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县,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下辖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南部,南宁市西北部。东南与南宁市西乡塘区毗邻,东连武鸣区区,南接崇左市江州区、扶绥县,西临大新、天等两县,北靠铝都平果市。截至2022年,隆安县辖6个镇、4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地为隆安县城厢镇广场路8号。县域总面积2277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3.06万人。

隆安县地势东西高,中部低,两边向中部倾斜。隆安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湿润多雨,雨量集中。日照充足,暑多寒少,冰雪少见,偶有严霜,常风不大。隆安县河流以右江为主,拥有驮玉河、龙翔河、旺林江丁当河等17条支流。隆安县历史悠久,自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史前人类在这里活动的足迹。隆安县自秦朝(前214年-前206年)属象郡地,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宣化县,属宣化县地,归郁林郡辖。唐武德五年(622年),从宣化县分设朗宁县时,为朗宁地,属邕州。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四月,设置隆安县,属南宁府管辖,民国2年(1913年)属南道。(1914年)属南宁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置隆安县。1958年12月,隆安县与武鸣区合并称武隆县。1959年5月10日复置隆安县,治今城厢镇。1971年属南宁地区。2003年属南宁市。

隆安县已初步构建“3+2+3”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即木材加工业集群、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农副食品加工业集群等三大30亿元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两大优势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三大战略新兴产业。隆安县曾荣获“2019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高质量发展进步县”等荣誉称号。截至2022年末,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20.6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661元。三次产业的比重为44.1:21:34.9。

隆安县是中国水稻栽培和种植最早的地方之一,是“那”文化重要的一处发祥地。2013年,隆安县荣获“中国那文化之乡”的美誉;2015年,隆安“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入选中国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广西唯一入选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隆安县境内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8处。境内拥有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4个,并建立了1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平台。拥有龙虎山自然风景区、仙缘谷、布泉更望湖等多个旅游景区。

名称

明嘉靖十二年(1533),设隆安县。以美好寓意命名。意为"兴隆发达、长治久安"。1959年复置隆安县,治今城厢镇。1971年属南宁地区。2003年属南宁市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早在3-4万年前,今隆安地区就已经有人类居住的痕迹了。在春秋战国时期,隆安县属于百越之地。

秦汉至三国

秦朝(前214年-前206年)属象郡地。汉朝(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元)初时归南越国辖地。刘彻平定南越国后,屑桂林郡增食县地。

三国(220~265年)时属孙吴郁林郡增食县地。晋朝(265~420年)属郁林郡增县地(增食县改称)。南北朝(420~589年)时属晋兴郡增翊县地。

魏晋南北朝

晋朝(265~420年)属郁林郡增翊县地(增食县改称)。南北朝(420~589年)时属晋兴郡增翊县地。

隋唐五代

隋朝(589~618年),初时沿袭南北朝,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宣化县,属宣化县地,归郁林郡辖。

唐武德五年(622年),从宣化县分设朗宁县时,为朗宁地,届邕州。至乾元年间(758~759年),邕州添置恩龙县,县治在今城厢镇之南,此为隆安今地独立设县之始。

宋元

开宝五年(972年),撤销思龙县,并入如和县;景裱二年(1035年),如和县并入宣化县,时属宣化县地;治平四年(1067年),宣化县的原朗宁县地划归武缘县,时属宣化、武缘两县地。元朝(1279~1368年)同属宣化、武缘两县地,隶南宁路。

明清

嘉靖八年(1529年)两广总督王守仁奏请增设隆安县建制。嘉靖十二年(1533年)析宣化区思龙乡八图、西乡两图和武缘县永宁乡三图设隆安县,建立县行政机关"县署"。崇祯十一年(1638年)11月27日至12月初七,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前来旅游和考察、路经都结、爱华、联造、百朝、三宝、巴店、县城、榜山、龙床、下邓、那桐、那元、镇流等地。所著《徐霞客游记》中有隆安风土人情的记述。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区废乡图,将全县原设的2乡15图划为5个区31段639村和13圩。1913年属邕南将宣化县恩龙乡的一、五、六、七、八、九、十、十二等8图(今南圩镇、雁江、乔建、古潭4乡镇全境与城厢、叶赫那拉·那桐、杨湾3乡镇部分属地)和西乡的六、八两图(今那桐、小林、丁当3乡镇部分属地),及武缘县永宁乡的三、四、五等3图(今城厢、小林、丁当3镇部分属地)划出,设置隆安县,属南宁府管辖。清朝时沿袭之。

中华民国

民国2年(1913年)属邕南道。(1914年)属南宁道。民国19年属宾阳民团区;民国一21年属南宁民团区}民国。23年属南宁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属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31年属第四区;民国37年,为第十一区(武鸣)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所辖。(1949年)属武鸣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置隆安县。1949年12月,隆安解放时,属左江人民行政专员公署,12月下旬属龙州专区。1950年1月属武鸣专区。1951年1月’25日,政务院批准;撤销武鸣专区,隆安县划归龙州专区;10月19日,省政府第48次会议通过,龙州专区改称崇左专区,隆安县随属崇左专区。1952年8月,属邕宁专区。1952年12月,成立桂西壮族自治区(1956年3月改为桂西壮族自治州),隆安县属之。1958年1月属邕宁专区。1958年11月,邕宁专区更名为南宁专区(1970年改称南宁地区),隆安县仍属之;至今不变。1958年12月隆安县与武鸣县合并称武隆县,属南宁专区。1959年5月10日复置隆安县,治今城厢镇。1971年属南宁地区。2003年属南宁市

地理

位置境域

隆安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南部,南宁市西北部。地处东经107°21′~108°6′,北纬22°51′~23°21′之间,北与百色市平果市相连,西及西南连崇左市天等县、大新县、江州区扶绥县,东南同本市西乡塘区及接壤,东北邻本市武鸣区,县境东西最大横距77千米,南北最大纵距56千米,总面积2277平方千米。

气候

隆安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湿润多雨,雨量集中。隆安县年平均降水量为1301.0毫升,多的1959年达1761.6毫米,少的1962年仅1057.1毫米,年际相差704.5毫米。隆安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28.4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35%。日照时数最多的1963年达1933.5小时,最少的1984年仅987.4小时,年际目差946.1小时。隆安县年平均气温为21.6°C。年平均气温最高为1963年,达22.2°C,最低是1984年,只20.9°C,年际变幅1.3°C。历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6.5°C,平均最低气温18.5°C,相差8°C。常年最热月为7月,平均最高气温33.1°C,常年最冷月是1月,最低气温9.7°C。隆安县历年各月风向最多为东南风,其次是西北风,最少是西南风。隆安县有霜期平均初日为12月15日,平均终日为次年1月7目。

