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廷琰(英语:Ngo Dinh Diem,越南语:Ngô Đình Diệm,1901年1月3日~1963年11月2日,又译:吴庭艳),曾任越南国内阁总理,后建立南越,出任首届总统。
1901年,吴廷琰出生于越南广平省的一个天主教家庭。1921年开始,先后任香茶县知县、图富省省长、平顺省省长等职务。1933年,吴廷琰任职阮朝保大(Bảo Đại)皇帝内政大臣。后因对法国殖民当局不满而辞职。1950年,吴廷琰离开越南,在美国停留了四年。1954年,在美国的策划下,吴廷琰回胡志明市任职内阁总理。在驱逐了保大皇帝的亲信阮文馨(Nguyễn Văn Tâm)、消灭了和好教、高台教、平川派等武装组织后,吴廷琰于1955年举行了“全民投票”活动,废黜了保大皇帝,建立南越,出任首届总统。随后,吴廷琰开始全力清剿越南共产党,在美国支持下建立“战略村”,进行大规模军事扫荡。1963年,吴廷琰政府与顺化市佛教徒发生冲突,随后蔓延到全国,吴廷琰下令抓捕僧侣和学生,引起美国不满。1963年11月1日,南越国军人发动倒吴军事政变。次日,吴廷琰被叛军处死。
吴廷琰对内加强专制统治,加大个人独裁力度,进行土地改革,大力推行天主教,对外依赖美国的支持。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认为,吴廷琰排除异己的行动导致了南越的失败。正是因为美国允许吴廷琰从政治体系中消除所有有威胁的人,越南共和国失去了很多人才,这才造成这届政府因缺乏人才进行管理,最终溃败。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01年,吴廷琰出生于越南阮朝的广平省。他的家族在17世纪受葡萄牙传教士的劝导皈依天主教。父亲吴廷可(Ngô Đình Khả)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曾任顺化国家行政学院院长、法院大法官,担任过成泰皇帝的老师。吴廷可的第一位妻子早逝无子女。第二位妻子为他生下了6个儿子和3个女儿,吴廷琰是他的第3个儿子,在顺化的主教座堂受洗,教名让·巴蒂斯特(Jean-Baptiste)。1907年,法国人以精神错乱为理由,废黜了成泰皇帝。吴廷可愤而辞官归田。
吴廷琰小学就读于顺化一所法国天主教学校,掌握了法语、古汉语、拉丁语。吴廷琰15岁时,进入广治一所神学院,几个月后就因那里的规矩太严而离开,之后进入顺化的法国学校就读。在中学将要毕业时,因成绩优异获取奖学金,前往巴黎攻读神学,但是最终他放弃了成为一名神职人员。随后,吴廷琰前往河内,就读于法国人主办的行政学院。吴廷琰一生中仅有一次恋爱,爱上了一位老师的女儿,由于她进入修道院做修女,吴廷琰终身未婚。
步入仕途
1921年,吴廷琰毕业后被任命为香茶县知县,两年后又相继担任香水县知县、广田县知县、海陵府知府。1926年,吴廷琰晋升为宁顺道管道,管理三百座村庄。1930年,吴廷琰做了图富省省长。他和法国军队合作,镇压了越南共产党组织的第一次农民暴动,抢劫和屠杀了许多村民,这使他获得了平顺省省长之位。1933年,吴廷琰升职为阮朝保大(Bảo Đại)皇帝的内政大臣。仅仅两个月后,吴廷琰就因对法国殖民当局不满而辞职。这个举动使得吴廷琰作为天主教领导人和民族主义者声名鹊起。
辞职后,吴廷琰住在顺化,继续参与法院政治,对法国人及越南亲法派进行抨击。后来,法院剥夺了他的待遇,同时对他进行密切监视。1940年,日本占领越南。吴廷琰想要通过日本的力量使越南摆脱法国的殖民统治,实现独立。于是,他与日本合作,秘密组建了大越复兴党。1944年,法国殖民当局发现了大越复兴党的存在,宣布吴廷琰为叛乱分子,准备逮捕他。吴廷琰乔装成一名日本军官,逃到西贡市,接受了日本人的军事保护。1945年,日本发动三九政变,保大皇帝在日本的支持下宣布“越南独立”。日本人推举吴廷琰为首相,吴廷琰拒绝了。
离开越南
