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背瑞兽葡萄镜,于2002年在灞桥区马家沟唐太州司马阎识微夫妇墓出土,现藏于西安博物院。
金背瑞兽葡萄镜出土时,铜镜被一层钙质结核包围笼罩,难以识别原本面目,经过文物保护者清理后,恢复原貌。金背瑞兽葡萄镜直径19.7厘米、厚1.3~1.4厘米、重1710克。金背瑞兽葡萄镜呈八出菱花形,中间装饰有一对追尾式双兽,壳面纹饰分为内外两部分,内区装饰有八只神兽和缠枝蔓草,外区装饰有缠枝花蔓、葡萄、鸟禽,镜缘内的随形边框上还饰有云纹和折枝花叶,图案精致,具有立体感。
海兽葡萄镜是唐代铜镜中的特色镜种,也称海兽葡萄镜、狻葡萄镜,盛行于武则天时期。瑞兽寓意祥瑞玉貔貅,葡萄寓意多子长寿,皆具有吉祥的寓意。金背瑞兽葡萄镜是唐代最具特色的新镜类,结合了汉代铜镜流行的瑞兽纹饰与葡萄纹,镜背上面的图案虽然形态不一,但是花鸟、瑞兽错落有致,展现出对称和均衡的美感。
金背瑞兽葡萄镜运用了多种工艺,包括锤揲工艺、贴金工艺、鎏金工艺、高浮雕工艺和熔模法铸造。金背镜有清正廉洁的意思,用于皇上赐给臣子或者臣子进贡给皇上。金背瑞兽葡萄镜是中西合璧的古代艺术品,是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造型形式,审美特色,纹样寓意以及产生的历史背景有助于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唐朝的社会经济、风俗文化情况,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兼容状况。
基本情况
金背瑞兽葡萄镜直径19.7厘米、厚1.3~1.4厘米、重1710克。
金背瑞兽葡萄镜呈八出菱花形,镜背贴有金壳,采用捶揲工艺装饰浮雕式纹样,其间密布细小的鱼子纹地。金背瑞兽葡萄镜中间凸起的钮部装饰着一对追尾式双兽,一周凸棱将壳面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内区装饰有八只神兽和缠枝蔓草,蔓草在每个神兽周围都形成一个圆圈,神兽或走或伏或跃,姿态各异,蔓草蜿蜒伸展在瑞兽的四周,形成八个桃形图案。延伸到外区的缠枝花在八个菱瓣内盛开,花枝在各瓣间缠绕不断,每瓣当中有一个四叶花苞正对菱花中央,两侧装饰有葡萄果实,以镜纽为中心对称分布,果实下有两鸟噙枝啄籽,有不死鸟、孔雀、鹦鹉及鸿雁等,姿态各异。镜缘内的随形边框上还饰有云纹和折枝花叶,镜背高浮雕图像之间和缘内边框上锤揲有鱼子纹。整个浮雕图案层次分明,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文物工艺
金背瑞兽葡萄镜运用了锤揲工艺、贴金工艺、鎏金工艺、高浮雕工艺、刻工艺和熔模法铸造。锤揲工艺最早出现于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中东新亚地区,锤揲工艺利用了黄金、白银良好的延展性。在金背瑞兽葡萄镜的制作过程中,黄金和白银被反复捶打、敲击成薄片,然后放在预制的模子里,压印突起的花纹,再经錾刻而成背壳嵌入铜镜背面。
中国的鎏金技术始于战国,经过鎏金技术处理的器物表面色泽金灿夺目,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利于器物保存,可千年不变色。金背瑞兽葡萄镜便使用了鎏金技术,颜色历经千年仍旧色泽光亮。
錾刻工艺常用于贵金属的制作,金背瑞兽葡萄镜使用了这一工艺技术,在捶打出的金片上用不同錾头的錾刀在金片背面錾出高浮雕的纹饰轮廓,最后在正面再以錾刀修整高浮雕纹饰,錾出鱼子地。
据修复金背瑞兽葡萄镜的专业人员描述:“此镜不像人们常见的贴金镜或包金镜,而应为分铸而成。或是先铸好高浮雕金壳再上铸铜镜胎,或者是分别铸好铜胎和金壳,再将两个粘结在一起。”
出土发掘
金背瑞兽葡萄镜,于2002年在灞桥区马家沟唐太州司马阎识微夫妇墓出土。金背瑞兽葡萄镜出土时,铜镜被一层厚厚的钙质结核包围笼罩,难以识别原本面目,经过文物保护者清理,金背瑞兽葡萄镜恢复了原貌。
唐太州司马阎识微夫妇墓位于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马家沟村东,墓葬为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单室土洞墓,墓葬平面呈刀形,由墓道、过洞、天井、壁、甬道和墓室组成,残长18.4米,墓室底距现地表约9米。20世纪70年代,由于修筑防洪渠,现地面以下4米多为淤土,墓葬上部已遭严重破坏。墓内有大量三彩俑、三彩动物、单彩动物、铜器、金银器等珍贵文物。随葬器物主要出土于壁龛、甬道和墓室东部。东龛出土均为三彩风帽俑,多已残缺;西龛出土三彩风帽俑、女立俑,单彩动物、模型等;墓室和甬道内出土三彩天王俑、镇墓兽、文官俑、武官俑、骑马俑、文吏俑、牵马 (驼) 俑、女立俑、马、骆驼,以及陶器、铜器、金银器和墓志等。
