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载扬(1752—1825),字周膺,号景真,又号继相,浙江省缙云县壶镇人。他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以其商业才能在当地积累了丰厚的财富。他还参与了多项社会公益事业,包括修建缙云县壶镇的九进厅和三座跨河大桥,这些项目均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
人物生平
吕载扬性格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在他生活的时代,他曾捐赠巨额资金用于赈济灾民,并因此受到官方表彰。他的母亲蔡氏曾敦促他修建一座跨越好溪的大桥,以改善交通状况。吕载扬及其家族成员共同出资并投入人力,最终在爱新觉罗·颙琰年间完成了这座被称为“贤母桥”的大型石桥的建设工作。这座桥全长178米,宽4.1米,共有17个孔洞,耗资白银三万两以上。吕载扬因其慈善行为被授予儒林郎(七品)的荣誉头衔。
社会影响
吕载扬的次子吕建盛继续发扬家族的传统,出资建造了县城的龙津渡大桥,即继义桥。这座桥的建设历时六年,直到道光十二年(1832年)才完工。与此同时,吕载扬的长子吕建始也捐资建造了东渡大桥,即竞爽桥。这两座桥分别于爱新觉罗·旻宁八年和数年后竣工。三座大桥的总造价超过了白银八万两,整个建设过程持续了十五年之久。吕建盛在三座大桥的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尤其是在解决桥墩基础问题上的创新方法,使得大桥能够承受多次洪涝灾害的考验。他的努力和贡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文物保护
吕载扬所建的九进厅位于缙云县壶镇,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清代建筑,目前已被列为缙云县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名人“吕载扬”介绍.kanshenghuo.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