地质

地层

早古生代和三叠纪地层占全县总面积的4/5,寒武纪与新生代地层占。l/5,缺失奥陶纪志留纪、晚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地层,按地层生成时代,由老到新包括:寒武系、泥盆纪、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第三系、第四系,以泥盆系分布最广。寒武系出露于西大明山一带和龙江(宁江区)附近,为一套灰绿色中厚层状长石石英砂岩页岩或泥岩,类复理石韵律发育。泥盆系广泛分布在屏山、古潭、叶赫那拉·那桐一带和丁当乔联、南圩镇与都结叟明等地。石炭系分布在都结、布泉、乔建一带及敏阳、丁当等地,与下伏泥盆系为连续沉积。二叠系分上、下统。其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与石炭系呈整合关系。三叠系分布予布泉一城厢和雁江一敏阳一带,为主要地层之一。与二叠系整合接触,最大厚度为5498米。据岩性及化石可分中、下两统。第三系主要分布于雁江、城厢一带与白马、那重等地;属早第三纪陆相断陷盆地沉积,与下伏老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第四系分布于那桐、丁当和城厢、雁江等地,主要为河流冲积层。据化石和河床阶地与溶洞的高度分为更新统和全新统。

地质构造

隆安县地质构造轮廓清楚,形态多样。构造线方向以东西向为主,其次为北西、北东或南北向。褶皱构造按形成时期划分,有加里东期褶皱印支期褶皱和喜马拉雅期褶皱。断裂构造以右江断裂带规模最大。加里东期褶皱主要分布在西大明山地区。由寒武系类复理石砂页岩组成,轴向大致东西,具紧密复式线状特征,对称性和相似性较好。印支期褶皱分布很广,有开阔型与复式线状型两种褶皱。喜马拉雅期褶皱见于雁江、城厢、白马等地。右江断裂带大致平行右江展布,走向北西——南东,向西北延伸经平果市田东县百色市直达田林县,往东南延至南宁市附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较著名的一条大断裂带。

岩石特性

县内岩浆岩甚少,分布零星,约占县总面积2%。按形成方式可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两类。喷出岩见于都结北部、杨湾銮正、坡厢东部和敏阳至小林一带,呈带状或环状展布。为一套海相酸,性火山岩;属早三叠世海底喷发产物。侵入岩,据其岩性及产状又可分为酸性侵入岩(隐伏花岗石)和酸性、基性岩脉。隐伏花岗岩位于西大明山主峰北侧与崇左市交界处,地表显示面积约3.3平方千米。花岗岩潜伏地下,故称之隐伏岩体。基性岩脉见于屏山、杨湾銮正等地。呈脉群,主要产于北北东向、北西向节理中。酸性岩脉见于西大明山主峰附近及龙江南部,数量较少,有石英斑岩及花斑岩两种岩脉。

地形地貌

隆安县地势东西高,中部低,两边向中部倾斜。隆安县地处桂西南岩溶山地,两面高山环绕中部沿右江河谷较低,呈北西至南东方向弧峰残丘带状平原,西南面的都结、布泉、屏山县一带为峰丛洼地、峰丛谷地,整个地势略向东南方向倾斜,东北面由碎峭岩组成的中低山和低山丘陵,中部为谷地和峰残丘平原,右江从西北向东南方向流经县城斜贯中部。

地貌主要分为山地、丘陵、平原、山丘。隆安县山地面积约75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33.11%。可分为中山、低山和岩溶石山。中山见于屏山乡境内的西大明山、小明山地区。低山山顶平均海拔500~800米,相对高差50~300米。岩溶石山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差100~300米。全县丘陵面积1036.1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45.75%。按形态分高丘、中丘和低丘。高丘海拔250~500米,遍布全县各地;内丘县海拔100~250米,分布全县。低丘海投100米以下,散布各乡镇。县内平原面积478.6平方千米,占总面积21.14%。又可分为冲积平原、溶蚀平原和剥蚀堆积台地。冲积平原分布于右江和丁当河两岸,面积212.7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9.39%。溶蚀平原分布杨湾、南圩镇都结乡诸乡东部及雁江的西北部,面积55.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2.45%。剥蚀堆积台地分布雁江、城厢、那桐、乔建镇、丁当等地,面积210.47平方千米,占总面积9.30%。县内多山,除南部有著名的西大明山脉外,其余皆为脉络不清的石山、土岭或丘陵j全县平均海拔500米以上的山丘有150座。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隆安县地表水以右江为经,随山岭走向注入右江。右江,《明史地理志》称南盘江,民国县志称西洋江剥隘河澄碧河百色市汇成右江;穿流田阳区田东县平果市,在本县西北的雁江镇和济村那禄屯北面入境沿东南方向流经雁江、城厢、南圩、乔建、小林、那桐、丁当;7乡镇的22个行政村,接纳驮玉河、龙翔河、旺林江、丁当河等17条支流,进入那桐镇境后弯成9曲13湾,至丁当乡联合村曲流屯流往南宁市远郊那龙乡后注入邕江。境内全长88千米。

驮玉河

濑江与驮好河在距东义村驮玉屯3.5公里处的河段上汇合而成,至该屯北面注入右江

杨湾河

旧志称驮良溪或百耿溪。源头有三:一出自杨湾乡百朝村的龙体涌泉,为核汤清河的干流;二出该乡爱华村顿爱屯的山下涌泉,流经货铜注入杨湾河干流,属夏溢冬涸的季节河;三出自爱华村内厢屯的山下涌泉,泻下喷珠崖,流经联造村,至百朝村最秀屯纳入杨湾河。三源汇合后流向城厢镇四兴、西宁两村,至百馱屯注入右江。全长20公里,流域面积60平方公里。

龙翔河

龙翔河由禄水江与罗兴江于乔建镇博浪村龙床屯西侧汇合而成,注入右江。全长1.5公里,平均坡降9.66米/公里,天然落差14.5米。流域面积2091.6平方公里(地面补给779.8平方公里,地下补给1311.8平方公里)。

丁当河

丁当河旧志称可泸江。从武鸣县锣圩乡岂财村南面流入本县丁当乡华岳村境,流经订当、保湾、白马诸村,从白马村兰马屯东侧注入右江,全长35公里。河口以上集水面积4013平方公里,其中县境内388平方公里。

旺林江

旺林江源于小林乡旺中村也旺屯西侧的响源泉。至小林村登秀屯东北角后流分两支:一支流下旺中村与那萎溪汇合,另一支漫出该屯东南跌流右江,形成瀑布,响闻数里。

布泉河

布泉河源于天等县中、西部的峰林、峰丛谷地,流至龙翔村全部转入地下经流,经龙洞、驮塔、上买(均属天等县)、岑山,至布泉坪的发达山下涌出地面,统经龙会、巴香、龙礼、多林、四联而汇入更望湖,再潜入暗河,从南圩乡古信村的老虎岭下冒出,为罗兴江的主流。全长23.8公里,平均坡降0.97米/公里,天然落差23米。