相关研究
铜镜研究
唐代铜镜演变
唐代铜镜是中国铜镜史上的巅峰,不仅铜质银亮、题材丰富还形制多样。形制方面,唐代铜镜突破了单一圆形的格式,创新了菱花形、“亚”字形和向日葵属形等样式;装饰花纹方面,唐代铜镜把花纹与诗句相结合,既具观赏美感,又具文化内涵;装饰花纹布局方面,唐代铜镜多采用相似对称式、散点式或满花式布局,与汉代规范格律式的布局相比更加自然活泼;内容方面,唐代铜镜题材写实新颖,丰富多彩,以歌颂大自然和人们生活的内容为主。唐代铜镜大体分为11类:四神十二生肖镜类、瑞兽镜类、瑞兽葡萄镜类、瑞兽鸢鸟镜类、花鸟镜类、瑞花镜类、神仙人物故事镜类、盘龙镜类、八卦镜类、“万”字镜类、特种工艺镜类。唐代特种工艺镜是工艺美术史上的创新,金银平脱镜的纹饰以漆粘贴湘蕾金银花片构成,有天马凤凰、羽人双凤、鸾鸟衔绶等。螺钿镜是用漆黏贴螺蚌贝壳饰片组成的纹饰,主要有盘龙等纹饰。贴金贴银镜,是用刻有花纹的金片或银片捶贴于镜子的背面,主要有人物花鸟纹饰。
唐初期,铜镜的纹饰以瑞兽为主,造型丰腴,活泼,其中海兽葡萄镜最为突出,以葡萄、瑞兽为主题,纹饰华丽繁。唐中期,铜镜纹饰格调新颖,题材广泛,鸟纲、花草占据主要地位,人物故事题材大量涌现,主要流行对鸟纹、盘龙纹以及人物故事图案。唐后期,铜镜纹饰趋于简单、粗拙,失去了富贵华丽的风格,盛行含有宗教色彩的纹饰,有道教意味的纹样,以八卦为主纹,配以符、星象、干支,具有佛教色彩。
瑞兽葡萄镜是唐代铜镜中的特色镜种,盛行于武则天时期,瑞兽葡萄镜也称为海兽葡萄镜、狻猊葡萄镜,主题纹饰由瑞兽和葡萄蔓枝叶实组成,镜形主要为圆形,也有少许方形和菱花形。瑞兽葡萄镜的主要形式基本有两种:第一种是圆钮加圆钮座,同时饰有瑞兽。第二种是典型的海兽葡萄镜,大多饰有兽钮,分内外两区,各种形态的瑞兽分布在葡萄枝叶间。唐代文化开放,东西方的经济、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交流频繁,来自异域的胡服、胡乐、葡萄美酒等成为了唐代的流行时尚,这种风尚也影响到了铸镜业,唐代工匠将来自西域的葡萄、狮子与中国传统的瑞兽图案相结合,创造出了特色鲜明的瑞兽葡萄镜。金背海兽葡萄镜属于瑞兽葡萄镜中形制较大、制作工艺上乘的作品,是唐代最具特色的新镜类,结合了汉代铜镜流行的瑞兽纹饰与葡萄纹,呈现出活泼开放、赋予变化和具有神秘色彩的装饰图案。金背瑞兽葡萄镜上面的图案虽然形态不一,但是花鸟、瑞兽错落有致,展现出了对称和均衡之美。
材质
唐代铜镜符合科学原理,加锡比较多,一般呈银白色,镜面微微向外凸,可以照全人面。金背瑞兽葡萄镜,镜体为铜质,铅、锡含量较高,质地较脆。镜背金壳为金银合金,金含量95%左右,银含量5%左右。
纹饰含义
瑞兽纹饰的图案源自原始图腾崇拜,不同的兽、禽,由于其形象、特征的不同或是在不同的特定场合偶然、必然的出现,被赋予了不同的崇拜含义。翼马也称“海兽”,泛指远离中土的外化之物,实际指来自异域的狮子,“狮子”在中国古代称为“狻猊”。“狻猊” 是“龙生九子”中的一员,象征吉祥和威严,人们常把它的形象作“吻兽”装饰在宫殿、寺院的檐角上,除了龙族身份,其他地方皆是指狮子。汉代及汉代以前,瑞兽纹表达的是神灵崇拜和自然崇拜,到了隋唐时期,瑞兽在具有神性的基础上还具有了人性,瑞兽的造型逐渐演化得生动活泼,充满趣味和人情味,人们对瑞兽的情感由神秘主义的崇拜逐渐转为赋予其吉祥和幸福的含义。唐代铜镜上的瑞兽纹饰,具有古代人避免灾害、图腾崇拜、祈祷猎获、威吓敌人的传统作用和意义。金背瑞兽葡萄镜以瑞兽纹样作装饰,寓意祥瑞玉貔貅。
葡萄纹
葡萄纹是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葡萄”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西域种植物,“葡萄”一词是外来语的译音,也曾被写作“蒲陶”或“水蒲桃”。葡萄纹源于古希腊人对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崇拜,狄俄尼索斯是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酿酒业的保护神,在古希腊建筑罗马的雕塑绘画中,狄俄尼索斯常与葡萄一起出现。公元四世纪以后,东罗马继承了古代西方的艺术传统,随着东西方的贸易往来,葡萄纹在唐朝初期传入中国。葡萄果实繁密,象征着多子多孙;藤叶茂盛,蜿蜒绵长,象征着长寿富贵。金背瑞兽葡萄镜以葡萄作装饰,寓意富贵长寿,多子多孙。
文物用途
金背瑞兽葡萄镜有清正廉洁的意思。金背镜用于皇上赐给臣子或者臣子进贡给皇上,史书上有两则关于李世民赏赐臣子高季辅金背镜的记载。
