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白猪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中心产区为霍城县、新源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伊宁市、巩留县,尼勒克等县、市。伊犁地区位于北疆西部,地处欧亚中部内陆。滕克里山(南天山)和科古琴山(北天山)于本区南北形成屏障。伊什格里克山和阿拉喀尔山纵亘南北天山之间,四座山脉于本区东部会拢,向西开敞,地势东高西低,东窄西宽,形成“四山、三谷、二盆地”。从谷盆底部到高山之颠,海拔在550~6900米之间,伊犁河及其三大支流巩乃斯河,喀什河及特克斯县河流贯全境。春秋季节较短,冬夏季节较长,无霜期3~5个月,冰冻期4~5个月,属大陆性气候。境内幅员辽阔,水源丰富,农业较发达,素有新疆粮仓之称。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马铃薯和苜蓿属等,大量农副产品和饲料作物为发展养猪提供了丰富的饲料来源。山谷地带长有车轴草属、野苜蓿和荨麻等,河滩地带盛产蒲草、芦苇、灰和浅山野果林带的落果等,均为猪所喜食,为发展养猪提供了良好的放牧条件。
2020年5月29日,伊犁白猪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
品种特征
伊犁白猪头较长,嘴筒较直,面微凹,耳大小适中、竖立且略向前外方倾斜,背腰长直,腹部不下垂,后腿较丰满,四肢健壮,被毛白色,毛较密,乳头6对以上。经过多年的选育,伊利股份白猪在体型结构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身腰逐渐变长,胸变深。
品种特点
伊犁白猪成年公猪体重170.0±5.58公斤,体长139.67±2.29厘米,胸围137.0±2.11厘米,胸深48.25±1.80厘米,胸宽38.5±1.02厘米,体高80.67±1.91厘米;成年母猪相应为139.68±3.48公斤,127.93±1.13厘米,128.26±1.24厘米,45.58±0.46厘米,35.11±0.35厘米,72.64±0.60厘米。伊利股份白猪屠宰率74.72%,眼肌面积25.5±2.1平方厘米,膘厚3.9±0.2厘米,腿臀比例26.46%,胴体中瘦肉占48.29%、脂肪占46.14%,熟肉率为88.11%,皮下脂肪出油率76.25%,碘价65.56。另外,伊犁白猪对当地粗放饲养管理条件的适应性强,繁殖性能相对较好,瘦肉率较高。
所获荣誉
2020年5月29日,伊犁白猪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
参考资料
关于公布《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