湖泊

更望湖

更望湖位于县城西南38公里的布泉、南圩镇、屏山3乡交界处。更望湖源头来自布泉河,是个季节性天然湖。此湖经地壳下降运动后,浅处通道收堵,消水不畅,造成积水,是地表和地下水汇集贮存的天然水库。

地下水

隆安有105个地下水点、12个地下富水地段和18条地下河;枯水期流量9.038立方米每秒;年径流量4.01亿立方米。地下水的类型-,主要有岩溶水和裂隙、裂隙孔隙水;水质属碳酸钙型,低矿化淡水,矿化度大理石地区一般每公升为100~300毫克,砂质岩地区每公升为70~200毫克。

水利

隆安县共有在册38座水库,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6座,小型水库29座。

布良水库

布良水库位于隆安县都结乡三乐村境内,因水库西端有一泉名为布良(壮语)而得名。水库始建于1970年7月,1973年4月建成,最大坝高30.92米,坝顶长度220米,坝顶宽度10米。截至目前,该水库集雨面积达19.75平方公里,总库容163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350万立方米,最大泄洪量98.2立方米每秒。

土壤

隆安县有6个土类,16个亚类,53个土属,117个土种。其中水田1个土类,6个亚类,20个土属,60个土种;早地5个土类,9个亚类,20个土属,38个土种;林、荒地4个土类(比旱地少沼泽土1个土类),9个亚类,15个土属,21个土种。分别为水稻土、赤红壤、生石灰(岩)土、紫色士、冲积土、沼泽土。

水稻土面积19.44万亩。平原,丘陵和山区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于右江两岸的雁江、城厢、南圩镇乔建镇、小林、那桐、丁当等乡镇。土种黄泥田面积2.69万亩。黄泥田剂面性状:0~10Cm处,灰黄色,粘壤质,小块状结构,根系粗多,酸碱度(PH值)5.8,有机质3.4%,全氮0.187%,全磷0.073%,全钾1.34%,速效磷5PPm,速效钾12PPm,代换量11.4mE/100G。

赤红壤旱地有1个亚类、5个土属、14个土种,林、荒地有1个亚类、4个土属、9个土种。旱地面积有12.68万亩,林、荒地面积有50.33万亩。遍布全县各乡镇。(亚类)面积43.9%,土种赤红土面积4.49万亩。赤红土剖面性状:0~18cm处,栗色,粘质,块状,疏松,根系粗多,有少量铁子,PH值6.0,有机质4.53%,全氮0.053%,全磷0.119%,全钾1.33%,速效磷2PPm,速效钾139PPm,\u003c0.01mm粘粒61%。

石灰(岩)土旱地有2个亚类、2个土属、6个土种,面积52208亩,林、荒地分3个亚类、3个土属、3个土种,面积49.16万亩。分布于有石灰(岩)土的各乡镇。

紫色土旱地分有3个亚类、6个土属、6个土种,面积3631亩,林、荒地分3个亚类、5个土属、5个土种。面积7410亩。主要分布在雁江、丁当、屏山等乡镇的紫色岩(丘)地带。

冲积土旱地分有2个亚类、6个土属、6个土种,面积28774亩,林、荒地分的亚类、土属、土种与旱地相同,面积2065亩。分布于有河流或洪水冲积的地方。

沼泽土旱地只有一个土种,面积300亩,分布于丁当乡联合村。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隆安县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 73.02 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 21.75 亿立方米,地表、地下水资源总量为92.62 亿立方米。境内河流众多,水量充足,年均流量611.50m3/s,年径流量192.81亿m3。县境内地下水源丰富,有105个地下水出口点,其中有12个地下富水段和18条暗河。地下河的类型主要是岩溶水、裂隙水等,多年平均流量12.5m3/s,枯水期流量为9.2m3/s。

矿产资源

隆安县矿产资源种类较多。有煤、锑、铅、锌、钨、铋、水晶、磷、石膏等9个矿种,形成小型矿床一处、矿点6处、矿化点6处。

煤,分布于白马、那郎、落岭等地。白马煤矿床位于丁当乡的白马村附近,东南延至南宁市市郊那龙乡那塘村,有3个含煤段,22个煤层,储量7176万吨,已开采多年。

水晶主要分布于屏山乡境内,有矿床1处,矿化点11处。水晶矿床位于群力村李屯附近;属堆积型,矿体17.56万立方米,含压电水品3.05—8克每立方米,大单晶0.132克每立方米,探明储量有压电水晶444公斤、大单晶11公斤、单晶240公斤、熔炼水晶334公斤。

磷有矿点1处,位于古潭村西南3千米处。含磷共12层,达到工业要求白争有2层,矿体均长400米厚。0.2~1.08米,含五氧化二磷14.6~15.9%,探明远景储量9.8干吨。

石膏有矿化点1处,位于那朗村伏律屯东北侧。含矿层厚约3米,单个细脉长2~3米,厚2厘米,无工业价值。石灰岩白云岩遍布全县各地。目前多处开采用作建筑石料及烧制生石灰、水泥原料,开发前景广阔。

粘土沿右江岸阶地冲积层中分布的亚粘土和岩溶洼地、丘陵地带的褐色粘土,是烧砖瓦的上等材料。金属矿钨、铋仅有西大明山矿点1处,位于主峰北侧;矿化带长100米,宽约70米。

铝锌分布于屏山乡境内,有矿化点2处,均位于西大明山北侧。锑有堂明矿点和来矿化点。金:乔建、屏山两乡镇农民沿瀑水江上游淘洗沙金,收获颇多。惟资源不清,有待勘查。钛铁:县境右江两岸农民沿江淘洗钛铁矿砂,年产钛铁约200吨。

土地资源

隆安县现有耕地45186.58公顷(677798.70亩)。旱地34044.39公顷(510665.85亩)。园地23317.60公顷(349764.00亩)。林地140287.47公顷(2104312.05亩)。草地1185.24公顷(17778.60亩)。湿地102.88公顷(1543.20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352.02公顷(95280.30亩)。交通运输用地4803.76公顷(72056.40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852.51公顷(102787.65亩)。

森林资源

截至2021年底,隆安县境内林地140287.47公顷(2104312.05亩)。其中,乔木林地57156.72公顷(857350.80亩),占40.74%;竹林地2605.87公顷(39088.05亩),占1.86%;灌木林地77209.21公顷(1158138.15亩),占55.04%;其他林地3315.67公顷(49735.05亩),占2.36%。

生物多样性

植物

隆安县境内拥有植物种类157科583属1200多种,其中药物占713种;属国家重点一、二级保护植物的有石山苏铁金毛狗香樟木任豆蚬木蒜头果等共6种;属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有植物的有石山楠、黑格木米念芭蝴蝶藤、肥牛树、广西九里香、龙州细子龙等7种;属龙虎山特有植物的有毛瓣金花茶、石山蜘蛛抱蛋、棒蕊蜘蛛抱蛋、伞柱蜘蛛抱蛋、隆安蜘蛛抱蛋、广西球子草、长穗开口箭等7种。