1945年,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无条件投降。胡志明(Hồ Chí Minh)带领越南独立同盟会(简称“越盟”)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吴廷琰既不希望看到法国加强殖民政权,也不愿意加入越盟。于是他暗中壮大自己的力量,不幸被越盟抓住,关押在偏远山区长达数月。1946年,吴廷琰被送到河内,见到了胡志明,两人虽然不欢而散,却因为吴廷琰是反法的民族力量,胡志明最终释放了他。同年被捕的吴廷琰的大哥吴廷魁却被越盟处以极刑。随后,吴廷琰搬到胡志明市地区,与二哥吴廷俶(Ngô Đình Thục)一起创建了越南民族联盟,要求法国承认越南拥有国家主权地位。该联盟分别在河内和西贡各资助一份报纸,但两份报纸不久后都被迫停刊。当时,保大在八月革命后流亡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国殖民当局需要一个傀儡,希望吴廷琰劝说保大皇帝回归越南。吴廷琰不仅没有按照法国的要求去做,反而阻止保大皇帝回到越南。1950年,越南独立同盟会在吴廷琰缺席的情况下,将他判为死刑,吴廷琰被迫离开越南。
流亡他国
吴廷琰流亡海外的第一站是日本,他拜访了阮朝宗室刚第(Gangdi)以及驻日盟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Douglas MacArthur),以寻求支持,但这两次会面均未达到目标。在朋友的帮助下,吴廷琰会见了一位在美国政府中担任顾问的教授韦斯利·费希尔 (Wesley Fishel)。费希尔支持反共、反殖民主义以外的第三种力量。他认为,吴廷琰正代表了美国需要的第三种力量。于是,他在美国帮助吴廷琰安排了能够获取支持的各种接触和集会。在美国国务院举行的招待会上, 吴廷琰见到了代理国务卿詹姆斯·韦伯(James Webb)。但是,吴廷琰表现软弱,给美国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很糟糕,不再有其他重要官员接见他。随后,吴廷琰转赴欧洲,罗马教皇皮乌斯十二世会见了他。在欧洲,吴廷琰也没有获得支持。于是他又再次辗转美国,继续游说。1951年开始,美国国务院官员罗伯特·霍伊(Robert Hoey)、国务卿迪安·阿奇森(Dean Acheson)、中情局副局长罗伯特·艾默里(Robert Amory)、民主党参议员迈克·曼斯菲尔德(Mike Mansfield)等人先后与吴廷琰进行了会面。除此之外,吴廷琰还在美国学界到处发表演讲,并在费希尔的帮助下,成为密歇根大学的董事。吴廷琰美国停留了三年,引起了美国核心决策层的注意,艾森豪威尔政府认为,吴廷琰正是他们所需要的代理人。
巩固政权
1954年,越南抗法战争进行到第八年,第一次越南战争结束,法国被迫同意与越南讨论结束战争的问题。在日内瓦会议协定下,越南被一分为二,自北纬17度为分界线,北方交给胡志明政权,以南归法国扶植的保大皇帝,各自为政。协定还规定,1956年,越南将在全国实行普选,以建立统一的国家。
在美国的支持下,吴廷琰奉身在法国的保大皇帝之命,回胡志明市任职内阁总理,兼任内政和国防部长。人民劳动革命党成立后,吴廷琰被推举为该组织的最高领袖。不久后,吴廷琰代表南越政府出席了与法国的诺罗敦宫的交接仪式。 为了构筑政治基础,吴廷琰在日内瓦会议后,立即组建起一个负责“北方人口南迁”的部长联席委员会,然而低效和混乱使该机构无所作为。于是,美国开始使用舆论宣传、破坏北越设施等秘密手段煽动大量北方人口南迁。美国的行动运送了大约100万越南民主共和国人移居到南方,大部分是天主教徒,吴廷琰得到了一批忠诚的支持者。
当时,西贡区军政混乱、社会风气败坏、治安很差。在美国的支持下,吴廷琰首先驱逐了亲法分子、保大皇帝的亲信阮文馨(Nguyễn Văn Tâm),击败了想要取代他的保大皇帝的堂弟宝惠(Bảo Huy),接着又成功瓦解了拥兵割据的和好教、高台教两大教派组织,剿灭了掌管全国公安警察大权的平川派。
建立共和
掌握权力后,吴廷琰并未按照《日内瓦协定》的规定,在越南全国实行普选。而是将矛头对准了跟随法国近30年的保大皇帝。保大皇帝对吴廷琰的一系列举动大为震怒,电召吴廷琰去法国会面,吴廷琰以“国家面临严重危机,不宜离开”为由,拒绝听命。保大皇帝下令免去吴廷琰总理职务,吴廷琰却指责保大皇帝国难当头却留在法国,两人之间的关系更为恶劣。随后,吴廷琰组织了一连串“反保大皇帝”的活动,要求保大皇帝“还政于民”。
