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朱袭(512年-529年),字显伯,梁郡北秀容(今山西省朔州市)人,契胡族。北魏时期大臣,是太原市刺史尔朱侯真之孙,华州刺史尔朱买珍第六子,太原王尔朱荣的堂弟。起家中坚将军、员外散骑常侍、右军都督,曾率军平定北海王元颢的反叛,但兵败被俘。永安二年,遇害,时年十八岁,追赠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定州市刺史、万年县开国伯。

人物生平

尔朱袭,字显伯,北秀容人。其先祖出自周王虢叔之后,因封居秀容而成为尔朱氏。他的祖父是东宫詹事、内都大官、使持节、黄龙镇大将、镇南将军、安并二州刺史、始昌侯尔朱姓侯真。父亲是征虏将军、武卫将军、持节、平西将军、燕济华三州刺史、散骑常侍、大司农卿、赠使持节、侍中、骠骑将军司空武威郡刺史、谥号孝惠的尔朱买珍之第六子。

尔朱袭继承了家族的风范,自幼聪明机警,被家族视为神童。司空姓认为他机智过人,特别钟爱他,曾对人说:“这个孩子是我们家的千里马,只是担心他过于勇敢,最终不能长寿。”当元颢叛乱时,蔓延之势很快到达京城附近,皇帝本打算亲自率领六军出征,亲自执行刑罚,惩治叛逆之徒。但皇帝又认为尔朱袭具有非凡的雄才大略和天生的神武之姿,对他寄予了厚望。于是,皇帝直接任命尔朱袭为中坚将军、员外散骑常侍和右军都督。尔朱袭接受了朝廷的任命,迅速领军出征,穿越轘辕关,直取叛贼的右侧主力。叛军见大军气势如虹,深感畏惧,纷纷收兵回避,不敢前进。然而,由于荥阳失守,人心惶惶,军队士气低落,士兵们纷纷逃散,无人再有坚守之心。尔朱袭面对这样的局势,对左右说:“今天的事态,我们唯有以死明志。”于是尔朱袭亲自率领数百骑兵,直接穿越叛军的防线,与他们进行激战。无奈敌军众多,尔朱袭这一方却势单力薄,强弱悬殊。在力竭势穷之下,尔朱袭最终不幸被俘。虽然身陷囹圄,但尔朱袭的壮志却更加坚定,叛军不能容忍,对尔朱袭施加了侮辱和虐待。尔朱袭于永安二年六月二十三日在京城去世,年仅十八岁。皇帝深感哀悼,百官痛惜不已,赠送的丧礼规格远超过常规。皇帝追赠尔朱袭为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武威郡诸军事、雍州刺史。但皇帝仍觉得这样的荣誉不足以表彰他的声望,于是又封尔朱袭为定州市刺史、万年县开国伯,食邑三百户,还根据尔朱袭的品德和行为,赐予“武恭”的谥号,以彰显他的忠诚和勇敢。

亲属成员

先辈

曾祖父尔朱代勤,梁郡北秀容人,北魏时期大臣,官至肆州刺史,受赐爵位梁郡公。

祖父:尔朱侯真,北魏官员,高祖拓跋宏时期,尔朱侯真做并安二州刺史,受封始昌侯。

父亲:尔朱买珍,元恪时门荫入仕,官至武卫将军、华州刺史。元恭时,因儿子尔朱世隆的功勋,又获赠相国录尚书事大司马

姐姐

姐姐:尔朱元静,字元静,北魏时期女性历史人物,受封阳平郡君。

姐夫:叱列延庆,代西部落人,世代担任酋帅,骠骑将军、左仆射、封永宁郡侯,受赠特进、司徒公、北海郡公。

哥哥

尔朱彦伯,字彦伯,北魏时期大臣,官至司徒公、博陵王。

尔朱仲远,字仲远,北魏时期军事将领,官至太师徐州市刺史、彭城王。

尔朱世隆,字荣宗,北魏后期将领,官至尚书令、太傅、东平王。

尔朱绍,字承世,北魏时期大臣,官至御史中丞,追赠司徒冀州区刺史、赵郡公。

尔朱弼,字辅伯,北魏时期大臣,拜骠骑大将军,授开府仪同三司青州市刺史,封朝阳王。

后世纪念

永安二年(529),尔朱袭葬于洛阳市,墓碑高63.5厘米,宽74厘米。碑文中除了记载尔朱袭的生平事迹,还篆刻着:在永安二年的十一月七日这一天,将(逝者)的遗体安葬在司空的墓地中。感叹天地的长久,悲痛于陵墓和山谷的变迁。将逝者的遗德和美好品质镌刻在石碑上,希望这些事迹能够流传千年仍然被世人铭记。于是,创作了这篇墓志铭

天地发祥,川岳降祉,余庆在焉,若人生矣。邑号神童,世称才子,骏足方驰,逸翮将起。击水初骞,抟飘始翥,心存王室,志康世务。乃屯细柳,实称大树,狂风忽起,横流是遇。昂昂俊秀,烈烈奇英,抗言异所,执操不倾。志在必死,义无求生,淫祸乃加,非命斯缨。云结朱旗,风凄素柳,萧瑟丘杨,沧茫松阜。始共天长,终随地久,式照景行,永扬不朽。

参考资料

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2024-06-03

列传第六十三 魏书七十五.识典古籍.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