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云平台是阿里云与中科院共同发布的,该平台包括量子计算的系统架构及量子算法开发计算环境。2015年7月,阿里云联合中科院成立量子计算实验室,共同开发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是阿里巴巴“NASA计划”的一部分。

平台背景

量子计算机是指利用量子相干叠加原理,理论上具有超快的并行计算和模拟能力的计算机。曾有人打过一个比方:如果传统计算机的速度是自行车,量子计算机的速度就好比飞机。使用亿亿次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求解一个亿亿亿变量的方程组,所需时间为100年。而使用一台万亿次的量子计算机求解同一个方程组,仅需0.01秒。

发展历程

量子计算的概念自上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就被誉为“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终极计算能力”。近年来更是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布局的前沿领域,IBM、谷歌英特尔等科技巨头纷纷入局。

2016年,IBM率先研发出世界上第一个基于5位超导量子计算机的量子云平台IBM Q Experience。目前,IBM已经有22台公开的量子计算机,先后有100多家企业单位和科研机构使用了其提供的量子计算云服务。在2019年,亚马逊微软先后上线了量子计算云平台Braket与Azure Quantum。

2020年9月12日,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正式上线,全球用户可以在线体验来自中国的量子计算服务。虽然起步较晚,但此次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云平台同IBM的产品性能相差无几。据本源量子的官方数据显示,对比2017年、2020年IBM量子云平台上公布的量子逻辑门保证度和量子读取保证度等数据,本源量子公司此次推出的量子计算云平台目前的水平甚至能够超过IBM最初建立的云平台水平。

2021年12月2日,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量子计算云平台公布了用于量子计算物理系统远程调控的指令集QCIS,这意味着云平台将支持用户远程调用其开放接口,在真实量子计算原型机上进行“云端”量子编程实验。

合作发布

2017年10月11日,2017年阿里巴巴云栖大会上,阿里云与中科院宣布合作发布量子计算云平台。

未来前景

在不考虑量子纠错算法的进展情况下,2035年全球量子计算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近20亿美元,随后暴涨到2050年的2600多亿美元;若量子计算技术迭代速度超出预期,2035年市场规模可突破600亿美元,2050年则有望飙升至2950亿美元。

参考资料

阿里云与中科院宣布合作发布量子计算云平台.腾讯.2017-10-11

国内首个量子计算云平台上线,量子计算机正走出实验室_科技湃_澎湃新闻-The Paper.澎湃新闻.2020-09-23

量子计算云平台上线祖冲之二号同款量子计算指令集.澎湃新闻.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