1955年,吴廷琰见自己的势力基本上控制了南越,于是策划了“全民投票”活动。投票结果是,98%赞成废黜保大皇帝,支持废除君主立宪制,改为共和制。吴廷琰组织的这次“全民投票”,是在极其严密的控制下进行的,很多人对此次投票结果的公正性持怀疑态度。最终,南越诞生,吴廷琰出任首届总统,兼任总理、国防部长,移居统一宫,将其改名为独立宫并定为南越的南京总统府。延续了两千多年的越南皇朝就此结束。
总统生涯
根据《日内瓦协定》,越南将在1956年通过选举实现国家的重新统一。吴廷琰抨击越南共产党,宣布1956年的选举“只有在完全自由的情况下才是有意义的,因而取消这次选举是正当的。”1957年,吴廷琰访问美国,美吴关系进入最稳定的阶段。站稳脚跟的吴廷琰开始全力清剿越南共产党。南方越共骨干受到吴廷琰的迫害,自发开展了武装斗争。1959年,吴廷琰发布“总统令”,镇压南越人民的反抗。
此后,吴廷琰将家族成员安插到各个机要部门的重要位置,以家族成员为骨干的吴廷琰政权不断地加强专制统治,把控着西贡政府各部门的要务。公众普遍指责吴廷琰家族贪腐,吴廷琰的五弟吴廷瑾(Ngô Đình Cẩn)将稻米非法走私到越南民主共和国、将罂粟经过老挝运往亚洲各地、垄断肉桂贸易,并将巨额财富存入外国银行;六弟吴廷练(Ngô Đình Luyện)通过利用政府内部情报,在外汇市场投机,成为亿万富翁;二哥吴廷俶要求西贡区商人“向教会自愿捐款”,还帮助天主教会得到农庄、商店、房地产和橡胶种植园,动用军队为自己工作;吴氏家族通过彩票舞弊、操纵流通,为了积累财富,向西贡商人诈欺钱财。
1960年11月11日,南越发生兵变,叛军指控南越成了“吴家天下”,谴责吴廷琰将家族势力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吴廷琰命令军队援助,叛乱只进行了30个小时就被平定。一个多月后,越南共产党建立了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指导南方越共进行武装斗争,以推翻吴廷琰的“南越”作为最终奋斗目标。1961年,南越进行第二届总统选举,吴廷琰得以连任。1962年,吴廷琰与美国合作发动特种战争,建立“战略村”,进行大规模军事扫荡。
镇压佛教
作为一名天主教徒,吴廷琰在公用设施、军人晋升、土地安置、商业利益、减免税收等政策方面,明显偏向在越南占人口少数的天主教徒,而歧视占人口多数的佛教徒。1963年5月8日浴佛节,顺化副市长下令不准游行队伍升挂佛教五色旗帜,引起僧人和佛教信徒的反抗,吴廷琰出动武力镇压,造成包括2名儿童在内的8人死亡,吴廷琰及其支持者却谴责越共要为死亡事件负责。危机继续发酵,顺化市的佛教徒到胡志明市静坐抗议。反政府示威逐渐蔓延到全国各大城市。僧侣释广德(Thích Quảng Đức)在西贡市自焚身亡后,连续五、六个佛教徒效仿他进行自焚,民众和学生也进行了串联。1963年8月21日,吴廷琰的四弟吴廷儒(Ngô Đình Nhu)命令特种武装部队袭击了南越第一大寺庙西贡舍利寺,寺庙被摧毁,僧侣们遭到殴打,打伤30多人,5人重伤。几乎同时,各地的寺庙都遭到突袭。袭击事件掀起了佛教徒抗议运动的高潮。随着事态的发展,吴廷琰不顾美国的反对,颁布全国戒严,军队和警察向全国的主要寺庙展开驱散和搜捕行动,各地共逮捕僧人及佛教徒1400多名。
兵变身死
在美国国务院发给美国驻南越大使的243号电报中,态度鲜明地表示,由于吴廷儒策划查抄舍利寺、迫害佛教徒,美国已经不能再容忍他继续掌权。如果吴廷琰拒绝撤换吴廷儒,美国将另外拥立一位南越领导人。此前,美国已经获悉以总统军事顾问杨文明将军为首的南越军官计划进行政变。如果吴廷琰不愿撤换吴廷儒,美国政府就不会干预军官们发动取代吴廷琰的政变。这份电报标志着美国和吴廷琰关系的转折点。
1963年11月1日,杨文明将高级军官们诱骗至联合总参谋部,痛陈吴氏政权倒行逆施,大失民心,主张全体军人联合一致将其推翻,并枪杀了其中的反对者。随后,政变军队攻占了西贡电台、总参谋部、公安警察警署、海军司令部。11月2日,吴廷琰的住处嘉隆宫被攻陷,西贡电台广播说,吴廷琰兄弟二人自杀身亡。关于吴廷琰的死,还有另一种说法,当嘉隆宫遭到攻击时,吴廷琰、吴廷儒经过秘密地道逃出来,藏身在一座教堂中,后来被政变军队俘获,在押送途中被处死。
身后之事
吴廷琰死后,葬在美国驻西贡大使馆附近的莫挺之公墓,没有立碑。数年后,吴氏兄弟被迁葬到平阳省顺安市社的莱眺(Lái Thiêu)公墓,墓碑上的名字是“若翰洗者”(Gioan Baotixita),吴氏兄弟的生母露西·范氏绅(Luxia Phạm Thị Thân)之墓位于两兄弟墓之间。1964年,吴廷瑾被政变军队执行枪决,吴氏家族其他亲眷大多流亡海外。
