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双线鲭(学名:Grammatorcynus bilineatus (Rüppell, 1836)),又名双线鲅,为鲭科线鲅属的鱼类。

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尾柄细短,平扁,两侧各具一发达的中央隆起脊,尾鳍基部两侧另具2条小的侧隆起脊。头中大,稍侧扁。吻尖突。眼大,位近头的背缘。口中大,端位,斜裂;上下颌等长,上下颌齿具强大而尖锐齿1列,腭骨及锄骨齿细小呈齿区。第一鳃弓上之鳃耙数为19-24。体一致被细小圆鳞,无特别的胸甲鳞;左右腹鳍间具1小鳞瓣在胸鳍后端。侧线2条,第一条沿背侧平行延伸,伸达尾鳍基;第二条在胸鳍后方连接第一条侧线后急速向下至腹面而延伸到体后部与第一条侧线再相连。第一背鳍具硬棘XII,与第二背鳍起点距离近,其后具6-7个离鳍;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尾鳍新月形。体背侧青黄色,腹侧浅色。全世界此属有4种,台湾仅发现一种。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开放水域,大部分被发现成群于水浅的礁石区水域,但亦时常可见到游泳于近外围礁壁或较深且清澈水域的斜坡区。

生活习性

甲壳亚门和鱼类为食,特别是鲱科及鯷科的鱼,如沙丁鱼与绫鯷等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之温暖水域。台湾主要产于东部海域。渔业利用一般渔法以流刺网或延绳钓捕获。主要以加工制成罐头为主,为次要经济性鱼种。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