动物

隆安县境内拥有野生脊椎动物215种,其中哺乳动物50种,鸟类132种。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有黑叶猴熊猴蟒蛇猕猴、鸳鸯、冠斑犀鸟白鹇大灵猫小灵猫等共26种;属广西地方重点保护动物达89种。拥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冠斑犀鸟、白、绿背金鸠白喉斑秧鸡褐胸山鹧鸪黑冠黄鹎蓝须蜂虎冕雀印度寿带、猕猴等。

自然保护区

龙虎山位于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乔建镇和屏山乡境内,地处北纬22°56'-23°00',东经107°27'-107°41'之间,距隆安县城35千米、距南宁市约83千米。现有面积2255.7公顷。龙虎山地处北回归线,属广西北热带石灰季节性雨林,植物区系属印度—马来西亚热带植物区的中越边境植物省。

景区由30座大小石山(碳酸盐岩地貌)、14座土岭(砂页岩地貌)、16道洼沟、1条江流和10个小[山弄]场组成。总面积1.3万亩(约合8.6平方千米),天然林面积3000亩,森林覆盖率达97.2%。龙虎山处在北回归线以南55~60千米,年平均气温21.8℃,是广西南亚热带石灰岩地区季节性雨林保存较好的区域之一。

自然灾害

隆安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旱灾、水灾和寒害、风、雹和雷击等灾害也有发生。

旱灾是隆安最为严重的农业气象灾害。据县水电局1983年搜集整理的资料,从睨嘉靖十二年(1533年)至1985年的452年间,本县发生严重干旱21次,平均每21.5年遭灾一次。

隆安水灾主要因下半年连续大暴雨,江水陡涨,倒灌沿岸大小支流,致使平原地区雁江、城厢、乔建、那桐、丁当等乡镇的低洼地受涝成灾;石山地区都结、布泉、屏山、南圩镇等乡,则因山洪暴发而发生内涝,淹没部分村庄、田园。

寒害主要是指低温烂秧天气、寒露风和霜冻,是隆安主要的农业灾害之一。低温烂秧天气在1959~1985年的气象资料记载;隆安县发生的低温烂秧天气(低温指日均气温≤12°C),平均每年12天最长的达28天,50%年份在13天以上,22%年份在20天以上。寒露风天气是指在每年“寒露”前后,由于: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影响,日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21°C,并持续‘3天以上的天气。寒露风天气持续时间越长,晚稻空率就越大,是隆安县农业生产的大灾害。霜冻1958~1985年,隆安县出现霜冻有19年,无霜冻9年。

风灾是隆安县大风造成的灾害,史料记载不多。民国19年(1930年)3月,狂风暴雨袭击县城,来势凶猛,大树连根拔起,文庙屋顶脊及两旁脊连瓦被风席卷向后脱落净尽。民国30年(1941,年)4月初,飑线风过境,南圩乡新南街30多幢民房被刮倒,死2人,伤5人;博恭乡公所(今鹭小学)瓦片被刮飞,大树被刮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据县气象站测报,全县平均每年出现4次8级或8级以上的大风;但造成严重灾害的次数不多。

冰雹一般是35月间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影响而发生,其他时间出现少,危害轻。

据县气象站测报资料,1959—1980年(此后无统计数据),本县发生雷击1896次,平均每年86.7次。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隆安县下辖6个镇,4个乡。县政府驻地为隆安县城厢镇广场路8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全县户籍人口419094人。全县人口出生率6.88‰;人口死亡率7.95‰,比上年提高0.5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07‰,比上年下降1.51个千分点。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3.06万人,比上年增加0.28万人,同比增长0.9%,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58万人,比上年增加0.25万人,同比增长2.2%,城镇化率35.03%,比上年提高0.47个百分点。

截至2020年11月,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70963人,占52.58%;女性人口为154177人,占47.4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10.89。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5038人,占23.08%;15-59岁人口为186970人,占57.50%;60岁及以上人口为63132人,占19.4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7296人,占14.55%。全县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10307人,占33.9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14833人,占66.07%。

民族

隆安县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5215人,占4.68%;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09925人,占95.32%,其中壮族人口为305343人,占93.91%。全县各民族人口的分布呈互相交错杂居的状况,其中壮族在县内分布最广,可以说城镇乡村均为壮族聚居。汉族除散居于机关、学校、厂矿场及各圩镇街道外。瑶族人口主要聚居在城厢镇的东信村、东安村和丁当镇的红阳村、定坤村。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3955人,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0970人,其中壮族人口增加18769人。

语言

隆安县壮族群众以讲壮语为主,瑶族讲瑶话,住在农村的汉族多讲平话。长期以来,由于壮、汉、瑶等兄弟民族和睦相处,频繁交往,汉、瑶族人民多会讲壮语,因此在一般人际交往,经商买卖,以及乡村的集会、宣传等活动,多讲壮语。

壮语与汉语同属汉藏语系,语法结构大体相同,但构词法有所差异。壮语的名词可以单称固有词,如"牛"叫"waiz”“果"叫"mak"。但也可以在这些名词的前面冠上一个与它相应的表示事物的类别、性质的量词或词头,其意不变。如"水牛"、"果树"、"房子千"等。壮语与瑶话原来音韵差别很大,但后来由于民族间频繁交往,差异已逐步缩小。如"天星",原来瑶话谈为"脑厚"(汉语)音音),现在读为"鸟钱",与壮话读音"脑内"近似。

隆安县壮语有中部、南部方言之异,汉族平话与瑶话也相去甚远。现以天文、地理、人事、饮食、衣物、房屋、器具、禽兽等七类汉语常用词,分别与壮语、瑶话、汉族评论方言对照。壮语中部方言以城厢镇为例,南部方言以都结乡为例;汉族平话方言以宝塔村也陈屯为例;瑶话方言以东信村比旺屯为例,列表于后,以辨别各种方言。

宗教信仰

隆安县境内宗教信仰只有基督教,没有其他宗教信仰。截至2022年境内没有宗教活动场所。2006年,隆安县有基督教私设聚会点6处,信教群众131人,参加宗教活动的有100人。

民国期间,隆安县有极少数人信仰基督教。民国25年(1936年),有3个基督教传教士从武鸣区到隆安县城传教。他们在县城内街曹长盛铺号的对面房(今县武警中人楼房)设福音堂。民国前后,隆安县城乡昔遍设有寺庙。据民国二年编印的《隆安县志》数在县城附近的寺庙有:城隍庙、关帝庙、观音庙、北帝庙、三界庙、刘猛将军庙。