为政举措
政治
反对越共
早在1929年,吴廷琰就在辖区内限制越共的活动,大肆逮捕和杀害越共成员。独揽南越大权后,吴廷琰就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全力清剿越共上来,到1956年,吴廷琰政府关押的政治犯已经达到2万人,处决超过千人。1962年,吴廷琰同意在胡志明市建立美国驻越军援司令部,巩固西贡安全,扫除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影响。为了防止越共的渗透,在美国的支持下,吴廷琰开始建立“战略村”,将重要地区的农村用铁丝网围起来,村内设置瞭望塔,村庄中心建立集中居住区,将所有的农民迁到居住区,进出战略村都要进行登记,接受严格的审查。吴廷琰将“战略村”当作一项“国策”来执行。反共立场成为吴廷琰集团与美国政府合作的实质基础,“反共”被写入 “南越”宪法。
清除异己
日内瓦会议之后,法国在美国的压力下,假意同意支持吴廷琰,实际上却策划用保大皇帝的堂弟宝惠取代他,而保大皇帝也安排好深得自己和法国信任的阮文馨为总参谋长。吴廷琰上任后,利用美国向保大皇帝施压,逼迫阮文馨离开越南,击败了宝惠。
日内瓦协议签署生效之后,法军的撤出使得南越地区出现权力真空,群龙无首的各路武装力量和宗教派别不容小觑。其中实力最为强劲的三支力量是拥有数万人武装的平川派、高台教与和好教。平川派是依附法国的军事组织,控制了胡志明市的警察部队。高台教与和好教都是具有政治影响力的宗教组织。吴廷琰任总理后,三股势力走上了武装割据的道路。在美国的支持下,吴廷琰派出军警部队,发动了多次战役,大举剿灭平川派。他恩威并施,许诺给予投降的教派武装以政府职位,瓦解了和好教和高台教。1956年,南越境内的教派武装基本被平定,法国驻军也被迫离开南越,吴廷琰的政权基本稳固。
专制统治
1955年,吴廷琰废黜由法国人支持的末代皇帝保大,宣布建立“南越”, 就任总统,建立起个人独裁专制统治。1956年,南越举行“国民立宪会议”选举,吴廷琰的亲信在立宪会议中占了压倒多数。宪法的核心是“总统被授予国家领导权”,据此,总统可以在战争、内乱或者经济危机等“紧急情况”下不经议会发布敕令,可宣布某地区处于“紧急状态”而终止在该地区实施现有法律,可在五年的任期内为“公共安全、秩序、国防”取消所有的公民权。此后,吴廷琰将家族成员安插到各个机要部门的重要位置,他最信任的官员是他的四弟吴廷儒,吴廷儒任勤劳党主席兼总统政治顾问,用秘密警察压制国内反对势力,并沉溺于罂粟;因为吴廷琰未婚,吴廷儒的夫人陈丽春成为事实上的“第一夫人”,在国会拥有极大的影响力;吴廷琰的二哥吴廷俶是天主教顺化教区大主教,掌握国家宗教大权;五弟吴廷瑾是顺化市长,称霸中部越南;六弟吴廷练被任命为驻英国大使。吴氏家族实施统治的主要工具是自己的秘密政党组织“人民劳动革命党”,主要由天主教徒组成的党员们把握了政府机构、军官团和警察局的要职。
经济
经济政策
1955年,南越开始发行南越盾,并实行“自由外汇市场”,规定南越盾与美元的汇率为35:1。1956年,南越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吴廷琰认为,越南的经济发展必须要吸收外国资本投资。1957年,吴廷琰下令设立“工业扩张中心”,其职责就是指导国内外企业家投资,推行以出口为轴心的工业化发展,设立贸易保护措施,实施关税与非关税壁垒。随后,他又宣布了对外国资本十分有利的投资政策,保证在南越投资的外国资本享有税收和汇兑的优惠权,保证不实行国有化。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外资占总投资额的90%。
土地改革
