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封相出自《战国策·秦策一》,是指苏秦先向姬扁陈述政治主张,结果无人信服,苏秦不受重用。之后便到秦国游说,他先后向秦王上书十次,分析天下大势,劝其称帝而治,秦王刚处死商鞅,不想听人劝诫。苏秦无奈只好回到老家洛阳,遭到家人冷落,“妻不下机,嫂不为炊”,他便发愤读书,重新游说六国联合御秦,被六国封相。“六国封相”,就是出在苏秦佩戴六国相印这个典故上。现今形容一个人的权势非常大。

发生背景

春秋末年,三国分晋,战国七雄取代了春秋五霸。后来,西边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也打破了七雄之间的战略平衡。齐国经过齐威王齐宣王两代扩张,成为与秦国抗衡的强国。秦国仗着强盛不断发兵进攻邻国,占领不少地方。其它六国都很害怕,想方设法去对付它。苏秦便提出合纵抗秦的政策,以此来游说其他六国。

典故出处

苏秦是东周洛阳市人,家住古轩里太平庄(今洛龙区李楼街道太平村一带)。他年少时在鬼谷子门下求学,后来回到洛阳,想向周天子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以期得到重用,周国朝臣都不信任他。苏秦认为秦惠文王励精图治,就到秦国去,想图个出身,劝说秦王出兵征讨各国,统一天下,然而秦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他只好返回洛阳家中。结果遭到家人的冷嘲热讽,妻子不理他,嫂嫂不给他饭吃,连父母都认为他没有出息。苏秦叹气道:“一个人贫穷困苦的时候;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父母不以为于,还有什么可说的!”

后来他发愤读书,决定重新游说六国,劝说各国国君,联合起来征伐秦国,一样能发挥他的才能。苏秦先到燕国,指出韩广战略上的错误,告诉他应该与山水相依的赵国结盟,共同对抗秦国,以免被秦国各个击破。燕王听了,认为苏秦的话很有道理,愿意举国相从。在他的资助下,苏秦又到了赵国,游说赵王。第二次来到赵国,见到了赵肃侯,对赵侯说:“现在山东省各国(指太行山以东的国家)赵国最强,但秦国对赵国还不敢下手,原因是韩国、魏国在赵国的南面。秦国攻打韩魏,非常方便,韩、魏的国力,一定不能与秦为敌,必然称臣割地,秦国如果没有魏,六国的军队,有十个秦国多;倘若六国能同心协力,抵抗秦国,一定能够战胜秦国。现在有些人主张六国诸侯割地给秦国,说秦国如何如何强大,这是害恐惧病。照我的看法,秦国不过是个纸老虎,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能把韩、魏、燕、赵、齐、楚六国团结起来,大家一条心,就足以对付秦国了。秦国看到我们团结一致, 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山东省各国的疆土,就不怕被泰国侵略了。赵肃侯听了很动心,就给了苏秦黄金十,白璧百双(壁是指玉),锦肃千纯(绸缎),派一百辆装沛得很华贵的马车,送他到各国七游说诸侯。

苏秦走遍了韩国、魏国、齐国、楚国,每到一个国家,他都按这个国家的国情,详细地分析、比喻,国君都被苏秦说动了。苏秦就被六国推为纵约长(合纵同盟的盟长),佩带了六国的相印, 由楚国回赵国,他的车驾经过洛阳市家中,嫂嫂用膝行路, 向苏秦认罪。苏秦问嫂子为什么这样谦卑,他嫂子倒也不客气地回答说: “因为你地位尊贵,并且有很多钱财。”苏秦见家人如此趋炎附势,心中也有无限感慨:“贫穷的时候,父母都不认我这个儿子;富贵的时候人人都畏惧我。人生在世,怎么可以忽视地位与富贵呢!”

今用

六国封相”,就是出在苏秦佩戴六国相印这个典故上。现今形容一个人的权势非常大。

成语典故

不可同日而语

【不可同日而语】是指不能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表示两者差异太大,不能相提并论、互相比较。

《战国策·赵策》战国后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政治活动。苏秦先来到秦国,被拒之门外。又来到秦国东边的赵国游说。赵肃侯丞相李兑接见了苏秦,也没有得到重用。苏秦只好离开赵国,来到燕国燕后文公接见了他。经过苏秦游说,燕文侯同意联盟,便让他去赵国再次游说。苏秦第二次来到赵国,奉阳君去世,赵肃侯接见他。苏秦向赵肃侯提出六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的主张,详细分析了赵国和其他诸侯国的关系:秦国早就有吞并赵国的想法了,只是因为赵国西南边有韩国和魏国作为屏障,不能派兵来侵犯赵国。如果韩国和魏国向秦国投降,赵国可就保不住了。赵肃侯心里恐慌,便问苏秦该怎么办。苏秦说,不如韩、魏、齐、楚、燕、赵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六国的土地面积加起来是秦国的五倍,六国的兵力加起来是秦国的十倍,只要六国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打败秦国。苏秦又说:“打败别人和被别人打败,让别人向自己称臣和自己向别人称臣,这两种境遇‘不可同日而语’啊!”

锥刺股

《战国策·秦策一》记载:“(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苏秦少时便有大志,为求取功名,去游说秦王,失败后回到家中。家人对他很冷淡,妻子不理他,嫂子也看不起他。这对他的打击很大,他下定决心,要发奋读书,做一番大事。他昼夜苦读,读书到深夜时,非常疲倦,常常微睡眠。为了克服困乏,他想出一个办法。他准备了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使自己保持清醒,继续读书,最后鲜血都流到了脚上。之后,苏秦再次周游列国。改变原来的策略,说服齐、楚、燕、韩、赵、魏联合抗秦,以一己之力促成六国合纵,使强秦15年不敢出函谷关。他配有六国相印,衣锦还乡时,他的妻子和嫂子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看他。

参考资料

苏秦:系六国兴亡,为天下名士(自古杰青出洛阳).洛阳网新闻中心.2023-08-02

不可同日而语:胜败境遇迥异 苏秦说服赵侯(洛阳成语典故).洛阳网新闻中心.2023-08-02

悬梁刺股: 孙敬苏秦苦读书 发愤图强成大事.洛阳日报.2023-08-02