计划、重庆市忠县汝溪风景区(特色旅游名镇)规划暨景点方案设计、山西莽河风景区旅游发展全程咨询服务、秦皇岛市全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安徽六安市城区新老淠河旅游发展规划及重要节点详细设计等项目150余项,参与教材编写8部,发表论文30余篇。
编写教材及论文
参与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中国旅游地理》和《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规划》(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
《旅游景区设施设计与管理》(中国旅游出版社)等编写工作;
发表《我国农村旅游业发展的产品依托形式与发展对策研究》(核心);
《旅游地安全风险评估模式研究——以国内10条重点探险旅游线路为例》(核心);
《论黑色旅游开发》(核心)
《气候因素对滨海旅游目的地旅游需求的影响——以海南岛为例》(核心);
《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特征研究》(核心);
《热带森林旅游: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新趋向》(中国旅游报,2010年);
《试论国家战略体系下的旅游产业转型》(中国旅游报,2010);
《乡村景区化发展新思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旅游吸引物》(中国旅游报,2011);
《如何破解乡村旅游规划同质化》(中国旅游报,2011)
《脆弱性旅游资源的三圈层旅游开发模式》(中国旅游报,2011)
《旅游规划,如何“运气”与“发力”》(中国旅游报,2011)
《从景区发展寻求城镇化建设之路》(中国旅游报,2011)
《旅游快速发展背景下的旅游风险管理》(上)(中国旅游报,2012)
《旅游快速发展背景下的旅游风险管理》(下)(中国旅游报,2012)
《农村包围城市——城郊型文化休闲旅游的战略建构》(中国旅游报,2012)
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