1955年,吴廷琰颁布了有关土地的两部重要的法令:鼓励农民复耕撂荒的土地;稳定地主和佃农的租佃关系;限制大地主阶层的土地占有数量和规模,削弱大地主阶层的政治、经济影响力;引导大地主阶层将资金投入工商业活动;建立专门的行政机构负责农业生产关系管理事务。吴廷琰的土地改革使南越土地兼并规模得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耕地的再分配,谷米生产得到恢复,配套农业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不过,其土地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南越农村的生产关系,非但没有稳定南越农村的局势,反而激化了地主、农民阶层与吴廷琰集团代表的统治阶层之间的矛盾,为后来南越社会的动荡和吴氏政权的垮台埋下祸根。
对外经济
在吴廷琰上任前,法国及其属地是南越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吴廷琰上任后,掀起排法运动,限制法国货物进口,主张发展民族经济,因此南越的民族工业一度有所发展。不过,吴廷琰反法是为了投靠美国,其统治基础是美国援助,美国政府为吴廷琰提供了绝大部分财政资源。美国对吴廷琰政府提供的直接经济援助中,绝大部分为军事援助。1955~1959年,美国对南越的经济援助如下:
(参考资料:)
除了直接经济援助外,吴廷琰政府还接受了美国提供的“贸易化”援助,即同意美国向南越倾销大宗剩余产品,其中包括修建新山一机场、修建胡志明市一边和战略公路等“经济技术援助”。吴廷琰政府对美国货也给予了优惠待遇,市场上的美国商品越来越多,美国逐渐全面取代法国,民族工业在1957年后又逐渐衰退。
军事
1955~1961年间,吴廷琰政权接受的美援高达20亿美元,大部分都投入了军备扩充。南越军队按照美国模式改建为七个野战师,从底层的士兵、技术人员到中高层的官员都由美国进行军事训练。在美国的支持下,吴廷琰大大扩充了正规军、民卫队、保安队,还建立了一个准军事组织“共和青年”。到1962年底,南越的武装部队已经有正规军20.5万人,民卫队10万人,保安队8.5万人,“共和青年”组织成员10万人。
宗教
作为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吴廷琰通过国家行政推行天主教,对南越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造成巨大的影响。其中尤以教育为甚。无论是在开办学校、学制及教学内容上,还是学生就业安排,资源都向天主教人员倾斜。吴廷琰政权还对非天主教学校,尤其是佛教学校实行管制,导致非天主教教育规模的萎缩。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吴庭艳迅速发展天主教区建设,修建天主教徒聚居区和大量教堂、修道院。在官员选拔方面,偏重于任用天主教徒,其核心集团的绝大部分成员也都是天主教徒,这使得天主教徒虽然在人口数量上占较低比重,但却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势力。吴廷琰政权企图通过宗教同化的手段在国家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而忠诚的精英阶层,并通过天主教化改造,在意识形态领域统一整个南越国社会。然而,吴廷琰政权显然忽略了文化冲突的发展规律。在以非天主教徒为主体的南越社会,依靠政治权力推行天主教化,意图替代深植于南越社会的越南本土文化,不仅不能实现文化替代,反而会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
外交政策
与美国关系
1951~1953年期间,吴廷琰旅居美国,并与国会两党政治人物有过相当丰富的交集。1955年,艾森豪威尔政府最终确定,全力支持吴廷琰政权,美国的越南政策将与吴廷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955~1959年间,美国在南越投入了超过10亿美元的军事、经济、技术和物资援助,就人口平均而言,南越是当时世界上美援的最大受益者。