经济

综述

隆安县已初步构建“3+2+3”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即木材加工业集群、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农副食品加工业集群等三大30亿元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两大优势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三大战略新兴产业。其中重点项目主要包括广西汇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农产品加工基地项目、三礼电子南宁生产基地技改项目、药园制药厂“研联体”创新基地的建设和示范项目等。重点企业主要有鸿博药业、广西药物植物园制药厂、腾裕纸品、南宁凯莱投资有限公司等。2020年隆安县荣获2019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高质量发展进步县。

截至2022年,隆安县地区生产总值120.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661元。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24亿元,同比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25.34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工业增加值17.82亿元,同比增长3.7%;建筑业增加值7.55亿元,同比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42.11亿元,同比增长2.1%。三次产业的比重为44.1:21:34.9。隆安县2022年生产总值在南宁市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三位。

第一产业

隆安县第一产业在三大产业中占比最大,为44.1%,第一产业2022年总产值为53.24亿元。隆安县已基本形成以蔬菜、畜牧和林果为主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主要有香蕉、火龙果、沃柑、香米、桂西牛、丁当鸡等“那之乡”系列。其中特色养殖业有肥牛、黑山羊、生猪、肉鸡。特色农产品有“绿水江”香蕉、“西秀山”雁江香米、“桂族”火龙果、“丁当”鸡等。境内第一产业重点企业主要有正邦、富凤等。重点项目主要包括隆安县那之乡柑橘产业核心示范区、隆安县富凤种猪产业核心示范区、隆安县那之乡青柚产业核心示范区等。

截至2022年,隆安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81亿元,其中,农业产值56.2亿元,林业产值3.25亿元,牧业产值14.75亿元,渔业产值2.54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05亿元。全年肉类产量4.4万吨,年末生猪存栏37.86万头,禽蛋产量4342吨,蚕茧产量610.68吨,水产品产量1.38万吨,同比增长5.6%。全社会木材采伐量40.49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3.9%。更新造林1725.47公顷。

第二产业

隆安县第二产业在三大产业中占比最小。为21%,第二产业2022年总产值为25.34亿元。隆安县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工业为第二产业主导产业。其中重点产业主要包括农副食品、木材加工、新型建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其中重点企业主要包括得力木业、乐林林业、隆安海螺水泥、广西工凯重工制造有限公司等。重点项目主要有壮美那食品深加工项目、三礼电子电感线圈项目、绿色智能制造环保设备生产项目。

2022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4%。规模以上工业行业大类中,完成产值比重最大的分别是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等七个行业,累计完成产值85.8亿元。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72家,比上年增加12家,其中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25家。年末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9家。全年建筑施工企业(资质企业)完成施工产值3.89亿元。

第三产业

隆安县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占比34.9%,第三产业2022年总产值为42.11亿元。现代服务业为隆安县第三产业主导产业。其中重点产业主要包括电子商务产业、健康产业、商贸业、旅游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等。其中重点项目主要包括隆安县宝塔山景点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提升项目、隆安县宝塔山亮化改造工程、隆安建材家居市场项目、隆安县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项目等。其中重点企业主要有隆安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鸿博药业、广西鑫凯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

截至2022年,隆安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5亿元,同比下降3.8%。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26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19亿元,同比增长6.8%。批发业零售额1.69亿元,零售业零售额9.61亿元,餐饮收入1.14亿元。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4.92亿元。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44.98亿元。

经济功能区

隆安华侨管理区

隆安华侨管理区前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营浪湾华侨农场,于2007年12月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依法享受自治区级(省级)经济开发区优惠政策的工业集中区,属于广西A类工业园区。园区区域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均属国有土地,园区拥有20平方公里的总规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截至2022年末,隆安县农民工创业园第一、二、三、四期完成建设,引进企业59家;华侨管理区实现多个项目竣工投产,7个工业项目进入投资库。202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91.93亿元,同比增长33.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66亿元,同比增长8.8%;完成工业投资11.99亿元,同比增长19.6%;完成技改投资7.45亿元,同比增长98.8%;全年招商引进项目21个,合同总投资额25.9亿元,签约固定资产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行业龙头项目11个,总投资24.12亿元,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家。

重要企业

广西鑫凯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广西鑫凯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03月15日在隆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5亿元,位于广西南宁市隆安县那桐镇,隆安华侨管理区内,公司主要经营工业油脂(植物油、油脂类、其它合成油)、生物柴油(脂肪酸甲脂)加工及销售;环氧大豆油、生物增塑剂生产与销售;传导液销售;生物能源开发利用;自营和代理一般经营项目商品的进出口业务。为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公司于2021年4月27日通过法院拍卖,获得位于隆安县那桐镇三环大道一号原广西合众能源有限公司资产及土地的经营许可权,占地约200亩。 鑫凯隆公司依托管理区产业发展优势,投资新建年产30万吨生物柴油项目,预计总投资5.5亿元。

隆安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隆安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市隆安县南圩镇,成立于1999年1月8日,2011年9月16日加入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亿元,是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主厂区紧靠隆安县城,交通便利,距南百高速公路12公里,距首府南宁85公里,距南宁国际机场110公里。公司主要经营熟料、水泥、骨料的生产销售,现有一条日产汽车公司4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以及配套的7.5MW余热发电系统;一套Ф4.2x14m带辊压机的水泥磨系统,一套Ф4.2×13m带压机的水泥磨系统;-一条200万t/a石灰岩新型材料生产线。公司年可生产熟料180万吨,水泥200万吨,骨料200万吨。公司生产的"海螺牌"水泥被广泛使用于云贵高铁、贵南高速铁路贵隆高速公路、平南高速公路、桥梁、高层建筑等重点工程项目,产品品质得到了广大客户的高度认可。公司先后获得南宁市先进单位、南宁市农村推散示范企业、广西壮族自治区智能工厂示范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15年末,普通中学16所,与去年持平;在校学生12032人,比上年减少3892人;毕业生3720人,比上年减少745人。小学125所,比上年增加2所;在校学生30710人,比上年增加910人。幼儿园152所,在园幼儿人数19277人,比上年增加1083人。全县专任教师2598人,比上年同期增加531人,其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42人,普通中学教师750人,小学教师1262人,幼儿园教师544人。

隆安县第一中学

隆安县第一中学创办于1956年,是一所县办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29354㎡,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22人,在编教职员工63人。在编在岗66名教职员工中,专任教师63人,师生比为1:12.5。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其中高于规定学历的教师数为48人,占78%;高级教师6人,一级教师54人,聘任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数为39人,占62%。近年来,先后荣获“隆安县中小学常规管理优秀单位”“隆安县十佳学校”“南宁市文明单位”“南宁市‘两基’巩固与提高先进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学校”等光荣称号。

卫生健康

截至2017年末,隆安县各类卫生机构241个(含个体),其中,医院、卫生院1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机构病床数1691张,与2014年相比略有减少。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37人,比2014年增加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84人,比2014年增加23人,注册护师、护师609人,比2014年增加30人。

