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华,毕业于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疗系,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原副主任医师

1992年,陈雪华大学毕业后进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工作,1994年读在职研究生。1997年晋升主治医师后长期在呼吸科临床一线工作。2004年,陈雪华参与创作的论文《诺类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在《中华医学信息导报》上发表。2007年,他参与创作的论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谱构成及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应用的争议》在《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上发表。陈雪华主要研究方向为肺部感染性疾病,对于肺部弥漫性疾病诊断颇有经验。其发表论文20余篇(截至2024年3月),曾协同主编《呼吸病诊治纲要和质控要求》,参编《实用内科学》《现代内科学进展》《免疫低下与感染》等专著。

2024年3月16日2时47分,陈雪华因病医治无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逝世,享年55周岁。

人物生平

1992年,陈雪华毕业于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疗系后入中山医院呼吸科工作,1994年读在职研究生。1997年晋升主治医师后长期在呼吸科临床一线工作。2004年,陈雪华与何礼贤创作的论文《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在《中华医学信息导报》上发表。

2005年,陈雪华与金浩承、潘珏创作的论文作品《疑难病例析评第76例发热-干咳-右膝关节肿痛-双侧胸腔积液伴左侧液气胸-类鼻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2007年,陈雪华与何礼贤创作的论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谱构成及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应用的争议》在《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上发表。

2009年,陈雪华创作的论文《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卫生保健相关肺炎的诊治与质控要求》在《中国医刊》上发表。2012年,陈雪华创作的论文《控制多耐药细菌医院内感染任重道远》在《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上发表。2024年3月16日2时47分,陈雪华医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逝世,享年55周岁。

主要作品

截至2024年3月19日参考资料

研究方向

陈雪华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肺部感染性疾病,熟悉呼吸科常见疾病如气道疾病、肺部肿瘤、间质性疾病、胸膜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于肺部弥漫性疾病诊断颇有经验。

人物成就

陈雪华参加中华医学会课题“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流行病学调查”、科技部十五公关课题“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技术的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协同主编《呼吸病诊治纲要和质控要求》,参编《实用内科学》《现代内科学进展》《免疫低下与感染》等专著。

社会任职

人物纪念

2024年3月20日上午10时,陈雪华医生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市龙华殡仪馆归德厅举行,遵陈雪华医生遗愿,丧事一切从简。

参考资料

沉痛哀悼陈雪华医生!🕯️🕯️🕯️.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9

专家学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4-03-19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万方数据.2024-03-19

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谱构成及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应用的争议.万方数据.2024-03-19

陈雪华.万方数据微博.2024-03-19

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卫生保健相关肺炎的诊治与质控要求.万方数据.2024-03-19

控制多耐药细菌医院内感染任重道远.万方数据.2024-03-19

陈雪华.万方数据微博.2024-03-19

上海中山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陈雪华因病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百家号.202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