1957年5月8日~19日,吴廷琰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当他乘坐飞机抵达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时,美国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和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亲自前往机场迎接。吴廷琰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发表演讲。随后,吴廷琰访问了密歇根州、田纳西州、洛杉矶和火奴鲁鲁,所到之处都受到了欢迎。1961年5月13日,美国副总统林登·贝恩斯·约翰逊(Lyndon Baines Johnson)访问南越西贡,吴廷琰同来访的约翰逊举行会谈,会谈后双方发表联合宣言。
与法国关系
吴廷琰自称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一贯坚持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立场。早在1950年,吴廷琰就因为反共反法立场被迫流亡海外。吴廷琰接任总理后,法国扶持保大皇帝,支持总参谋长阮文馨,为宗教帮派武装高台教、和好教、平川派撑腰,暗中策划用宝惠替代吴廷琰。吴廷琰在美国的帮助下, 将亲法的阮文馨、高台教、和好教、平川派全部清除干净,1955年,吴廷琰废黜由法国人支持的阮朝末代皇帝保大。法国在南越的势力几乎消亡尽。次年,法军被迫全部撤出越南,结束了法国对越南的殖民地统治。
与澳大利亚关系
1957年9月2日,吴廷琰抵达堪培拉,成为首位到访澳大利亚的外国元首。澳大利亚总督第一代斯利姆子爵威廉·斯利姆(William Joseph Slim)爵士和总理罗伯特·孟席斯(Robert Gordon Menzies)到场迎接,现场鸣炮21响,并且有澳洲皇家空军的战斗机仪仗队从上空飞过,向客人致敬。吴廷琰此次来访的核心部分是在澳大利亚国会联席会议上讲话,澳大利亚众议院议员和澳大利亚参议院议员均予出席。吴廷琰随后又访问了悉尼和墨尔本,参观了维多利亚州的大型水力发电项目雪山计划。访问结束时,孟席斯授予吴廷琰爵级大十字圣米迦勒及圣乔治勋章,这是当时非英籍人士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之一。
其他
为了提高南越的国际地位,吴廷琰前往许多国家进行了外交访问,除了美国、澳大利亚外,还包括:
也有一些国家到南越进行了访问,其中包括:
重要争议
家庭背景
吴廷琰的家族,即吴氏家族,来自17世纪的越南中部,当时他们受到葡萄牙传教士的影响而改信天主教。虽然吴廷琰在公共活动中常常宣称自己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官僚家庭,但普遍的看法是,他的家族最初属于较低的社会阶层。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吴廷可通过科举考试,家族才逐渐跻身于上流社会。
选举舞弊
在1955年的南越全国大选中,吴廷琰赢得了高达98.2%的选票,然而投票结果却出现了舞弊现象。数据显示,吴廷琰在西贡区获得的票数(605,025张)超出了当地登记选民总数(450,000人)的33%。不仅如此,在其他地区,吴廷琰的得票数也同样超过了相应的登记选民数。
家族政治
吴廷琰的统治带有独裁主义和裙带资本主义色彩,他的统治因其家族腐败行为而广受指责。普遍认为,吴氏家族涉嫌参与走私和毒品交易。在南越国,多个关键行业被吴家所控制。此外,他们还通过彩票欺诈、操纵市场以及对胡志明市商人进行经济诈骗来积累财富,甚至挪用美国政府的援助资金。这些积累的财富被转移到了海外银行。在南越政府中,吴廷琰安排了他的几位兄弟和亲属担任要职。
人物影响
正面
19世纪中叶, 法国在与英国的多次殖民冲突中失势后,将目光转向越南,通过中法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印度支那建立起殖民统治。吴廷琰的反法措施,铲除了法国在越南的势力,加速了法国撤出越南的进程,使其得以在民族主义的基础上获得南越社会的普遍认可。在稳固政权的过程中,吴廷琰消灭了宗教帮派武装力量,稳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坚定了美国对他的支持,同时,原本混乱的社会治安有了好转。吴廷琰组织的“全民投票”活动,结束了延续了两千多年的越南皇朝,台湾学者陈鸿瑜认为,吴廷琰通过这种民主形式,和平结束了长达千年的君主制,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进步。