科技

截至2016年9月底,隆安县专利申请量116件,同比增长132.00%,其中发明专利77件、实用新型20件、外观设计19件;专利授权量32件,同比增长52.38%,其中发明专利14件、实用新型18件;有效发明30件,比上年增长87.50%。

文化事业

截至2015年末,隆安县有艺术表演团体65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106.77千册、件。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0个。

隆安县文化馆

隆安县文化馆成立于1952年,馆址设在城厢镇拱搁街望江楼。1957年迁至县人民委员会大礼堂。1964年迁移至现今馆址,位于隆安县城厢镇文化街10号,毗邻县城商业中心,单独建馆,馆舍建筑总面积为2785平方米。

隆安县文化馆现为国家一级馆,馆内开设有音乐、舞蹈、美术、戏剧、文学等艺术门类,常设演出、展览、培训、讲座等10项免费服务项目,相应的1000多平米厅室全面对外开放,设有群众文艺创作及辅导部门,配备相应的辅导专业人员。隆安县文化馆先后荣获“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保护先进单位”“隆安县‘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

环保

截至2022年末,隆安境内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6%,右江河、武鸣河2条主要河流考核断面水质100%达标。2022年,隆安县环境空气质量持续优化,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连续5年稳定达标。其中2020年PM10年均浓度为34微克每立方米,同比2015年下降49.3%,PM2.5年均浓度大幅下降,2020年达到21微克每立方米,达到南宁市下达的控制目标26微克每立方米,同比2019年降幅达19.2%。

隆安县推进实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重点排污企业减排和养殖业污染治理等项目,污染减排取得明显成效。通过隆安县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提标改造工程和城区配套管网改扩建工程等措施,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85.6%,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全县城镇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共建设1座县级生活垃圾填埋场,6座垃圾处理厂,11个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站。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隆安县有持证残疾人13855人,新办687人,到期换证381人,等级变更122人。审核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45家企业和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78人。帮助13299名持证残疾人参加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代缴资金425.568万元。全县已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残疾人1792人,帮助3962名残疾人正常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县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59088人次472.70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43922人次351.38万元。隆安县拥有一个隆安县社会福利院。

截至2022年末,保费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39.8%;人寿保险保费收入1.05亿元,同比下降12.5%。全年各项保险赔款及给付8096.51万元,其中,财产保险业务赔款及给付6514.3万元;寿险、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1582.2万元。

交通

综述

隆安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县城距离自治区首府南宁市中心80公里、距机场70公里,属南宁市“一小时经济圈”,有南昆铁路南百高速公路、南百二级公路、那桐至天等二级公路、以及右江河道穿境而过,是大西南铁路、公路、水路的重要交通枢纽。 交通的便利使县市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也让隆安逐渐成为南宁市旅游的“后花园”。

公路

隆安县境内高速有广州—昆明高速公路、隆安互通G80南百高速。隆安县境内省道有S215线。隆安县的国道包括G324线和G358线。这两条国道交汇于隆安县那桐镇,G324线和G358线纵横交错,贯穿整个那桐镇。目前隆安县境内公路总里程1117.605公里,其中农村公路总里程840.833公里(包括县道168.263公里,乡镇道198.967公里,专用道6.50公里,村道467.103公里)。

省道S215连接平果市、隆安县、西乡塘区扶绥县,是隆安县连接县(市)的重要干线。S215隆安至古潭公路项目起点位于隆安县城(接S215平果经驮湾至隆安项目重点附近),途径隆安县农民工创业园、隆安宝塔医药产业园、南圩镇、乔建镇,终于古潭乡,主线总里程约34.75公里,同步设置宝塔码头疏港道路连接线0.444公里、隆安东站连接线(属S309路线)1.6公里。

铁路

隆安县是大西南铁路、公路、水路的重要交通枢纽。隆安县境内有火车站1个,为隆安站。隆安县的铁路主要有南凭高铁、南崇铁路隆百铁路。截至2020年,隆安县铁路总里程为68千米。

隆安站

隆安站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城厢镇,离南宁站93千米,离昆明站735千米。

公共交通

隆安县共有13条公交线路。共有48辆公交车辆。截至2020年末,隆安县道路客运企业共投入运营车辆137辆,共完成客运量10535人次。其中投入公交车79辆,开行668班次,完成客运总量9202人次;投入出租汽车16辆,接送乘客约110车次,客运量为331人次;投入客车42辆,共开行106班次,完成客运总量1002人次。截至2021年末,隆安县全年旅客运输总量217.32万人,同比增长25.4%。

人文

综述

隆安县有着“中国那文化之乡”的美誉。这里河道纵横,湿地密布,水、土、热资源丰富,发展稻作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孕育出了极具特色和价值的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境内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8处。拥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2项。

文物古迹

隆安县境内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

娅怀洞遗址

娅怀洞遗址位于乔建镇博浪村博浪屯的一座孤山上。2014年被发现,总面积约100多平方米。发掘从2015年6月开始,分为A、B、C、D四个区,总揭露面积40多平方米,发掘深度近8米,文化堆积厚度约5米。娅怀洞遗址有非常丰厚的连续的地层堆积,在地层里富含了不同时期史前人类生产生活留下来的遗物和遗迹。这些遗物和遗迹,对研究先民在这个地区的生存演化发展以至跟现代的衔接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2019年10月16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鹤岩摩崖石刻

白鹤岩摩崖石刻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隆安城厢镇国泰社区电力大厦西北3000米白鹤岩洞口石壁上,刻于清代,石刻分有7处,其中洞口东面石壁有4处石刻,石刻大小不一,洞口南面石壁另有3处石刻,石刻大小不一,石刻由隆安县知县钟孚吉撰文。石刻阳刻、阴刻均有,隶书字体,石刻少的4个字,多的有3百多字,字径大小不一。内容主要为描述洞内自然景物。该岩洞深55,宽、高各7米,分前后两洞,洞口原建有亭阁,民国二十七年被拆除。在198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5月,隆安县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2项。

雁江炮狮

雁江镇舞炮狮从明末清初流传至今,已有两百年历史。炮狮由狮头、狮身、狮尾三部分组成。狮头,先用竹篾编扎成形然后用纸糊,再请画师画彩涂漆。狮身,大多数用花纹红布系到狮头而成。狮尾,用染红的浙江络麻捆扎成把。舞炮狮前先把炮狮拿到文武庙参拜,让菩萨给炮狮点睛开目。舞炮狮由两人组成,一人舞狮头,一人摇狮尾,同时抖牵狮身互相配合舞动。每个舞狮团队包括彩灯彩旗队、锣鼓唢呐奏乐队、面具面功夫武行队、光棒赤身戏逗花炮硝筒浪人队共4个队人员。2013年7月,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春牛舞