《旧唐书·卷七十八·高季辅传》记载了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赏赐“金背镜”之事: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赏赐金背镜一面,以表其清鉴焉”。
《谈宾录》中记载了唐太宗李世民赏赐“金背镜”之事。唐高季辅切陈得失,太宗特赐钟乳石一剂,曰:“卿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寻更赐金背镜一面,以表其清鉴。
相关文物
瑞兽葡萄镜是中国铜镜的经典样式之一,与金背海兽葡萄镜属于同一类型的文物还有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瑞兽葡萄纹青铜镜、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的海兽葡萄镜等。
瑞兽葡萄纹青铜镜,直径21厘米,于1956年河南陕县唐墓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瑞兽葡萄纹青铜镜,镜背分为内外两区,内区饰有葡萄曼枝和姿态各异的瑞兽;外区饰有葡萄蔓枝、鸟纲、走兽、蜂蝶;边缘饰有一周花瓣纹。
海兽葡萄镜,直径19.9厘米,重1.65千克,于1954年6月河南省文物工作队移交给河南博物院。海兽葡萄镜呈圆形,正面平,背面中心有一伏兽钮,镜背以一凸弦高棱将镜背分为内外两区。内区高浮雕六瑞兽相间绕钮嬉戏,葡萄枝叶缠绕其间。外区不同形态的瑞兽与禽鸟相间环绕出没于葡萄枝叶之间,缘饰一周叠云纹,边缘卷起。
馆藏与展览
金背瑞兽葡萄镜现藏于西安博物院。
2020年12月1日,金背瑞兽葡萄镜亮相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举办的“乐居长安:唐都长安人的生活展”。
2021年9月15日,金背瑞兽葡萄镜亮相于吴中博物馆举办的“乐居长安——唐都长安人的生活展”。
2022年7月1日至7月24日,金背瑞兽葡萄镜亮相于上海市闵行博物馆举办的“乐居长安——唐都长安人的生活展。”
2022年8月1日,金背瑞兽葡萄镜亮相于宁波博物院举办的“乐居长安——唐都长安人的生活展”。
2023年5月22日,金背瑞兽葡萄镜亮相于西安博物院举办的“长安区有故里——丝路少年大唐行展”。
文物价值
金背瑞兽葡萄镜是中国传统神兽图腾纹饰图案与外来纹饰本土化相结合的时代产物,运用了中亚和西亚等各地的金银器加工技术和中原的传统技法,兼具东西文化优点,具有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金背瑞兽葡萄镜贴近古人的日常生活,其造型形式,审美特色,纹样寓意以及产生的历史背景有助于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唐朝的社会经济、风俗文化情况,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兼容状况。金背瑞兽葡萄镜是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展现了唐代工匠的创新精神和唐代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
参考资料
聆听历史|笑靥如花映镜华—金背瑞兽葡萄镜.丝绸之路世界遗产.2023-11-29
【国宝守护人】金背瑞兽葡萄镜.微信公众平台.2023-12-01
【国宝守护人】第三期·金背瑞兽葡萄镜.微信公众平台.2023-12-01
看展小知识 | 唐瑞兽花枝金背镜:葡萄纹上的酒神传说.微信公众平台.2023-12-01
学成语识国宝:破镜重圆.微信公众平台.2023-12-01
瑞兽葡萄纹青铜镜.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2023-12-01
海兽葡萄镜.河南博物院.2023-12-02
“乐居长安:唐都长安人的生活”展览在浙大开幕!文末附详细观展信息!.微信公众平台.2023-12-01
新展预告 | 乐居长安——唐都长安人的生活展.微信公众平台.2023-12-01
7月1日起,闵行博物馆恢复开放!一起去探秘大唐!.微信公众平台.2023-12-02
“乐居长安”明日开展 | 长安是座城,城里有人生.微信公众平台.2023-12-01
看展丨跟随西安博物院镇馆之宝“蓝衣少年”游大唐.微信公众平台.202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