反面
在法国殖民统治时,南越的社会力量就已经呈现出多元化和分散性,吴廷琰执政后,没有为社会力量的发展构建统一的基础,反而因为其专制和腐败引发了南越各群体的强烈反抗,民众对政府更为不信任、不服从。吴廷琰政权的垮台,虽然使得政府与民众的紧张关系在短时期内有了缓解。但是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军人集团缺乏执政的合法性,无法完全填补吴廷琰政权垮台所造成的权力真空。加之军人集团没有执政经验,只能沿用吴廷琰政权时期的政治体制。应对社会冲突时,依然沿袭吴廷琰政权的处理方式,因此在短暂的缓解后,国家与民众的关系更为恶化。而吴廷琰政权的垮台也鼓励了社会团体的反抗精神和行为,进一步促进各个团体沿着各自的理想化方向发展,导致南越社会陷入混乱的无政府状态,引发南越社会长达三年的混乱,其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南越军人统治的终结。
人物评价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认为,吴廷琰排除异己的行动促成了南越的失败。他还表示,正是因为美国允许吴廷琰从政治体系中消除所有有威胁的人,越南共和国失去了很多人才,这才导致这届政府因缺乏人才进行管理,最终溃败。
非洲民权活动家马丁·路德·金在反战演讲《越南背后·打破沉默的时刻》中说,法国战败后,越南本可以通过日内瓦协议实现独立和土地改革。但是美国出现了,他们认为胡志明无权统一这个暂时分裂的国家,从而支持邪恶的独裁者吴廷琰总统。南越农民亲眼目睹吴廷琰残酷地镇压一切反对派,支持剥削他们的地主,甚至拒绝讨论与北方的统一问题,为此感到恐惧。这都是美国支持的结果,随后越来越多的美国军队涌入越南帮助吴廷琰镇压起义。
1954年7月30日法国《民族论坛报》指出,美国斯派尔门红衣主教是吴廷琰的“保护人”,吴廷琰在回国担任“越南国”政府总理前,同红衣主教曾有过正式会谈,就是在这次会谈中,决定了新政府的总政治路线,以及及早把越南从法国联邦拖出来,以便直接置身于亚洲的美国势力范围内。
1954年6月19日越南西贡的《东方日报》指出,吴廷琰的上台是为了加强同美国的关系。
法国总理弗朗斯向美国国务卿约翰·杜勒斯提出,吴庭艳的作为完全是负面的,他并没有接受法美提出的任何一项改革措施,因此并不适合充当南越地区首领。
法国外长弗尔指责吴廷琰利用美国驻越大使柯林斯不在西贡的机会,发动了打击平川派的行动,虽取得了最初的胜利,但对一直以来持续发展的形势并无助益。弗尔认为,若吴廷琰执政下去,南越和越南独立同盟会的斗争中,越盟肯定会胜利,而且会使法国成为南越民众仇视的 焦点,还会破坏法美关系。他提出:“吴廷琰不仅无能而且疯狂,法国不能再同他一起冒险。”
美国记者约翰·梅克林这样评价吴廷琰:“他虽然博览群书,但是几乎在任何问题上都是半瓶醋。他说他相信民主,但是说不出民主是什么。他不能接受批评,更不能容忍有组织的反对派。他说他相信社会‘改革’,但是他对本国的社会状况是如此无知,以至于根本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改革’,也不愿意听别人的意见。”
美国驻越大使柯林斯奉总统艾森豪威尔之命出使越南,他宣布自己的任务是,在任何可能方面帮助和支持吴廷琰政府。他说:“美国的援助是交给政府的,这就是吴廷琰总理的正式政府。”不过,他也指出,美国支持吴廷琰必将导致美国的公信力以及国家利益受到损害。
美国国务卿约翰·杜勒斯认为,美国很清楚吴廷琰的弱点,但他上任后取得的成功显示出他是可以改造的。他还说:“我一刻也不怀疑吴廷琰缺乏许多令人希望具有的品质。另一方面,我们感到支持吴廷琰的决定已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他必须成功,否则整个事情将一败涂地。”
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认为,吴廷琰政权面对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北方越共发动的游击战,他认为只要吴廷琰能够把南越建立成为一个自身过硬的政权,那么来自于游击战的威胁自然可以降到最低。