春牛舞起源于清代光绪二年(1874年),据说是从广西贺县(今贺州市)传入隆安县境内,主要流传于城厢镇的振东、小林、敏阳等地,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春牛舞是以打击乐为伴奏乐的民间舞蹈,乡土气息十分浓郁。表演时一般由三个演员扮舞,用小锣伴奏,主要道具有“春牛”、犁”,一人舞牛头,一人舞牛尾,一人扮演农夫。春牛舞表演时,农夫跟在“春牛”后面,做犁田动作。 2013年7月,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习俗

那桐“四月八”农具节

那桐壮族农具节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行,源于富于壮族古老的敬牛习俗,形成于明代万历、天启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主要内容有祭祀、游花炮、唱戏、山歌演唱、抢花炮等文娱活动和百家宴,而农具展销则是最为重要的内容。每年参加农具节的人数多则达十几万人。农历四月初八是壮族传统文化中牛的生日,壮族民众在这一天不但不让牛下地干活,还要对牛照料有加,同时也借此机会修缮、添补农业用具。后来,随着汉文化进入壮族地区,隆安壮族农具节又融入了佛、道等民间信仰因素,在节日期间还要祭拜佛祖、玉皇大帝等神祇,以期获得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清代初年至康熙,隆安一带壮族地区商品经济有所发展。每到四月初八农具节,村民们都纷纷赶到隆安那桐街三界庙聚会,互相交流农具,同时敲锣打鼓、演社戏、对唱山歌、祭祀祖先和神灵,并举办百家宴。于是,一年一度的那桐壮族农具节就逐渐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农具交易市场。

芒那节(稻神祭)

芒那节(稻神祭)壮族芒那节是桂西南壮族人民在长期的农耕生活和稻作习俗中形成的以娱神为内容的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祭祀活动,含有历史、宗教、民俗、艺术、商贸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隆安壮族芒那节萌芽于新石器时代隆安大龙潭的石铲祭祀活动,与石铲祭祀有一定的历史渊源。隆安县壮族芒那节是“那”文化的一部分,“那”文化是指稻作文化。在壮语中,“芒”“那”分别是“神”和“水田、水稻”之意,芒那节即稻神节。壮族芒那节是一个系列性的稻作祭祀活动,从农历四月初八开始至七月日结束。其中主要有四月初八“求雨”、“祭农具”,六月初六“招稻魂”“驱田鬼”、“请娅王”、七月廿“祭姆王”等六大活动内容。2010年5月,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艺术

构树手工造纸技艺

构树手工造纸技艺流传于隆安县南圩镇联造村及周边一带的家族式传统手工造纸技艺,靠祖辈相传已有近200年的历史,该村曾被誉为“造纸村”,产品远销南宁市百色市云南省等地,最远曾经销到越南等国。采用构树造纸,是当地民间的一种因地制宜的土法造纸技术。其主要原料是构树皮和米呺(hao)(当地壮语,一种具有粘胶的野生植物),生产出来的纸当地人称为“纱纸”。构树皮造纸工艺流程十分复杂,分为采料、晒干、泡料、染料、磕料、蒸料、踩料、洗料、漂料、打料、煮料、再蒸料、洗料、泡料、滤料、舀纸、压纸、晾纸、炕纸、钳纸、揭纸等18道大工序和72道小工序。

隆安壮族织锦技艺

隆安壮族织锦技艺是隆安南圩镇四联村的“隆安壮族织锦技艺”,是一项古老的民间手工纺织技艺,自公元1809年左右,即清嘉庆十四年,在四联村农户兴起以后,至今已传承了六代计200多年。隆安壮族织锦技艺具有产品原料原生态、纺织工具原生态、纯手工制作、用壮族土布制作壮族服饰名副其实等特征。2006年5月20日,壮族织锦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隆安壮族八音

隆安县雁江镇和济村八音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受汉族和“广东八音”影响,吸收壮师剧和壮族民俗音乐的元素,逐渐发展形成本地风格的八音。隆安壮族八音兴于清代,盛于清末民初,直到20世纪80年代。其主要流行于隆安县及其周边一些地区,以“雁江镇和济村八音”为品牌,为广西壮族地区民间民俗吹打乐的缩影之一。

雁江镇和济村八音队自建立至今,已传承六代。雁江镇和济村忑更屯八音传承300余年来,队伍由小到大,现有20多名队员,平时务农,有吹打演奏活动时召之即来,如此年复一年。

饮食

隆安县壮、汉族,历来以大米、玉米为主食,贫者兼食薯类及杂粮,城乡一般为早粥晚饭。肉食多为猪、鸡、鸭肉,次为牛、羊、鱼肉。瑶族爱吃烟熏腊肉,男人爱喝酒,同桌共饮必互相灌酒,客人到必杀鸡宰羊,设酒席招待,进餐时把半个鸡头给客人吃,主人吃一半,以示尊重。

特色饮食

隆安“三月三”五色糯米饭

隆安“三月三”五色糯米饭是壮族人民寄语幸福、和谐、如意的象征。壮族五色糯米饭,又称“五色饭”、“乌米饭”,在武鸣区宾阳县、隆安、马山县上林县邕宁区等地颇流行。据历史文献考究,五色糯米饭的历史可追溯到宋代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壮族五色糯米饭既是传统美食,也是壮族传统祭祀供品。壮族五色糯米饭,是古代壮族人民对“五方”、“五色”、“五行”的图腾观念的崇拜和信仰,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阴、阳、五行的意蕴。

雁江卷筒粉

雁江卷筒粉是传统特色小吃,用雁江特产优质米手工磨浆做成,蒸出来的粉以薄韧晶莹透亮出名,卷上炒好的馅菜,卷筒粉韧劲十足,味道鲜美。旧时以“下四祥可”(铺面名称)最出名,有山歌传唱:隆安十二廊,不及可下四,卷粉十二处,极下四祥可。2009年10月,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隆安布泉酸鱼

隆安布泉酸鱼是隆安布泉人民的传统佳酿,不可错过的佳肴。酸鱼用民间秘法制成,其风味独特,堪称一绝。相传很久以前,布泉很多男人都被抓去打仗,妇女在家耕田。每年,妇女都要腌几坛酸鱼,给丈夫作为出征途中的干菜。如今,好客的布泉人则把它作为等好菜,招待贵客。酸鱼选用新鲜的布泉河鱼精心腌制而成的,开盖即可食用。

特产

隆安县的主要特产有板栗、荔枝、龙眼、香蕉、叮当鸡等,有“中国板栗之乡”之称。

隆安板栗

隆安板栗具有糯性、味甜、口感好、蛋白质含量高的特点。隆安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三大板栗生产基地之一,板栗种植面积13万亩,年产量近6000吨。隆安板栗具有早结丰产、果红个大、果肉细糯等优点。2002年被中国经济林协会评为“优质板栗”称号。2006年6月,隆安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板栗之乡”。板栗是隆安县传统的特色年货,说它传统,是因为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有关史书记载,500多年前,隆安就有了板栗,每逢春节,老百姓多用板栗包粽子

隆安县荔枝

隆安县栽培荔枝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明代,隆安于清嘉庆年间大规模引进荔枝品种,距今已有三百多年。隆安的荔枝主要分布在那桐、乔建、古潭、丁当等乡镇。2006年隆安荔枝总面积为7560亩,2011年为8000亩左右。主要品种有黑叶、红皮病、四月红、青皮、金钟、福建、三月红等。其中隆安县那桐镇那门村是隆安著名的荔枝村,80年代隆安县的荔枝与板栗一度成为国宴水果中的佳品。

风景名胜

综述

隆安县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那”文化之乡。县城距首府南宁市80千米,那山那水那人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目前,全县已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家,自治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1家,星级农家乐3家,星级汽车营地1家。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全县共接待游客1639.28万人次,实现消费总收入139.64亿元。

金穗生态园

金穗生态园位于隆安县那桐镇定江村定典屯,距离南宁市约60公里,是一所集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会务服务、休闲旅游、养生度假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代表性园区,园区于2014年12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是南宁市首批荣获三个五星级的乡村旅游度假区(五星级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五星级广西壮族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先后被授予“南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首府南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广西休闲农业十佳农庄”等。

仙缘谷

仙缘谷位于隆安县屏山乡境内,为典型的溶洞,总面积为60000平方米,形似一个大葫芦。景区呈小盆地,三面环山,山清水秀,群峰叠翠,绿树葱茏,田园奇丽,野趣浓郁。仙缘谷“主打”的是洞招牌,这里有天灵、山灵、佛灵三洞,天灵洞在山顶,风光在险峰;而山灵洞洞中之石如群仙盛宴,十分独特;佛灵洞需要乘船或竹排进入,其中各种乳笋异石幻化的造型惟妙惟肖,洞中蝙蝠成群。2009年底自治区旅游局认定隆安县绿水江仙缘谷景区已达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级示范点标准,同意命名“广西工业旅游示范点、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

榜山文塔

榜山文塔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隆安县城厢镇宝塔村东面独秀山山顶,俗称宝塔,西面距隆安县城3000米。该塔坐东北向西南,砖石结构,大部以青砖砌筑,平面呈正八边形,通高24.8米,外观为3层,塔内实为6层,各层瓦檐均为直檐和菱角米檐的复合檐,外壁每层檐口均塑灰塑,塔内底层为青砖地面,底层正面设有一个门洞供出入塔室,劵门洞上有“榜山文塔”抹灰题额,塔身各层均开有圆窗洞。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知县褚兴周乃授县绅发动仕民捐资建塔于此山上,塔建成后,每年以榜山书院的田产收入设宴祭塔,邀请县内才子名贤参加,故名为榜山文塔。1989年8月,榜山文塔被列为隆安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对外交流

2023年8月2日,隆安县屏山乡崇左市江州区那隆镇签订“三项计划”跨区域协作协议,这是隆安县——江州区跨区域全方位互嵌式协作发展的新举措,也是跨区域协作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的新举措,有效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著名人物

荣誉

参考资料

隆安县简介.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7

首页.南宁地情网.2023-10-19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10-11

隆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7

隆安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8

布泉更望湖——徜徉花海,放飞心情.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10-02

龙虎山自然保护区.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8

仙缘谷景区.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10-02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_天地图_在线地图.天地网.2023-09-28

隆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10-11

隆安概况.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10-19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娅怀洞遗址.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8

隆安县.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9-27

隆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隆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10-11

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10-19

2022年南宁统计年鉴.南宁市统计局.2023-10-08

“那”文化展示厅简介.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10-02

隆安探索新路摘穷帽主动作为踏新程.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10-02

【隆安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隆安县不可移动文物目录.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10-02

隆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隆安县文化广电和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10-02

隆安发掘出1.6万多年前的完整人类头骨化石!专家连称“难得”.南国早报.2023-10-28

隆安人口民族.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10-19

隆安地理环境.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10-19

隆安县旅游2018年年报.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10-19

隆安县33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工并发挥效益.南宁市水利局.2023-09-28

2022年度广西美丽幸福河湖名单揭晓 隆安县布良水库榜上有名.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8

隆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隆安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11-06

隆安县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8

隆安县开展2023年生物多样性主题宣传活动.广西南宁市生态环境局.2023-09-28

元旦去哪玩?隆安县元旦出游攻略.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8

隆安县简介,隆安新闻,隆安风光图片,隆安下辖乡镇/县域频道.广西县域经济网.2023-09-28

县委书记甘诚主持召开十五届县委常委会第63次(扩大)会议.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7

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召开.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7

我县欢送新兵入伍,满满的仪式感!.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7

浓浓组织情 温暖党员心.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7

隆安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主要数据公报.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8

隆安人口民族.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10-23

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2023-11-06

隆安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8

2022年重点货运源头企业名单.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10-11

广西隆安华侨管理区第一季度经济快速增长.中国新闻网.2023-11-06

蝶城“蝶变”满目新 振兴路上阔步行.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8

广西鑫凯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广西人才网.2023-10-19

安徽荻港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海螺水泥.2023-10-19

隆安县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改).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8

隆安县第一中学简介.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10-19

我县9月份专利统计数据.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10-08

我市3家单位入选国家、自治区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工作单位.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9

政府工作报告.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8

隆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隆安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10-02

隆安县残疾人联合会 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10-19

隆安县养老机构备案信息名录.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10-19

隆 安 县.南宁市投资促进局.2023-10-23

【砥砺奋进的五年】隆安:交通大变化 用速度改变生活.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3

【献礼60周年】隆安交通:6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搜狐网.2023-10-19

南宁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5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南宁市交通运输局.2023-10-19

隆安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8

春运首日我县客运量达10535人次.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10-23

“那”乡有稻 和谐之道——走进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广西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百家号.2023-09-28

隆安县:让“非遗”在文旅融合中绽放魅力.百家号.2023-09-28

记者走基层 探寻远古印记.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10-02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10-23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白鹤岩摩崖石刻.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10-02

隆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工作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汇总表.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8

隆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8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隆安壮族织锦技艺.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9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10-23

传承技艺 看看“非遗”手艺的五色糯米饭如何制成.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09-30

雁江卷筒粉.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09-30

隆安布泉酸鱼.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09-30

隆安县简介.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8

隆安板栗.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09-30

隆安荔枝.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09-30

【旅游攻略】隆安游玩攻略已出炉,一起来“那”乡玩吧~.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10-02

仙缘谷景区.中国小康网.2023-10-19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榜山文塔.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11-08

屏山乡与崇左市江州区那隆镇达成首个“三项计划”跨区域协作.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2023-10-02

新闻浏览.小康杂志社.2023-09-28

自治区党委 政府决定表彰2019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城区)、进步县(城区)”.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202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