美国国防部长鲍尔认为,吴廷琰破坏了自己对美国的承诺(指以和平方式解决佛教徒问题),他的行为可以被看做是反美。同时鲍尔还指出,如果继续保留吴廷琰,美国不可能赢得反共战争的胜利,自己在世界的形象也会受到损害。
家族成员
人物轶事
严厉父亲
吴廷琰的父亲是命令型的,他对年幼的吴廷琰影响很大。还是孩子的时候,吴廷琰就不爱吃鱼。可是,基督教徒每周五食鱼的习俗在这个家庭里是严格执行的,即使呕吐也必须咽下去。日常生活都如此严苛,更遑论其他。
天主教徒
葡萄牙人开始在越南传教时,吴廷琰的祖辈就皈依了天主教。到了吴廷琰父亲这一辈时,更为虔诚。无论阴天下雨,吴廷琰的父亲每天早上都会带着一家人前往教堂做弥撒,即使生病不舒服也不能免除。深受父亲影响的吴廷琰,也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父亲本来希望他成为一名神父,从小安排他在教会学校读书,长大后又送他进了修道院,但是,吴廷琰却成为一名政客。不过天主教徒这一身份,在他的升迁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大难不死
1962年2月27日早上,南越两位飞行员范富国、阮文举驾驶战斗机受命到湄公河三角洲一带执行轰炸越南共产党的任务,飞机升空不久,他们突然脱离编队,向总统府方向飞去。总统府的卫队还来不及反应,范、阮驾驶的战斗机已经向总统府左端一角,吴廷琰和弟弟吴廷儒的卧室方向发射了火箭,并投下燃烧瓶。吴廷琰很早起床在房内阅读文件,突然一颗500磅的炸弹直落在他的房间内。但奇迹出现了——炸弹竟然没有爆炸,发射的火箭也没有伤害到吴廷琰,吴廷琰随即跑到地下室避难。
相关纪念
蒙特利尔市圣弗朗索瓦阿西斯公墓(Saint-François d’Assise Cemetery)为吴廷琰竖立了纪念碑。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Ngo Dinh Diem.Britannica .2023-09-22
Ngo Dinh Diem. Biografías y Vidas.2023-09-21
战地摄影:战争史上震撼心灵的瞬间 - 中国军网.中国军网.2023-09-22
The harvard Crimson .The Harvard Crimson, The University Daily.2023-09-21
1957年8月21日参考消息 第1版.cn.govopendata.com.2023-10-07
163. Despatch From the Embassy in Vietnam to the Department of State1.Office of the Historian, 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2023-10-07
1957年9月24日参考消息 第4版.cn.govopendata.com.2023-10-07
2019年11月5日韩国历史上的今天.韩联社.2023-10-07
Martin Luther King, Jr. Beyond Vietnam -- A Time to Break Silence.American Rhetoric Online Speech Bank.2023-09-21
Ngo Dinh Diem.Jean-Pierre Busque.2023-09-21
The Movie Orgy.豆瓣电影.2023-10-07
Hearts and Minds.IMDb.2023-10-07
Bowling for Columbine.IMDb.2023-10-07
Oswald's Ghost.豆瓣电影.2023-10-07
Inside the Vietnam War.IMSb.2023-10-07
The Man Nobody Knew: In Search of My Father, CIA Spymaster William Colby.豆瓣电影.2023-10-07
Liberator of Asia: The True Story of Ngo Dinh Diem.IMDb.202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